全红婵/陈芋汐夺得中国跳水队奥运历史上第50枚金牌
手牵手,我们去领奖
2024-08-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7月31日,中国选手陈芋汐(右)/全红婵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
“感谢我的搭档,陪我一起走过了所有艰难也好、快乐也好的时光。”
全红婵和陈芋汐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对小姐妹实现了赛前彼此的约定,手牵手一起走上了巴黎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当地时间7月31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在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落幕。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再次取得“降维打击式”的胜利,以359.10分,领先第二名朝鲜队43.20分夺金。
这枚金牌有特殊的意义。
这是中国跳水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3枚金牌,“梦之队”向包揽金牌的目标继续发起冲击。
这是中国跳水队在奥运历史上的第50枚金牌。“感谢前辈为我们奠定下基础,才让我们有今天的收获。”站上最高领奖台的姐妹花这样说。
赛前,似乎没有人怀疑这枚金牌的归属。再多强手,也只是挑战者。
这对姐妹花,在女子10米跳台上有着绝对优势。全红婵和陈芋汐组合在过去三年中,包揽了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等所有大赛的冠军。此次10米台决赛高手如云,如加拿大组合麦凯/弥勒和美国组合帕拉托/施内尔等。即便对决赛表现不是特别满意,全红婵和陈芋汐总分还是领先了第二名超过40分。
“对发挥不是很满意,跟场地等状况有关系吗?”现场有人这样问。
“对于场馆的温度,包括平时试训,大家都会面对相同的状况。其实,还是要去克服自身的原因。”她们这样回答。
第二枚金牌,并不比第一枚更容易。这对冠军组合,搭档之前都已经各自拥有了奥运会金牌。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在女子10米跳台比赛中,以总分466.20分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陈芋汐与张家齐搭档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夺得金牌。
3年里,长大的她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跳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变化对技术动作的影响极大,她们需要克服身高体重变化带来的影响。“想过继续提升难度,但真的要再往上升的话,可能比较困难。对跳台女选手来说,这个年龄不太适合再去提升难度了。”19岁的陈芋汐这样评价自己。
决赛中出场的8对组合,包括中国组合在内,有6对选择了完全相同的技术难度动作。这让感受更直观,前后对比,高下立现。
第一轮满分60分,全红婵/陈芋汐的分数为56.40分,首轮就确立了领先第二名7.20分的优势。巴黎赛场,她们再次展现了神奇的“水花消失术”,两人“复制粘贴”一般的动作,观众无比熟悉。
第三轮过后,中国队优势已扩大至28.20分。这轮以后,已基本确定金牌归属,第二、三名的争夺则尤为激烈。
最终,全红婵与陈芋汐五轮动作均位居全场第一,以359.10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中国跳水队,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从未让该项目奥运冠军旁落,实现了七连冠的壮举。朝鲜队以315.90分摘银,英国队以304.38分摘铜。
再次参赛,长大的她们对奥运会有了新的理解。“第一次奥运会年龄比较小,也比较懵懂,并不能完全理解奥运的意义。这一次,经历了一个新的周期,对奥运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会觉得两次冠军的意义是不太一样的。”
“我怕你们觉得我话少。”全红婵在发布会上突然蹦出这句话,让大家忍俊不禁。这位已经拥有两枚奥运会金牌的冠军,其实还是个未成年的花季少女。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巴黎奥运会特派记者 张楠 报道)
全红婵和陈芋汐紧紧拥抱在一起。这对小姐妹实现了赛前彼此的约定,手牵手一起走上了巴黎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当地时间7月31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在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落幕。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再次取得“降维打击式”的胜利,以359.10分,领先第二名朝鲜队43.20分夺金。
这枚金牌有特殊的意义。
这是中国跳水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3枚金牌,“梦之队”向包揽金牌的目标继续发起冲击。
这是中国跳水队在奥运历史上的第50枚金牌。“感谢前辈为我们奠定下基础,才让我们有今天的收获。”站上最高领奖台的姐妹花这样说。
赛前,似乎没有人怀疑这枚金牌的归属。再多强手,也只是挑战者。
这对姐妹花,在女子10米跳台上有着绝对优势。全红婵和陈芋汐组合在过去三年中,包揽了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等所有大赛的冠军。此次10米台决赛高手如云,如加拿大组合麦凯/弥勒和美国组合帕拉托/施内尔等。即便对决赛表现不是特别满意,全红婵和陈芋汐总分还是领先了第二名超过40分。
“对发挥不是很满意,跟场地等状况有关系吗?”现场有人这样问。
“对于场馆的温度,包括平时试训,大家都会面对相同的状况。其实,还是要去克服自身的原因。”她们这样回答。
第二枚金牌,并不比第一枚更容易。这对冠军组合,搭档之前都已经各自拥有了奥运会金牌。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在女子10米跳台比赛中,以总分466.20分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陈芋汐与张家齐搭档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夺得金牌。
3年里,长大的她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跳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变化对技术动作的影响极大,她们需要克服身高体重变化带来的影响。“想过继续提升难度,但真的要再往上升的话,可能比较困难。对跳台女选手来说,这个年龄不太适合再去提升难度了。”19岁的陈芋汐这样评价自己。
决赛中出场的8对组合,包括中国组合在内,有6对选择了完全相同的技术难度动作。这让感受更直观,前后对比,高下立现。
第一轮满分60分,全红婵/陈芋汐的分数为56.40分,首轮就确立了领先第二名7.20分的优势。巴黎赛场,她们再次展现了神奇的“水花消失术”,两人“复制粘贴”一般的动作,观众无比熟悉。
第三轮过后,中国队优势已扩大至28.20分。这轮以后,已基本确定金牌归属,第二、三名的争夺则尤为激烈。
最终,全红婵与陈芋汐五轮动作均位居全场第一,以359.10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中国跳水队,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从未让该项目奥运冠军旁落,实现了七连冠的壮举。朝鲜队以315.90分摘银,英国队以304.38分摘铜。
再次参赛,长大的她们对奥运会有了新的理解。“第一次奥运会年龄比较小,也比较懵懂,并不能完全理解奥运的意义。这一次,经历了一个新的周期,对奥运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会觉得两次冠军的意义是不太一样的。”
“我怕你们觉得我话少。”全红婵在发布会上突然蹦出这句话,让大家忍俊不禁。这位已经拥有两枚奥运会金牌的冠军,其实还是个未成年的花季少女。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巴黎奥运会特派记者 张楠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