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打扰,有事马上到,到了就办好”

园区党建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

2024-07-25 作者: 李广寅 贾瑞君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贾瑞君  
  通讯员 王刚 宋方亮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感谢园区帮我们解决了融资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近日,山东亦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网格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原来,前不久新材料产业园党委多方协调,帮助亦度生物公司获得兴业银行授信3000万元、中国银行信用贷款1000万元和威海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00万元,为“五价轮状病毒减活疫苗”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新材料产业园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探索产业园区社区化管理的园区,园区划分19个网格,每名党员包靠一个网格,建立1处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2处网格驿站,印制“书记联系卡”,将印有园区党委书记姓名及联系电话的卡片发到企业负责人、企业员工和工地农民工手中,既方便园区内从业人员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又自觉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建议。“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企业满意度非常高。尤其是我们园区企业新上项目资金需求大,累计为8家企业融资1.31亿元。”新材料产业园党委副书记董红玉说。
  今年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推动园区党建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在全区各产业园区推广工业社区管理模式,以“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为理念,营造“无事不打扰,有事马上到,到了就办好”的园区发展环境。园区党委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政务资源汇聚到一起,通过定期组织政务服务见面会,统筹审批、财税、金融、人才、科技等政府服务资源下沉园区,“面对面”提供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等服务;同时及时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协调职能部门解决,变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外循环为园区党委与部门之间的内循环,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响应效率。
  目前,五大产业园区分别成立了园区党委,按照产业集聚度和人员数量划分了68个工业社区网格,建立“12345”党建工作体系,搭建服务共给、资源共享、发展共助、产业共荣、人才共育等工业社区“十大发展场景”,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为员工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园区职工数有6万人,各园区产业不同、人群不同,各园区党委正在聚焦人群需求积极开展社区化服务工作。其中,新材料产业园企业职工数超过一万人,以“90后”、“00后”居多。“企业职工不能像社区居民一样享受社区服务,所以我们推行工业社区建设不光是为了服务企业,也是为企业职工提供社区化的服务,真正建成党建引领下的人、产、城融合的‘工业社区·幸福家园’。”开发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张涛介绍说。园区党委结合青年职工实际情况,成立“金玉良缘”红娘工作室,积极开展“正青春·梦飞扬”青年联谊活动、职工篮球赛等活动,推进稀土催化研究院、俊富科技、佐宁生物等7处企业打造共享篮球场、健身房、园区超市等服务阵地,为职工提供学习发展、文体娱乐等服务,提升企业及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指数。
  □记者 李广寅 贾瑞君  
  通讯员 王刚 宋方亮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感谢园区帮我们解决了融资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近日,山东亦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网格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原来,前不久新材料产业园党委多方协调,帮助亦度生物公司获得兴业银行授信3000万元、中国银行信用贷款1000万元和威海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00万元,为“五价轮状病毒减活疫苗”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新材料产业园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探索产业园区社区化管理的园区,园区划分19个网格,每名党员包靠一个网格,建立1处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2处网格驿站,印制“书记联系卡”,将印有园区党委书记姓名及联系电话的卡片发到企业负责人、企业员工和工地农民工手中,既方便园区内从业人员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又自觉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建议。“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企业满意度非常高。尤其是我们园区企业新上项目资金需求大,累计为8家企业融资1.31亿元。”新材料产业园党委副书记董红玉说。
  今年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推动园区党建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在全区各产业园区推广工业社区管理模式,以“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为理念,营造“无事不打扰,有事马上到,到了就办好”的园区发展环境。园区党委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政务资源汇聚到一起,通过定期组织政务服务见面会,统筹审批、财税、金融、人才、科技等政府服务资源下沉园区,“面对面”提供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等服务;同时及时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协调职能部门解决,变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外循环为园区党委与部门之间的内循环,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响应效率。
  目前,五大产业园区分别成立了园区党委,按照产业集聚度和人员数量划分了68个工业社区网格,建立“12345”党建工作体系,搭建服务共给、资源共享、发展共助、产业共荣、人才共育等工业社区“十大发展场景”,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为员工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园区职工数有6万人,各园区产业不同、人群不同,各园区党委正在聚焦人群需求积极开展社区化服务工作。其中,新材料产业园企业职工数超过一万人,以“90后”、“00后”居多。“企业职工不能像社区居民一样享受社区服务,所以我们推行工业社区建设不光是为了服务企业,也是为企业职工提供社区化的服务,真正建成党建引领下的人、产、城融合的‘工业社区·幸福家园’。”开发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张涛介绍说。园区党委结合青年职工实际情况,成立“金玉良缘”红娘工作室,积极开展“正青春·梦飞扬”青年联谊活动、职工篮球赛等活动,推进稀土催化研究院、俊富科技、佐宁生物等7处企业打造共享篮球场、健身房、园区超市等服务阵地,为职工提供学习发展、文体娱乐等服务,提升企业及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