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上绘出乡村发展路径
2024-07-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赵国陆 申红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济南市全域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外3659个村庄的规划编制。今年结合“泉韵乡居”示范片区创建,完成全市首个乡村单元规划,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村”资源,优化全域国土空间布局,构建乡村振兴“生命共同体”。
青田连陌,稻花飘香,黄河水与长江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在此交汇,槐荫区吴家堡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周边各村同处黄河沿线,人文风情相通,资源高度共享,产业协作紧密。济南市首个乡村单元编制案例在这里落地。
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规划“一张图”。济南市对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进行规划编制类型划分,结合现状和实际需求,分为示范引领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提升类三种类型。同时,为突破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村庄小、散、弱的瓶颈,实现村庄抱团发展,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原则,统筹兼顾全市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工作,结合乡镇(街道)辖区管理范围和乡村社区生活圈标准,在全市域范围内划定乡村单元,通过编制乡村单元规划促进单元内设施共享共建、土地提效利用、用地指标灵活调剂、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及历史文化要素整体保护。目前,全市共划定684个乡村单元,平均每个单元覆盖5—6个行政村,单元人口4000余人。
乡村单元传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主导功能,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灾害风险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村庄建设管控和风貌指引、公共和基础设施配套指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指引等内容,并将相关指标分解至单个村庄。乡村单元通过多村统筹的方式优化乡村农业、生态和建设空间,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系统连片保护、各类建设用地高效集聚,在保障农民生活生产必要公共服务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的前提下,更好地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需求。
结合“泉韵乡居”示范片区创建,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槐荫区吴家堡南“河创田园”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作为全市首个乡村单元编制案例。这里北依黄河,南靠玉清湖水库及济西湿地,包含11个行政村,通过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实现土地要素精准保障片区内产业项目落位。落实“一户一宅”的同时,跨村调配资源,保障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也为赛石玫瑰园等多个特色产业项目预留了发展用地。规划耕地、林地、湿地等农业及生态空间超70%,保障吴家堡大米、席家庄油菜花、申家庄玫瑰园等特色农业发展,满足莲藕种植、稻蟹养殖、千亩鱼塘等产业项目发展需求,推进了生态观光、田园体验、主题教育、文化展览、休闲民宿等产业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发展齐鲁新样板。
本报济南讯 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济南市全域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外3659个村庄的规划编制。今年结合“泉韵乡居”示范片区创建,完成全市首个乡村单元规划,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村”资源,优化全域国土空间布局,构建乡村振兴“生命共同体”。
青田连陌,稻花飘香,黄河水与长江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在此交汇,槐荫区吴家堡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周边各村同处黄河沿线,人文风情相通,资源高度共享,产业协作紧密。济南市首个乡村单元编制案例在这里落地。
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规划“一张图”。济南市对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进行规划编制类型划分,结合现状和实际需求,分为示范引领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提升类三种类型。同时,为突破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村庄小、散、弱的瓶颈,实现村庄抱团发展,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原则,统筹兼顾全市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工作,结合乡镇(街道)辖区管理范围和乡村社区生活圈标准,在全市域范围内划定乡村单元,通过编制乡村单元规划促进单元内设施共享共建、土地提效利用、用地指标灵活调剂、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及历史文化要素整体保护。目前,全市共划定684个乡村单元,平均每个单元覆盖5—6个行政村,单元人口4000余人。
乡村单元传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主导功能,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灾害风险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村庄建设管控和风貌指引、公共和基础设施配套指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指引等内容,并将相关指标分解至单个村庄。乡村单元通过多村统筹的方式优化乡村农业、生态和建设空间,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系统连片保护、各类建设用地高效集聚,在保障农民生活生产必要公共服务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的前提下,更好地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需求。
结合“泉韵乡居”示范片区创建,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槐荫区吴家堡南“河创田园”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作为全市首个乡村单元编制案例。这里北依黄河,南靠玉清湖水库及济西湿地,包含11个行政村,通过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实现土地要素精准保障片区内产业项目落位。落实“一户一宅”的同时,跨村调配资源,保障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也为赛石玫瑰园等多个特色产业项目预留了发展用地。规划耕地、林地、湿地等农业及生态空间超70%,保障吴家堡大米、席家庄油菜花、申家庄玫瑰园等特色农业发展,满足莲藕种植、稻蟹养殖、千亩鱼塘等产业项目发展需求,推进了生态观光、田园体验、主题教育、文化展览、休闲民宿等产业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发展齐鲁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