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链式经济绘就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

2024-07-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国华金泰(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山东鑫耀ALC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车间
  兰陵县基舜纳米隔热新材料生产车间
  如春风拂面,兰陵县开启了一场发展链式经济的新征程,绘就了一幅可持续、环保、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链式经济崛起:
创新驱动,绿色转型

  在益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在生产线上穿梭。
  “石英石每吨60元,10吨石英石可生产1吨高纯球形硅微粉,1吨高纯球形硅微粉能卖到十几万元。”公司总经理刘小康介绍。在这里,石英石如变魔术般蜕变成价值不菲的高纯硅微粉,每吨石英石价值跃升245倍,填补了山东省在高端硅基新材料领域的空白。
  产业建链、技术延链。兰陵县还注重以创新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加快数实融合发展。在基舜纳米隔热新材料项目微纳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生产车间,得益于自动智能化喷涂设备的应用,这里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单班日产量达8000平方米,全线生产产能居全省第一。
  “全部搭载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化通讯模块,不仅实现了秒级信息传输,还实现了大数据的智能纠错,使我们的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磊介绍,依托市县人才政策和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企业与山东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并联合建设“基舜新材料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关键技术带来华丽蜕变。目前,基舜纳米隔热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36亿元,新上涵盖纳米吸波隔热材料、隔离防火保温材料等系列产品共11条生产线,实现了从传统工厂向全国业务十强的跨越。
  8月份投产的国华金泰(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高透过率光伏玻璃项目、超白光伏石英砂提纯项目将对整个山东省的光伏产业链起到一个“补链”和“强链”的作用。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兰陵本地矿产资源禀赋,用于生产光伏玻璃的几种原材料资源兰陵都很丰富。通过国华金泰公司的项目建设及技术研发,既深度开发了这些矿产资源,大大提升了资源价值,同时又能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了解,该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将拥有4座1200吨光伏玻璃窑炉、20条原片生产线、20条深加工生产线,可年产高品质光伏玻璃约2.88亿平方米,产量将占到全国光伏玻璃总量的5%,完全可以满足山东省及华北区域的光伏玻璃需求。
  兰陵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破题成势,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专精特新企业显身手:
变废为宝,循环经济谋新篇

  链式经济如一条巨龙,从招商引资到产业集聚,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展现着强劲活力和无限可能。园区平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舞台,不断整合集聚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发展。
  近年来,兰陵县将园区平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整合集聚、做大做强,实现集约发展。加快推进科创走廊、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建设,着力培育引进一批有技术、有前景的“专精特新”企业,让园区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战场。
  山东鑫耀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将铁矿尾泥、脱硫石膏等废料转化为ALC新型墙体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这种闭环链条的运作模式,不仅降低了产业综合成本,缩短了供应中间环节,更推动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该公司行政部部长粱严方说。
  兰陵县的链式经济发展,离不开“链长”的统筹指导和“链主”的引领带动。科学的统筹指挥让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紧密协作、高效运转。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全方位布局,兰陵县培育形成了多个布局优化、绿色环保、链条完善、高效协同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链主引领,精准招商:
聚链成群,共绘发展新蓝图

  在招商引资方面,兰陵县更是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精准发力、靶向招商,吸引了众多上下游项目的落户投产。这种以链主企业和关键企业招商为突破口的招商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扩容、资源充分利用,更为兰陵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兰陵县经济开发区内,山东晶亿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展现出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自去年6月项目落地以来,短短3个月内便实现了投产,产值迅速突破2000万元,彰显了兰陵县遵循“链式思维”招商引资的强劲动力。
  聚链成群、聚能成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矿产资源绿色循环全产业链条打造完成后,兰陵县已累计落地企业25家,总投资173.5亿元,实现产值300亿元、年利润50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
  未来,兰陵县将继续以招大引强、挖潜余量、保障存量等多方面的同步推进为抓手,进一步补短强弱、深度挖潜、巩固优势、争创增量,在链式经济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实现绿色强县与工业强县双向发展。
  如春风拂面,兰陵县开启了一场发展链式经济的新征程,绘就了一幅可持续、环保、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链式经济崛起:
创新驱动,绿色转型

  在益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在生产线上穿梭。
  “石英石每吨60元,10吨石英石可生产1吨高纯球形硅微粉,1吨高纯球形硅微粉能卖到十几万元。”公司总经理刘小康介绍。在这里,石英石如变魔术般蜕变成价值不菲的高纯硅微粉,每吨石英石价值跃升245倍,填补了山东省在高端硅基新材料领域的空白。
  产业建链、技术延链。兰陵县还注重以创新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加快数实融合发展。在基舜纳米隔热新材料项目微纳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生产车间,得益于自动智能化喷涂设备的应用,这里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单班日产量达8000平方米,全线生产产能居全省第一。
  “全部搭载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化通讯模块,不仅实现了秒级信息传输,还实现了大数据的智能纠错,使我们的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磊介绍,依托市县人才政策和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企业与山东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并联合建设“基舜新材料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关键技术带来华丽蜕变。目前,基舜纳米隔热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36亿元,新上涵盖纳米吸波隔热材料、隔离防火保温材料等系列产品共11条生产线,实现了从传统工厂向全国业务十强的跨越。
  8月份投产的国华金泰(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高透过率光伏玻璃项目、超白光伏石英砂提纯项目将对整个山东省的光伏产业链起到一个“补链”和“强链”的作用。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兰陵本地矿产资源禀赋,用于生产光伏玻璃的几种原材料资源兰陵都很丰富。通过国华金泰公司的项目建设及技术研发,既深度开发了这些矿产资源,大大提升了资源价值,同时又能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了解,该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将拥有4座1200吨光伏玻璃窑炉、20条原片生产线、20条深加工生产线,可年产高品质光伏玻璃约2.88亿平方米,产量将占到全国光伏玻璃总量的5%,完全可以满足山东省及华北区域的光伏玻璃需求。
  兰陵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破题成势,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专精特新企业显身手:
变废为宝,循环经济谋新篇

  链式经济如一条巨龙,从招商引资到产业集聚,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展现着强劲活力和无限可能。园区平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舞台,不断整合集聚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发展。
  近年来,兰陵县将园区平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整合集聚、做大做强,实现集约发展。加快推进科创走廊、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建设,着力培育引进一批有技术、有前景的“专精特新”企业,让园区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战场。
  山东鑫耀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将铁矿尾泥、脱硫石膏等废料转化为ALC新型墙体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这种闭环链条的运作模式,不仅降低了产业综合成本,缩短了供应中间环节,更推动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该公司行政部部长粱严方说。
  兰陵县的链式经济发展,离不开“链长”的统筹指导和“链主”的引领带动。科学的统筹指挥让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紧密协作、高效运转。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全方位布局,兰陵县培育形成了多个布局优化、绿色环保、链条完善、高效协同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链主引领,精准招商:
聚链成群,共绘发展新蓝图

  在招商引资方面,兰陵县更是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精准发力、靶向招商,吸引了众多上下游项目的落户投产。这种以链主企业和关键企业招商为突破口的招商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扩容、资源充分利用,更为兰陵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兰陵县经济开发区内,山东晶亿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展现出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自去年6月项目落地以来,短短3个月内便实现了投产,产值迅速突破2000万元,彰显了兰陵县遵循“链式思维”招商引资的强劲动力。
  聚链成群、聚能成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矿产资源绿色循环全产业链条打造完成后,兰陵县已累计落地企业25家,总投资173.5亿元,实现产值300亿元、年利润50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
  未来,兰陵县将继续以招大引强、挖潜余量、保障存量等多方面的同步推进为抓手,进一步补短强弱、深度挖潜、巩固优势、争创增量,在链式经济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实现绿色强县与工业强县双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