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迎来新曙光

2024-07-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 王泽胜

  ■近年来,巴各派在阿拉伯国家帮助下曾达成许多协议,比如2007年《麦加协议》、2008年《开罗协议》等。与先前协议相比,此次《北京宣言》中,巴各派实现政治和解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以《北京宣言》为标志,从此以后,巴各派将走出内部分裂阴影,巴勒斯坦人民将在巴解组织统一领导下重新凝聚信心,迈步走向实现民族解放大业的光明前途。
  中国和平外交持续发力,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继成功外交斡旋沙特与伊朗实现和解后,中国又成功斡旋巴勒斯坦各派达成内部和解。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首次齐聚北京,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该外交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巴以冲突长达76年仍未得到公正解决,《北京宣言》将为实现巴各派和解、进一步推进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奠定新的政治基础。
  回顾当代巴以冲突历史,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屡遭波折和失败打击,建国梦和独立梦屡被打断,其中原因错综复杂,除了巴以力量对比悬殊之外,巴内部不和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内部各政治党派和解与团结是推进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关键一步,而巴内部党派众多,矛盾重重,内耗严重。
  近年来,巴各派在阿拉伯国家帮助下曾达成许多协议,比如2007年《麦加协议》、2008年《开罗协议》、2012年《多哈协议》、2020年《法塔赫—哈马斯协议》、2022年《阿尔及尔宣言》等,但由于在领导权、实现建国途径等问题上各派分歧严重,互不相让,导致协议落空,难以执行。加沙战争延宕新形势下,哈马斯、人阵等激进反以力量遭到以军沉重打击,更加认识到实现巴人团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与先前协议相比,此次《北京宣言》中,巴各派实现政治和解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北京宣言》最核心成果是明确巴解组织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亮点是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最强烈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为了让宣言精神真正落地,中国提出了关于走出当前冲突困境的“三步走”倡议:第一步是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准入。国际社会应在停火止战问题上进一步凝聚合力。第二步是秉持“巴人治巴”原则,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加沙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开启战后重建成为下阶段的紧迫议题。国际社会应当支持巴勒斯坦各派组建临时民族共识政府,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进行有效管控。第三步是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应该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就此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王毅外长强调,停火止战和人道救援是当务之急。“巴人治巴”是加沙战后重建的基本原则。“两国方案”是未来根本出路。国际社会应当支持当事方以严肃态度实施“三步走”。以《北京宣言》为标志,从此以后,巴各派将走出内部分裂阴影,巴勒斯坦人民将在巴解组织统一领导下重新凝聚信心,迈步走向实现民族解放大业的光明前途。
  内部和解是巴各派为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实现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迈出的关键一步,但面对外部以色列霸凌欺压和美西方“袒以压巴”,巴勒斯坦的建国道路注定不平坦。与巴各派齐聚北京求和平形成鲜明对比,几乎同一时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赶赴华盛顿继续寻求美国及其犹太金融势力支持。76年来,在美西方偏袒与保护下,以色列持续扩大和侵占巴勒斯坦领土,迫使巴勒斯坦人民时刻生活在以色列的殖民侵略与种族歧视牢笼中。2023年10月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和战争以来,加沙200多万民众遭到以色列军队无情打压,美国更是对以提供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全方位支持。世人面前,以色列“上帝选民”和美国所谓“西方民主与人权卫士”的高大人设形象“轰然倒塌”。
  巴勒斯坦问题已成为百年变局加速演变的风向标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中东核心问题,全面、公正和可持续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道阻且长,但中国和“全球南方”与巴勒斯坦人民坚定站在一起。伴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以及全球格局重塑,巴勒斯坦人民必将实现独立建国和民族解放梦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 王泽胜

  ■近年来,巴各派在阿拉伯国家帮助下曾达成许多协议,比如2007年《麦加协议》、2008年《开罗协议》等。与先前协议相比,此次《北京宣言》中,巴各派实现政治和解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以《北京宣言》为标志,从此以后,巴各派将走出内部分裂阴影,巴勒斯坦人民将在巴解组织统一领导下重新凝聚信心,迈步走向实现民族解放大业的光明前途。
  中国和平外交持续发力,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继成功外交斡旋沙特与伊朗实现和解后,中国又成功斡旋巴勒斯坦各派达成内部和解。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首次齐聚北京,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该外交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巴以冲突长达76年仍未得到公正解决,《北京宣言》将为实现巴各派和解、进一步推进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奠定新的政治基础。
  回顾当代巴以冲突历史,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屡遭波折和失败打击,建国梦和独立梦屡被打断,其中原因错综复杂,除了巴以力量对比悬殊之外,巴内部不和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内部各政治党派和解与团结是推进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关键一步,而巴内部党派众多,矛盾重重,内耗严重。
  近年来,巴各派在阿拉伯国家帮助下曾达成许多协议,比如2007年《麦加协议》、2008年《开罗协议》、2012年《多哈协议》、2020年《法塔赫—哈马斯协议》、2022年《阿尔及尔宣言》等,但由于在领导权、实现建国途径等问题上各派分歧严重,互不相让,导致协议落空,难以执行。加沙战争延宕新形势下,哈马斯、人阵等激进反以力量遭到以军沉重打击,更加认识到实现巴人团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与先前协议相比,此次《北京宣言》中,巴各派实现政治和解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北京宣言》最核心成果是明确巴解组织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亮点是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最强烈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为了让宣言精神真正落地,中国提出了关于走出当前冲突困境的“三步走”倡议:第一步是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准入。国际社会应在停火止战问题上进一步凝聚合力。第二步是秉持“巴人治巴”原则,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加沙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开启战后重建成为下阶段的紧迫议题。国际社会应当支持巴勒斯坦各派组建临时民族共识政府,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进行有效管控。第三步是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应该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就此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
  王毅外长强调,停火止战和人道救援是当务之急。“巴人治巴”是加沙战后重建的基本原则。“两国方案”是未来根本出路。国际社会应当支持当事方以严肃态度实施“三步走”。以《北京宣言》为标志,从此以后,巴各派将走出内部分裂阴影,巴勒斯坦人民将在巴解组织统一领导下重新凝聚信心,迈步走向实现民族解放大业的光明前途。
  内部和解是巴各派为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实现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迈出的关键一步,但面对外部以色列霸凌欺压和美西方“袒以压巴”,巴勒斯坦的建国道路注定不平坦。与巴各派齐聚北京求和平形成鲜明对比,几乎同一时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赶赴华盛顿继续寻求美国及其犹太金融势力支持。76年来,在美西方偏袒与保护下,以色列持续扩大和侵占巴勒斯坦领土,迫使巴勒斯坦人民时刻生活在以色列的殖民侵略与种族歧视牢笼中。2023年10月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和战争以来,加沙200多万民众遭到以色列军队无情打压,美国更是对以提供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全方位支持。世人面前,以色列“上帝选民”和美国所谓“西方民主与人权卫士”的高大人设形象“轰然倒塌”。
  巴勒斯坦问题已成为百年变局加速演变的风向标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中东核心问题,全面、公正和可持续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道阻且长,但中国和“全球南方”与巴勒斯坦人民坚定站在一起。伴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以及全球格局重塑,巴勒斯坦人民必将实现独立建国和民族解放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