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航天港即将启动建设卫星工厂,年内将具备小卫星量产能力
精心布局+培强引优,全产业链加速配齐
2024-07-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徐盛世
7月15日,“走进东方航天港”产业招商会在海阳成功举办。16家航天领域知名企业的4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
招商会现场,东方航天港集团董事长高中前围绕东方航天港发展优势、产业结构、未来规划等做了详细介绍。他说,东方航天港地理位置优越,独立、安全,可拓展空间足,6公里航天大道串联起了火箭及配套厂房、发射母港、发射平台,完成了“前港后厂、出厂发射”能力布局。东方航天港具备近岸发射“一周两发”、远海发射“两周一发”的保障能力,可满足我国70%商业卫星入轨发射需求。
目前,东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我国4型火箭11次海上发射任务,将61颗卫星送入太空,是我国唯一一个具有商业属性的海上发射母港。今年,东方航天港将力争保障10次以上海上发射任务,达到常态、高频的海上发射态势。
一场盛会,一头连着航天新城,一头接着四海宾朋,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其中,北京劢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与会企业相关负责人现场分享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同时表达了将在未来规划中探寻与东方航天港合作的强烈愿望。
一个地方要发展壮大产业,关键在于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近年来,东方航天港以海上发射为牵引,着力打造发射链、火箭链、卫星链,延伸发展了航天文旅链,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记者从招商会上获悉,火箭链上,海阳目前拥有火箭及核心部件配套企业8家,2023年总装火箭12发。今年,将通过“总装引配套”,持续完善固体火箭产业链条,加速形成年产百发火箭的总装总测能力。通过“配套引总装”,加快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新型空天运载动力试验中心。
卫星链上,联合李德仁院士团队打造了我国新一代智能遥感星座“东方慧眼”,联合龚健雅院士团队上线了全球领先的“开放地球引擎OGE系统平台”。建设了卫星数据产业园,打造集数据存储、超算、科研服务、科技孵化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产业基地,已有9家卫星上下游企业进驻。打造卫星智算中心,即将启动建设卫星工厂,打造柔性卫星生产线,年内将具备小卫星量产能力,加快形成“上有星座、中有平台、下有算力”的卫星垂直产业生态体系。
文旅链上,东方航天港科普体验馆依托近岸发射观礼的独特优势,加快打造全国中小学生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和大型商业航天文旅综合体,聚力成为我国航天文旅主题旅游目的地。
未来,东方航天港将在精心布局产业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强引优,着力完善“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国内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航天配套、空天信息应用、航天文旅于一体和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全力将东方航天港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区。
本报通讯员 徐盛世
7月15日,“走进东方航天港”产业招商会在海阳成功举办。16家航天领域知名企业的4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
招商会现场,东方航天港集团董事长高中前围绕东方航天港发展优势、产业结构、未来规划等做了详细介绍。他说,东方航天港地理位置优越,独立、安全,可拓展空间足,6公里航天大道串联起了火箭及配套厂房、发射母港、发射平台,完成了“前港后厂、出厂发射”能力布局。东方航天港具备近岸发射“一周两发”、远海发射“两周一发”的保障能力,可满足我国70%商业卫星入轨发射需求。
目前,东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我国4型火箭11次海上发射任务,将61颗卫星送入太空,是我国唯一一个具有商业属性的海上发射母港。今年,东方航天港将力争保障10次以上海上发射任务,达到常态、高频的海上发射态势。
一场盛会,一头连着航天新城,一头接着四海宾朋,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其中,北京劢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与会企业相关负责人现场分享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同时表达了将在未来规划中探寻与东方航天港合作的强烈愿望。
一个地方要发展壮大产业,关键在于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近年来,东方航天港以海上发射为牵引,着力打造发射链、火箭链、卫星链,延伸发展了航天文旅链,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记者从招商会上获悉,火箭链上,海阳目前拥有火箭及核心部件配套企业8家,2023年总装火箭12发。今年,将通过“总装引配套”,持续完善固体火箭产业链条,加速形成年产百发火箭的总装总测能力。通过“配套引总装”,加快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新型空天运载动力试验中心。
卫星链上,联合李德仁院士团队打造了我国新一代智能遥感星座“东方慧眼”,联合龚健雅院士团队上线了全球领先的“开放地球引擎OGE系统平台”。建设了卫星数据产业园,打造集数据存储、超算、科研服务、科技孵化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产业基地,已有9家卫星上下游企业进驻。打造卫星智算中心,即将启动建设卫星工厂,打造柔性卫星生产线,年内将具备小卫星量产能力,加快形成“上有星座、中有平台、下有算力”的卫星垂直产业生态体系。
文旅链上,东方航天港科普体验馆依托近岸发射观礼的独特优势,加快打造全国中小学生航天科普研学基地和大型商业航天文旅综合体,聚力成为我国航天文旅主题旅游目的地。
未来,东方航天港将在精心布局产业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强引优,着力完善“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国内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航天配套、空天信息应用、航天文旅于一体和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全力将东方航天港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