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释放共富新活力
2024-07-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孙斐格
“村里目前流转的3000余亩土地,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了,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终于实现了。”7月14日,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党委书记王德生难掩内心的激动,壮武村曾是夷国故都,村内有壮武古城旧址,桃源河流经此处,土地肥沃,一直有种植粮食的传统,但前几年因收益低等原因有些耕地几乎“撂荒”。
按照即墨区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的部署,壮武村以党代表工作室和新村党委为组织支撑,因地制宜地组建强村共富公司——青岛壮武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营的发展思路,打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升级版”。
化零为整,土地才能焕发新活力。壮武村牵头摸排有土地流转意向的村民,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整理—再流转”,将撂荒的低效利用耕地流转、盘活,由党组织领办共富公司进行统一平整、土壤改良,统一经营管理,并将多余的沟、渠等“拼凑”出来的土地入股共富公司。目前已累计流转全村3000多亩土地,扩大了低效土地利用面积。
“我们鼓励各合作社积极投资入股,参与分红,通过集中利用土地资源和共享生产技术、设备,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收,真正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王德生说,壮武村建立了区域化党建联盟,吸纳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和专业农机手等“加盟”公司。共富联合体市场化运作后,解决了300余人的就业,形成“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家门、农民变产业工人”的农民增收新机制。
乡村共同富裕,产业是关键,组织是基础。组织建强了,产业兴旺就有了保障。目前,青岛壮武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流转村民土地3000多亩,粮食产量突破400万公斤;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整合820亩闲散和低效利用土地;在废弃的原济青高速公路取土场上修整建设粮食仓库和农机农资仓库等农业基础设施,开展农资配套、粮食销售等经营业务,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60万元,村民年增收300余万元。
壮武村的强村富民之路,正是即墨区党建引领乡村共同富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即墨区划定蓝村“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试点区域,坚持以核心引领和抱团发展为导向,由片区内的村庄、企业、机关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为主体,成立党建联盟,由镇(街)牵头对应成立共富联合体党委,以党建纽带串联共富单元,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形成“1+10+N”的党建联盟体系。
以资源“共联”为引擎,以组织“共建”为基石,以产业“共富”为目标,即墨区运用市场手段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在深化“联建富”机制“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和内涵,以“合”的理念,通过区域化党建联盟的形式,整合优质创富资源,聚合各类致富力量,“组团”打造区域共富联合体,探索“联建富”2.0版本,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化、农村资产效益化,实现集体资源价值递增,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提质增效。
本报通讯员 孙斐格
“村里目前流转的3000余亩土地,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了,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终于实现了。”7月14日,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党委书记王德生难掩内心的激动,壮武村曾是夷国故都,村内有壮武古城旧址,桃源河流经此处,土地肥沃,一直有种植粮食的传统,但前几年因收益低等原因有些耕地几乎“撂荒”。
按照即墨区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的部署,壮武村以党代表工作室和新村党委为组织支撑,因地制宜地组建强村共富公司——青岛壮武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营的发展思路,打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升级版”。
化零为整,土地才能焕发新活力。壮武村牵头摸排有土地流转意向的村民,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整理—再流转”,将撂荒的低效利用耕地流转、盘活,由党组织领办共富公司进行统一平整、土壤改良,统一经营管理,并将多余的沟、渠等“拼凑”出来的土地入股共富公司。目前已累计流转全村3000多亩土地,扩大了低效土地利用面积。
“我们鼓励各合作社积极投资入股,参与分红,通过集中利用土地资源和共享生产技术、设备,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收,真正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王德生说,壮武村建立了区域化党建联盟,吸纳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和专业农机手等“加盟”公司。共富联合体市场化运作后,解决了300余人的就业,形成“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家门、农民变产业工人”的农民增收新机制。
乡村共同富裕,产业是关键,组织是基础。组织建强了,产业兴旺就有了保障。目前,青岛壮武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流转村民土地3000多亩,粮食产量突破400万公斤;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整合820亩闲散和低效利用土地;在废弃的原济青高速公路取土场上修整建设粮食仓库和农机农资仓库等农业基础设施,开展农资配套、粮食销售等经营业务,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260万元,村民年增收300余万元。
壮武村的强村富民之路,正是即墨区党建引领乡村共同富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即墨区划定蓝村“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试点区域,坚持以核心引领和抱团发展为导向,由片区内的村庄、企业、机关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为主体,成立党建联盟,由镇(街)牵头对应成立共富联合体党委,以党建纽带串联共富单元,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形成“1+10+N”的党建联盟体系。
以资源“共联”为引擎,以组织“共建”为基石,以产业“共富”为目标,即墨区运用市场手段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在深化“联建富”机制“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和内涵,以“合”的理念,通过区域化党建联盟的形式,整合优质创富资源,聚合各类致富力量,“组团”打造区域共富联合体,探索“联建富”2.0版本,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化、农村资产效益化,实现集体资源价值递增,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