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山东省分行300亿元信贷资金“钱等粮”

全力服务粮食安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2024-07-10 作者: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工作,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落实服务农业强国、金融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也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引领作用、维护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今年恰逢农发行建行30周年,做好夏粮收购信贷工作意义格外重大。
  为确保夏粮收购,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已筹措300亿元信贷资金,实施“钱等粮”策略,提前完成客户走访与定点布局,覆盖全省260余家收购主体,涉及储备、购销与加工企业。截至6月末,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已向228家企业发放90.2亿元信贷资金。
保障储备粮油增储
做精做强粮食信贷业务

  滨州市是粮食主产区和全国粮食加工转化大市,2023年全市粮油食品产业营收达1952亿元,粮食年加工转化量达1500万吨,稳居全省第1位,形成了全国认可的粮食产业“滨州模式”。多年来,农发行滨州市分行立足得天独厚的粮食产业资源,做精做强粮食信贷业务,打造了一块既“干得好”又“叫得响”的金色招牌。
  聚焦“政策稳粮”,该行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近三年,该行累计投放中央及地方储备粮油贷款11.3亿元,支持粮油轮换和增储49.2万吨。截至5月末,支持中央及地方储备客户9家、贷款余额10.5亿元、储备规模56.3万吨。
  作为山东另一个夏粮主产区,菏泽市夏粮播种面积达926万亩,粮食产量占山东省总产量的七分之一,持续多年居全省第一名。为持续打响“粮食银行”品牌,农发行菏泽市分行主动对接粮食主管部门,了解轮换规模、新增储备和各类型企业收储计划,做到心中有数。5月底,该行已完成33户中央和地方储备授信审批工作,授信总额70.8亿元,审批用信11亿元;截至6月末,粮棉油贷款余额53.2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
助力市场化收购
发挥信用保证基金杠杆作用

  为让粮企放心收粮、农户安心售粮,农发行滨州市分行充分发挥信用保证基金杠杆作用,保证夏粮收购资金足额供应,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近日,在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卖粮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今年,粮食收购企业和售粮农户结账更及时、更省心。
  “之前,我们去银行贷款,需要提供抵押物,还要多种形式的担保,贷款额度也小,最多几千万元,而且成本高,并不好用。”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锐说。
  “今年,我们农发行继续发挥信用保证基金杠杆作用,加大了信用保证基金的支持力度。”农发行滨州市分行直营业务部高级主管李爱梅说。
  今年5月,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将8000万元打到省级信用保证基金账户,很快就获得了8亿元的信贷支持。“信保基金贷款规模大、效率高、成本低,用起来非常方便。”张锐说。
  据介绍,农发行滨州市分行充分挖掘滨州产业集群、产能集聚、市场集中的鲜明优势,支持加工企业成为粮棉油市场收购的主力军。同时,以改善粮食仓储条件为切入点,大力营销支持粮油仓储设施项目,先后投放贷款2.6亿元,支持无棣、邹平智慧粮库项目建设,实现扩增仓容20万吨。
提高服务水平
当天入仓,当天发款

  金黄的小麦颗粒顺着带式输送机涌上仓顶,发出海浪般的轰鸣。“今年小麦整体品质比往年好,特别是齐河地区,普遍比去年高一个档次。”鲁粮集团齐河粮库主任张琪新捧起一捧小麦,热情地向记者展示。
  种粮卖粮,最牵动种粮农户心弦的还是粮款能否及时到账。早在夏收高峰期到来之前,农发行就与齐河粮库签订夏收贷款合同,建立专款专用账户,仅齐河地区授信款项就达到7000余万元,授信金额在手续完成后2到3天内即可到账。在种粮大户将粮食运抵粮库、检验合格后,粮库方当天将支付需求反馈给农发行,由农发行专款专用账户打款,创造了“当天入仓,当天发款”的“齐河夏收速度”。
  说到当天发款,张琪新有许多感慨:“在往年,粮食入库之后往往要走三四天手续才能放款,如今入库当天就能反馈到银行,直接由农发行账户打款,农户再也不用等好几天才能拿到粮食钱。”
  据悉,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筑牢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实行优惠利率,对粮油市场化购销贷款继续实行减费让利,按照区域、产品、客户不同维度实行利率再优惠;畅通支付渠道,保持网银、银企直联系统“7×24小时”服务畅通,提高资金支付结算效率,满足企业节假日期间的用款需求,确保现金供应不断档、不掉链;开通线上融资,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竞拍贷、独立法人贷等线上融资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信贷服务。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工作,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落实服务农业强国、金融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也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引领作用、维护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今年恰逢农发行建行30周年,做好夏粮收购信贷工作意义格外重大。
  为确保夏粮收购,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已筹措300亿元信贷资金,实施“钱等粮”策略,提前完成客户走访与定点布局,覆盖全省260余家收购主体,涉及储备、购销与加工企业。截至6月末,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已向228家企业发放90.2亿元信贷资金。
保障储备粮油增储
做精做强粮食信贷业务

  滨州市是粮食主产区和全国粮食加工转化大市,2023年全市粮油食品产业营收达1952亿元,粮食年加工转化量达1500万吨,稳居全省第1位,形成了全国认可的粮食产业“滨州模式”。多年来,农发行滨州市分行立足得天独厚的粮食产业资源,做精做强粮食信贷业务,打造了一块既“干得好”又“叫得响”的金色招牌。
  聚焦“政策稳粮”,该行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近三年,该行累计投放中央及地方储备粮油贷款11.3亿元,支持粮油轮换和增储49.2万吨。截至5月末,支持中央及地方储备客户9家、贷款余额10.5亿元、储备规模56.3万吨。
  作为山东另一个夏粮主产区,菏泽市夏粮播种面积达926万亩,粮食产量占山东省总产量的七分之一,持续多年居全省第一名。为持续打响“粮食银行”品牌,农发行菏泽市分行主动对接粮食主管部门,了解轮换规模、新增储备和各类型企业收储计划,做到心中有数。5月底,该行已完成33户中央和地方储备授信审批工作,授信总额70.8亿元,审批用信11亿元;截至6月末,粮棉油贷款余额53.2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
助力市场化收购
发挥信用保证基金杠杆作用

  为让粮企放心收粮、农户安心售粮,农发行滨州市分行充分发挥信用保证基金杠杆作用,保证夏粮收购资金足额供应,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近日,在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卖粮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今年,粮食收购企业和售粮农户结账更及时、更省心。
  “之前,我们去银行贷款,需要提供抵押物,还要多种形式的担保,贷款额度也小,最多几千万元,而且成本高,并不好用。”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锐说。
  “今年,我们农发行继续发挥信用保证基金杠杆作用,加大了信用保证基金的支持力度。”农发行滨州市分行直营业务部高级主管李爱梅说。
  今年5月,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将8000万元打到省级信用保证基金账户,很快就获得了8亿元的信贷支持。“信保基金贷款规模大、效率高、成本低,用起来非常方便。”张锐说。
  据介绍,农发行滨州市分行充分挖掘滨州产业集群、产能集聚、市场集中的鲜明优势,支持加工企业成为粮棉油市场收购的主力军。同时,以改善粮食仓储条件为切入点,大力营销支持粮油仓储设施项目,先后投放贷款2.6亿元,支持无棣、邹平智慧粮库项目建设,实现扩增仓容20万吨。
提高服务水平
当天入仓,当天发款

  金黄的小麦颗粒顺着带式输送机涌上仓顶,发出海浪般的轰鸣。“今年小麦整体品质比往年好,特别是齐河地区,普遍比去年高一个档次。”鲁粮集团齐河粮库主任张琪新捧起一捧小麦,热情地向记者展示。
  种粮卖粮,最牵动种粮农户心弦的还是粮款能否及时到账。早在夏收高峰期到来之前,农发行就与齐河粮库签订夏收贷款合同,建立专款专用账户,仅齐河地区授信款项就达到7000余万元,授信金额在手续完成后2到3天内即可到账。在种粮大户将粮食运抵粮库、检验合格后,粮库方当天将支付需求反馈给农发行,由农发行专款专用账户打款,创造了“当天入仓,当天发款”的“齐河夏收速度”。
  说到当天发款,张琪新有许多感慨:“在往年,粮食入库之后往往要走三四天手续才能放款,如今入库当天就能反馈到银行,直接由农发行账户打款,农户再也不用等好几天才能拿到粮食钱。”
  据悉,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筑牢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实行优惠利率,对粮油市场化购销贷款继续实行减费让利,按照区域、产品、客户不同维度实行利率再优惠;畅通支付渠道,保持网银、银企直联系统“7×24小时”服务畅通,提高资金支付结算效率,满足企业节假日期间的用款需求,确保现金供应不断档、不掉链;开通线上融资,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竞拍贷、独立法人贷等线上融资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信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