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
2024-07-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杨宽情
作为一个重要精神标识,红色基因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和崇高理想,不仅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更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的思想灯塔。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责无旁贷,应当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勇毅前行,积聚青春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红色基因是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基因深邃的思想内涵中彰显着时代价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色基因的核心,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激励着无数革命者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红色基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大学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清醒头脑,不迷失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则体现在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优秀品质上,这些品质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伟大的奋斗精神是红色基因的灵魂,它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红色基因是锤炼品德修为的“磨刀石”,是激发奋斗精神的“动力源”。传承红色基因中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奋斗精神,大学生能够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和综合素质,保持昂扬斗志,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深厚的爱国情怀则是红色基因的情感基础,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大学生通过学习革命先烈对于国家的赤胆忠心,能够更好培养家国情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现状。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认知积极面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红色基因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表示愿意通过参访革命遗址、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等方式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价值内涵。他们会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感动,被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关注和学习红色文化,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进一步拓宽传承红色基因的渠道和视野。在消极面上,则存在一些认知偏差与传承困境。部分大学生只是通过一些零散的片段了解红色文化,对红色基因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尚未形成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部分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产生了一定抵触情绪,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趋势。这种认知偏差不仅影响了对红色基因的正确理解,也削弱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文化渗透等方式颠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对红色基因传承构成了严峻挑战。此外,高校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主要采用的课堂讲授、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等传统方式无法有效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端正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态度和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的路径探索。加强教育引导,深化红色基因认知。教育引导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体系之中,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价值。加强红色文化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感染。创新传承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创新传承方式是提升大学生红色基因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传承方式,让大学生在更为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了解革命历史。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红色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邀请革命老前辈、英雄模范人物走进校园互动交流,让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永恒价值。强化实践育人,锤炼责任担当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锤炼大学生责任担当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实践育人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锤炼其品德修为,提升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担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长效机制,保障传承效果。构建长效机制是实现红色基因传承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对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确保实效;注重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新时代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思想源泉。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传承红色基因,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创新传承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构建长效机制等多种途径,引领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意识,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是《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代码:22DJQN023。作者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研究生部副部长]
作为一个重要精神标识,红色基因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和崇高理想,不仅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更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的思想灯塔。青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责无旁贷,应当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勇毅前行,积聚青春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红色基因是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基因深邃的思想内涵中彰显着时代价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色基因的核心,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激励着无数革命者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红色基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大学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清醒头脑,不迷失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则体现在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优秀品质上,这些品质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伟大的奋斗精神是红色基因的灵魂,它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红色基因是锤炼品德修为的“磨刀石”,是激发奋斗精神的“动力源”。传承红色基因中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奋斗精神,大学生能够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和综合素质,保持昂扬斗志,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深厚的爱国情怀则是红色基因的情感基础,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大学生通过学习革命先烈对于国家的赤胆忠心,能够更好培养家国情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现状。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认知积极面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红色基因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表示愿意通过参访革命遗址、阅读红色经典书籍等方式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价值内涵。他们会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感动,被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关注和学习红色文化,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进一步拓宽传承红色基因的渠道和视野。在消极面上,则存在一些认知偏差与传承困境。部分大学生只是通过一些零散的片段了解红色文化,对红色基因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尚未形成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部分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产生了一定抵触情绪,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趋势。这种认知偏差不仅影响了对红色基因的正确理解,也削弱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文化渗透等方式颠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对红色基因传承构成了严峻挑战。此外,高校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主要采用的课堂讲授、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等传统方式无法有效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端正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态度和创新红色基因传承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的路径探索。加强教育引导,深化红色基因认知。教育引导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体系之中,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价值。加强红色文化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感染。创新传承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创新传承方式是提升大学生红色基因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传承方式,让大学生在更为生动形象的氛围中了解革命历史。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红色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邀请革命老前辈、英雄模范人物走进校园互动交流,让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永恒价值。强化实践育人,锤炼责任担当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锤炼大学生责任担当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实践育人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锤炼其品德修为,提升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担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长效机制,保障传承效果。构建长效机制是实现红色基因传承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对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确保实效;注重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新时代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思想源泉。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传承红色基因,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创新传承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构建长效机制等多种途径,引领大学生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意识,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是《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民族复兴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代码:22DJQN023。作者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研究生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