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足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新区如何向“高”奔“新”——

盯紧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点发力

2024-07-03 作者: 冯彦文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冯彦文 通讯员 孙俊杰 报道   位于烟台高新区的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聚焦研发,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医疗、精准医学与再生医学等高端产业。
  ◆烟台高新区2010年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在这片陆地面积仅有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工业设计三大优势产业。绿叶制药研发出全球首个且当前唯一获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长效微球制剂,钛金科技为国产大飞机C919配套高端零部件,艾多美(中国)成为山东省内单体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微笑曲线这条产业链上,烟台高新区盯紧高附加值的两端——设计和销售重点发力。
  □ 本报记者 冯彦文
   本报通讯员 王慧涛 张娴

  微笑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烟台高新区紧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和设计,以及买卖全球的“跨境电商”新业态,向“高”发力,努力实现质效优先的高质量发展。
高端发力带来高附加值
  连日来,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喜报连连。短短半个月内,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美比瑞®和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肿瘤领域地舒单抗注射液——博洛加®接连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当前,全球上市的CNS新药中鲜有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绿叶制药围绕该治疗领域,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将与我们在CNS专科领域已构建的商业化体系有效协同,加速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为中国医药产业升级贡献‘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力量。”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荣兵说。
  新药的不断开发,是烟台高新区重视研发设计的一个缩影。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工业设计在推动制造业全方位创新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已凸显出巨大的赋能效应。
  坐落在烟台高新区工业设计小镇的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智能制造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该研究院整合配置工业设计产业链关键创新要素,提供全流程创新设计、全领域品牌设计、全产业链整合研发等产业升级解决方案。
  一项关键设计的改变,往往能拉动社会经济效益的成倍提升。以中车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重力座舱为例,“在现有车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我们设计的座椅数量由原先的24个增加到42个,并且每增加一个座位,还能创造纯利润至少100万元/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轨道交通领域首席设计专家、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轨道交通工业设计中心主任黄俊辉介绍。
  在产业链的销售端发力,是烟台高新区取得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另一秘诀。
  走进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干净清新的办公环境、简约大方的整体布局让人眼前一亮,其“山东省内单体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称号更是令人惊讶不已。
  “我们不仅开展跨境保税进口业务,还拥有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目前,线上商城中产品已涵盖食品、美容护肤品、个人护理品等几大类别。”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朴炳宽介绍。
  通过1210跨境保税备货的方式,艾多美将海外生产的产品提前进口备货到烟台综合保税区的仓库内。国内的消费者下单后,便可直接从烟台保税区的仓库内发货,享受“本地化”的配送效率。
  依托自建的电商平台,通过完善的客服、物流保障,提供优良品质、超值价格的产品给消费者,艾多美(中国)一跃成为山东省内单体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烟台市1210保税模式进口最大的企业。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艾多美(中国)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来,已有约500万订单发往全国各地,平均每月订单量达11万单。
高质量服务助力高端发力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平台、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是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也是产业链研发设计端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烟台高新区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烟台分所、烟台医药健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服务支撑,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为孵化基地,以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为交流平台,以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为投融资保障的产业链体系,为各类医药健康企业提供发展沃土。
  烟台药物研究所是国家药物安全与创新战略的核心基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度共开展29个新药及仿制药研发,其中11个1类新药、4个2类新药、13个仿制药,涉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已完成成果转让1项、获临床受理1项、获生产批件1项、技术开发及服务77项。
  除此之外,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活血作用。创新药从申报立项到最终上市要花多少钱?不同机构给出的答案略有差别,大体相当:早期评价阶段500万元左右,临床前研究阶段800万元左右,巨大的资金需求让企业顿感压力。对此,烟台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积极帮助企业申请资金,为企业做好政策解读。仅今年就帮助绿叶制药、博安生物的3个生物医药项目对上申请资金2000多万元。
  创新型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有形资产作抵押,使得融资成为难题。对此,烟台高新区畅通高层次人才贷款融资渠道,设立“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信贷”等产品;提供创业个人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贷”,创办的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等,为企业融资纾困,为研发创新添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据烟台高新区人才办介绍,烟台高新区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带动引进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主导产业人才700余人。全区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主导产业人才占比达到81.3%,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向“高”奔“新”
开拓发展新境界

  在微笑曲线上,从研发设计这一高端发力,生产制造环节在其带动下,附加值也得到显著提升。
  烟台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以东,IV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现场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据介绍,该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预计明年6月整体竣工,将打造成一个专注于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生产研发的百亿级专业园区。
  “IVD(体外诊断)是全球医疗器械第一大细分市场,具有见效快、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特点。”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中心副主任岳桐说,园区将瞄准这个领域,做强产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示范功能,突出专精化特点,打造为区域医疗器械产业第一品牌。
  在IVD产业园西侧,紧邻的是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该科技园有23万平米的产业孵化基地,拥有105家在孵企业,1050项专利成果。目前园区24家企业的176个医疗器械产品已达到中试阶段,亟须产业化。
  IVD医疗器械产业园将功能定位于产业加速和生产制造,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配合,两个园区将实现从孵化到产业化的完整闭环。在研发创新环节的带动下,生产制造环节也在逐渐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园区整体竣工后,将实现建成即投用,投用即达产,当年实现产值10亿元,5年内产值破百亿元。届时,烟台高新区将实现药物和医疗器械领域“双百亿”产值。
  ◆烟台高新区2010年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在这片陆地面积仅有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工业设计三大优势产业。绿叶制药研发出全球首个且当前唯一获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长效微球制剂,钛金科技为国产大飞机C919配套高端零部件,艾多美(中国)成为山东省内单体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微笑曲线这条产业链上,烟台高新区盯紧高附加值的两端——设计和销售重点发力。
  □ 本报记者 冯彦文
   本报通讯员 王慧涛 张娴

  微笑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烟台高新区紧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和设计,以及买卖全球的“跨境电商”新业态,向“高”发力,努力实现质效优先的高质量发展。
高端发力带来高附加值
  连日来,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喜报连连。短短半个月内,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美比瑞®和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肿瘤领域地舒单抗注射液——博洛加®接连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当前,全球上市的CNS新药中鲜有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绿叶制药围绕该治疗领域,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将与我们在CNS专科领域已构建的商业化体系有效协同,加速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为中国医药产业升级贡献‘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力量。”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荣兵说。
  新药的不断开发,是烟台高新区重视研发设计的一个缩影。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工业设计在推动制造业全方位创新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已凸显出巨大的赋能效应。
  坐落在烟台高新区工业设计小镇的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智能制造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该研究院整合配置工业设计产业链关键创新要素,提供全流程创新设计、全领域品牌设计、全产业链整合研发等产业升级解决方案。
  一项关键设计的改变,往往能拉动社会经济效益的成倍提升。以中车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重力座舱为例,“在现有车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我们设计的座椅数量由原先的24个增加到42个,并且每增加一个座位,还能创造纯利润至少100万元/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轨道交通领域首席设计专家、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轨道交通工业设计中心主任黄俊辉介绍。
  在产业链的销售端发力,是烟台高新区取得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另一秘诀。
  走进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干净清新的办公环境、简约大方的整体布局让人眼前一亮,其“山东省内单体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称号更是令人惊讶不已。
  “我们不仅开展跨境保税进口业务,还拥有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目前,线上商城中产品已涵盖食品、美容护肤品、个人护理品等几大类别。”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朴炳宽介绍。
  通过1210跨境保税备货的方式,艾多美将海外生产的产品提前进口备货到烟台综合保税区的仓库内。国内的消费者下单后,便可直接从烟台保税区的仓库内发货,享受“本地化”的配送效率。
  依托自建的电商平台,通过完善的客服、物流保障,提供优良品质、超值价格的产品给消费者,艾多美(中国)一跃成为山东省内单体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烟台市1210保税模式进口最大的企业。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艾多美(中国)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来,已有约500万订单发往全国各地,平均每月订单量达11万单。
高质量服务助力高端发力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平台、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是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源,也是产业链研发设计端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烟台高新区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烟台分所、烟台医药健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为服务支撑,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为孵化基地,以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为交流平台,以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为投融资保障的产业链体系,为各类医药健康企业提供发展沃土。
  烟台药物研究所是国家药物安全与创新战略的核心基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度共开展29个新药及仿制药研发,其中11个1类新药、4个2类新药、13个仿制药,涉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已完成成果转让1项、获临床受理1项、获生产批件1项、技术开发及服务77项。
  除此之外,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活血作用。创新药从申报立项到最终上市要花多少钱?不同机构给出的答案略有差别,大体相当:早期评价阶段500万元左右,临床前研究阶段800万元左右,巨大的资金需求让企业顿感压力。对此,烟台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积极帮助企业申请资金,为企业做好政策解读。仅今年就帮助绿叶制药、博安生物的3个生物医药项目对上申请资金2000多万元。
  创新型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有形资产作抵押,使得融资成为难题。对此,烟台高新区畅通高层次人才贷款融资渠道,设立“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科信贷”等产品;提供创业个人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贷”,创办的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等,为企业融资纾困,为研发创新添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据烟台高新区人才办介绍,烟台高新区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带动引进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主导产业人才700余人。全区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特色主导产业人才占比达到81.3%,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向“高”奔“新”
开拓发展新境界

  在微笑曲线上,从研发设计这一高端发力,生产制造环节在其带动下,附加值也得到显著提升。
  烟台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以东,IV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现场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据介绍,该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预计明年6月整体竣工,将打造成一个专注于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生产研发的百亿级专业园区。
  “IVD(体外诊断)是全球医疗器械第一大细分市场,具有见效快、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特点。”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中心副主任岳桐说,园区将瞄准这个领域,做强产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示范功能,突出专精化特点,打造为区域医疗器械产业第一品牌。
  在IVD产业园西侧,紧邻的是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该科技园有23万平米的产业孵化基地,拥有105家在孵企业,1050项专利成果。目前园区24家企业的176个医疗器械产品已达到中试阶段,亟须产业化。
  IVD医疗器械产业园将功能定位于产业加速和生产制造,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配合,两个园区将实现从孵化到产业化的完整闭环。在研发创新环节的带动下,生产制造环节也在逐渐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园区整体竣工后,将实现建成即投用,投用即达产,当年实现产值10亿元,5年内产值破百亿元。届时,烟台高新区将实现药物和医疗器械领域“双百亿”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