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润校园
2024-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 媛
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事、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故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种知识……近日,青岛台东六路小学邀请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张旭走进校园,为队员们上了一堂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的国防教育专题课。
课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深刻认识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要把爱国热情落实到学习文化知识的实际行动中。“我们一直坚持实施开展‘感召式’红色教育活动,先后邀请过青岛市‘五老’宣讲团、雷锋班班长、维和部队官兵等担任‘成长导师’,以红色讲堂、英模报告会和红领巾议事厅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榜样、传承红色基因。”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德育主任崔程程介绍。
红色教育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感召式”,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在红色教育实施中还创新采用“项目式”“沉浸式”“内驱式”育人实施样态,打造红色课程、红色地标、红色榜样和红色活动,创新构建“关注需求—创设环境—搭建平台—打造队伍”赋能运行链,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全方面、立体化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自主研发的跨学科校本课程《铭志教育》,由语文、音乐、综合实践和历史等学科共同参与,设计红色主题单元、深挖红色文化内涵。例如,四年级课程引入了“英雄的旅程”主题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遇见”许多英雄人物,然后在“百家讲坛”“英雄Cosplay”等体验中更进一步了解英雄故事、讨论英雄与自我的联系,从而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校园里的“一像、一园、一楼”,则是学校红色教育地标。学校通过建设校史馆、“红色影院”教室和红色教育宣传栏,以图文形式向学生集中宣传红色精神;通过在教学楼、校园展板、走廊展板和楼体等处布置有关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的标语,营造浓厚的红色育人氛围。
红色文化是开展小学德育中爱国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资源。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曾以教员身份,在青岛台东六路小学秘密开展过革命工作。青岛台东六路小学深入挖掘这一宝贵红色文化资源,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载体,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红色元素,将红色育人理念多角度融合渗透到各课程中,建立学科内融合、学科间结合、跨学科整合的红色课程体系。
据了解,该校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通过课例展示、学习金句、主题教研等形式,挖掘思政课堂的红色元素,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自主开发了红色文化校本课《红色印记》,教材分为“班队活动篇”“光影流年篇”“拓展实践篇”三个篇章。通过读红书、观影片、走红路、学历史、作拓展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解读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精神,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还成立了“邓恩铭中队”,队员们通过走班宣讲、自编剧目展示、举行红色主题队会等活动,为全校学生种下红色的种子。红色志愿者每年都会深入社区、街道,向周边居民宣讲党史,积极传递红色精神。
在推动红色课程研发和跨学科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全校教师还建立起“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理念,95%的教师都参与过红色课程的研发、执教、教研等活动,自主研发的《铭志教育》《红色印记》《合课程》等课程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学课程、省优秀课程资源、青岛市精品课程。
经过十年的探索,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形成了“铭志教育”育人的校本化、创新性实践范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去年,该校对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红色教育调查”,发现学生在小学期间通过参与“铭志教育”,在党史知识、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爱国品质和道德素质持续提高。
作为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未来,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探寻红色教育全方位育人新路径,推进新时代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教育新变革。
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事、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故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种知识……近日,青岛台东六路小学邀请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张旭走进校园,为队员们上了一堂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的国防教育专题课。
课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深刻认识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要把爱国热情落实到学习文化知识的实际行动中。“我们一直坚持实施开展‘感召式’红色教育活动,先后邀请过青岛市‘五老’宣讲团、雷锋班班长、维和部队官兵等担任‘成长导师’,以红色讲堂、英模报告会和红领巾议事厅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榜样、传承红色基因。”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德育主任崔程程介绍。
红色教育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感召式”,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在红色教育实施中还创新采用“项目式”“沉浸式”“内驱式”育人实施样态,打造红色课程、红色地标、红色榜样和红色活动,创新构建“关注需求—创设环境—搭建平台—打造队伍”赋能运行链,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全方面、立体化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自主研发的跨学科校本课程《铭志教育》,由语文、音乐、综合实践和历史等学科共同参与,设计红色主题单元、深挖红色文化内涵。例如,四年级课程引入了“英雄的旅程”主题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遇见”许多英雄人物,然后在“百家讲坛”“英雄Cosplay”等体验中更进一步了解英雄故事、讨论英雄与自我的联系,从而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校园里的“一像、一园、一楼”,则是学校红色教育地标。学校通过建设校史馆、“红色影院”教室和红色教育宣传栏,以图文形式向学生集中宣传红色精神;通过在教学楼、校园展板、走廊展板和楼体等处布置有关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的标语,营造浓厚的红色育人氛围。
红色文化是开展小学德育中爱国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资源。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曾以教员身份,在青岛台东六路小学秘密开展过革命工作。青岛台东六路小学深入挖掘这一宝贵红色文化资源,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载体,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红色元素,将红色育人理念多角度融合渗透到各课程中,建立学科内融合、学科间结合、跨学科整合的红色课程体系。
据了解,该校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通过课例展示、学习金句、主题教研等形式,挖掘思政课堂的红色元素,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自主开发了红色文化校本课《红色印记》,教材分为“班队活动篇”“光影流年篇”“拓展实践篇”三个篇章。通过读红书、观影片、走红路、学历史、作拓展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解读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精神,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还成立了“邓恩铭中队”,队员们通过走班宣讲、自编剧目展示、举行红色主题队会等活动,为全校学生种下红色的种子。红色志愿者每年都会深入社区、街道,向周边居民宣讲党史,积极传递红色精神。
在推动红色课程研发和跨学科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全校教师还建立起“人人都是思政教师”的理念,95%的教师都参与过红色课程的研发、执教、教研等活动,自主研发的《铭志教育》《红色印记》《合课程》等课程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学课程、省优秀课程资源、青岛市精品课程。
经过十年的探索,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形成了“铭志教育”育人的校本化、创新性实践范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去年,该校对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红色教育调查”,发现学生在小学期间通过参与“铭志教育”,在党史知识、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爱国品质和道德素质持续提高。
作为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未来,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探寻红色教育全方位育人新路径,推进新时代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教育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