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态融合发展助力空心化古村落重生

2024-07-02 作者: 高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侯昌明 秦丹丹

  “目前,我们开发了艾灸条、艾草枕头、艾草被子等三百多款艾草产品,并利用电商直播带货卖向了全国。”近日,东阿九顶艾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告诉记者,在公司的带动下,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的村民也加入艾产品的加工制作中。七十岁的村民郭桂英加工制作香包,每天可收入几十块钱,有事儿做、有钱赚,让郭桂英的晚年生活丰富了不少。
  艾山村南依艾山,东邻黄河下游最窄处的艾山卡口,因盛产艾草得名。然而,过去的艾山村并未因艾草而致富,甚至一度成为空心化严重的黄河传统古村落。“我们在艾山村开发了‘九顶莲花艾’助农项目,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体验一体化运营,打造了集艾灸体验、牡丹观光、黄河文化、传统民宿于一体的艾山风景区。”张辉表示,如今的艾山村实现了“农业+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古村落焕发了新生机。
  走进艾山村五保户村民杨茂同的老宅,酱香味便扑面而来。此时,山东荣盛源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广臣正揭开酱缸的盖子,让酱坯接受日晒夜露。
  “6年前,杨茂同搬进了集中安置房,他的旧宅院就此闲置。”艾山村党委书记王同旭告诉记者,全村一千七百多口人,常年在村子里生活的仅有三四百人,村民房屋多数闲置,破损严重的旧宅让小村更显凋敝。艾山村经过梳理,对废弃闲置院落重新装修,由村集体统一托管。“比如,山东荣盛源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为杨茂同的老房支付租金7000元,村集体收取管理费,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赢’。今年,艾山村集体收入达到四十多万元。”
  村庄变美了,游客也多了。每逢节假日、周末,不少来自聊城城区及济南、泰安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体验黄河古村落风情。多处不同风格主题的民宿也悄然落地。黄河民宿是一处中医药文化主题风格的民宿,床上用品使用的艾草枕头、艾绒被,可以满足游客家庭聚会、公司团建、研学旅游等不同需求。
  “黄河民宿等四处民宿是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托管运营的,通过‘租金+分红’的模式,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王同旭说。在黄河民宿的带动下,部分村民开始将自家闲置民居改造成民宿。依山居民宿、大白家民宿、艾山小酒馆、老杨家农家乐、九艾山居露营地等多种业态扎根艾山。
  看到了家乡积极向好的发展前景,在外打拼多年的艾山村村民杨继刚,今年选择回村创业,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村居短租。“我们加入了村居短租平台,游客入住后还可以体验小菜采摘,自己动手享受劳动的乐趣,让游客品味乡愁。”杨继刚说。
  □ 本报记者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侯昌明 秦丹丹

  “目前,我们开发了艾灸条、艾草枕头、艾草被子等三百多款艾草产品,并利用电商直播带货卖向了全国。”近日,东阿九顶艾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告诉记者,在公司的带动下,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的村民也加入艾产品的加工制作中。七十岁的村民郭桂英加工制作香包,每天可收入几十块钱,有事儿做、有钱赚,让郭桂英的晚年生活丰富了不少。
  艾山村南依艾山,东邻黄河下游最窄处的艾山卡口,因盛产艾草得名。然而,过去的艾山村并未因艾草而致富,甚至一度成为空心化严重的黄河传统古村落。“我们在艾山村开发了‘九顶莲花艾’助农项目,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体验一体化运营,打造了集艾灸体验、牡丹观光、黄河文化、传统民宿于一体的艾山风景区。”张辉表示,如今的艾山村实现了“农业+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古村落焕发了新生机。
  走进艾山村五保户村民杨茂同的老宅,酱香味便扑面而来。此时,山东荣盛源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广臣正揭开酱缸的盖子,让酱坯接受日晒夜露。
  “6年前,杨茂同搬进了集中安置房,他的旧宅院就此闲置。”艾山村党委书记王同旭告诉记者,全村一千七百多口人,常年在村子里生活的仅有三四百人,村民房屋多数闲置,破损严重的旧宅让小村更显凋敝。艾山村经过梳理,对废弃闲置院落重新装修,由村集体统一托管。“比如,山东荣盛源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为杨茂同的老房支付租金7000元,村集体收取管理费,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赢’。今年,艾山村集体收入达到四十多万元。”
  村庄变美了,游客也多了。每逢节假日、周末,不少来自聊城城区及济南、泰安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体验黄河古村落风情。多处不同风格主题的民宿也悄然落地。黄河民宿是一处中医药文化主题风格的民宿,床上用品使用的艾草枕头、艾绒被,可以满足游客家庭聚会、公司团建、研学旅游等不同需求。
  “黄河民宿等四处民宿是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托管运营的,通过‘租金+分红’的模式,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王同旭说。在黄河民宿的带动下,部分村民开始将自家闲置民居改造成民宿。依山居民宿、大白家民宿、艾山小酒馆、老杨家农家乐、九艾山居露营地等多种业态扎根艾山。
  看到了家乡积极向好的发展前景,在外打拼多年的艾山村村民杨继刚,今年选择回村创业,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村居短租。“我们加入了村居短租平台,游客入住后还可以体验小菜采摘,自己动手享受劳动的乐趣,让游客品味乡愁。”杨继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