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首发日记

从临沂首发工作日记中寻找“党群同心”新诠释

2024-07-02 作者: 杜辉升 纪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本报通讯员 崔洪芳 刘遥

  有问题上“首发”,如今已成为临沂市民解决各类民生难题的重要选择。
  临沂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是当地党委政府绕不开的课题。两年前,临沂市在12345热线的基础上,整合各类线上线下诉求办理渠道,打造了“12345·临沂首发”为民办事平台(以下简称“临沂首发”)。经过不断建设完善,如今的临沂首发已构建起“24小时受理、3分钟转办、100%回访、全流程质检”的闭环管理机制。临沂市新招录的公务员也会定期进入临沂首发实训,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近期,记者沿着临沂首发诉求办理流程一路走一路看,从一篇篇党员干部的工作日记中,寻找沂蒙人民对“党群同心”的新诠释。
  接线员王俊达:精准记录转办群众诉求
  6月17日 工作成果:办理工单16个
  今天办理了16个工单,但最让我高兴的是,前期转办的一个工单有了好消息。
  前几天,我接到了一通来自贵州的求助电话。求助人在兰陵县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商家没有为他提供完整的购车材料,导致他将车开回家乡后,无法顺利地在当地办理车辆运营手续。
  由于求助人说话有很重的口音,我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反复确认,花费了很多时间,才将信息收集准确。今天,我在系统内再次查看这个工单,发现求助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乡镇热线办负责人王子峰:用情、理、法解开群众心结
  6月22日 工作任务:梳理“三夏”纠纷化解经验
  我发现每年到了“三夏”时段,村民间的土地纠纷数量就开始大幅增加。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流程,进一步完善了。
  前几天,有一户村民反映,有人将青苗种到了自家地里,我们邀请调解员对双方进行了现场调解,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类似的土地边界纠纷每年都会遇到,为了让村民握手言和,我们今年进一步明确了矛盾化解流程:第一步就是设置专职调解员到一线,说情化解;如果现场调解没有结果,就进入第二步,到相关部门寻找土地边界底账;有时边界记录模糊不清,第三步就是组织村内党员群众根据具体情况投票表决,以理服人;第四步是引导双方进入诉讼流程,用法律兜底。
  基层矛盾复杂多变,但根据这几年办理基层工单的情况来看,只要从情、理、法三个方面讲清利害关系,群众的心结总能找到解开的办法。
  督办员高翔:找准病灶根治共性问题
  6月26日 工作任务:开展直饮水机专项深办
  今天继续组织筹备直饮水机安全管理机制专项深办联席会议。根据前期调研发现,这项工作涉及7个部门,需要各方合力探讨,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这两年,临沂首发为民办事机制不断完善,但有些问题仅靠基层努力,难以妥善办理,需要县级甚至市级层面统筹各部门力量合力攻坚。我们确立的每一个专项深办事项,都是老百姓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也是各地长期未破解的难题,都是需要改革的重点环节。“专项深办”的实质就是改革,从政策机制上创新突破,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是最有效、群众最欢迎的改革。
  这次针对直饮水机集中攻坚,已经是我们专项深办机制推动解决的第16个共性问题。前期开展的一些专项深办工作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例如,我们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群众如果当天看不完病,三天内可以免费复诊。同时还实行“周末无差别就医”,临沂市43家二级以上医院,周末、节假日和工作日一样,都有安排的高年资专家坐诊、做手术。最近翻看相关新闻的评论区,我看到有不少市民留言为这些政策点赞。
  实训学员李欣雨:深刻领悟“群众的事无小事”
  6月19日 工作任务:复盘录音寻找不足
  6天前,我以新招录公务员的身份,从蒙阴县来到临沂首发开展实训,新工作对我的办事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了“群众的事无小事”这句话。
  今天的实训内容是上机接听诉求人电话,上午一共接听了31个电话。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先生反映某个手机软件违规收费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妥善办理。同时,他认为回访人员在电话中的语气过于生硬,像机器人一样。在电话里我一边记录问题,一边对这位先生致以歉意。
  工作结束后,带教老师点评了我最后一个电话的录音,通过复盘我发现,开头问候语和结束语都有缺失,礼貌性语言用得不够多。这让我明白只有把工作的不足之处展示出来,“出出汗”,才能发现更多可以改进的细节问题。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本报通讯员 崔洪芳 刘遥

  有问题上“首发”,如今已成为临沂市民解决各类民生难题的重要选择。
  临沂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是当地党委政府绕不开的课题。两年前,临沂市在12345热线的基础上,整合各类线上线下诉求办理渠道,打造了“12345·临沂首发”为民办事平台(以下简称“临沂首发”)。经过不断建设完善,如今的临沂首发已构建起“24小时受理、3分钟转办、100%回访、全流程质检”的闭环管理机制。临沂市新招录的公务员也会定期进入临沂首发实训,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近期,记者沿着临沂首发诉求办理流程一路走一路看,从一篇篇党员干部的工作日记中,寻找沂蒙人民对“党群同心”的新诠释。
  接线员王俊达:精准记录转办群众诉求
  6月17日 工作成果:办理工单16个
  今天办理了16个工单,但最让我高兴的是,前期转办的一个工单有了好消息。
  前几天,我接到了一通来自贵州的求助电话。求助人在兰陵县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商家没有为他提供完整的购车材料,导致他将车开回家乡后,无法顺利地在当地办理车辆运营手续。
  由于求助人说话有很重的口音,我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反复确认,花费了很多时间,才将信息收集准确。今天,我在系统内再次查看这个工单,发现求助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乡镇热线办负责人王子峰:用情、理、法解开群众心结
  6月22日 工作任务:梳理“三夏”纠纷化解经验
  我发现每年到了“三夏”时段,村民间的土地纠纷数量就开始大幅增加。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流程,进一步完善了。
  前几天,有一户村民反映,有人将青苗种到了自家地里,我们邀请调解员对双方进行了现场调解,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类似的土地边界纠纷每年都会遇到,为了让村民握手言和,我们今年进一步明确了矛盾化解流程:第一步就是设置专职调解员到一线,说情化解;如果现场调解没有结果,就进入第二步,到相关部门寻找土地边界底账;有时边界记录模糊不清,第三步就是组织村内党员群众根据具体情况投票表决,以理服人;第四步是引导双方进入诉讼流程,用法律兜底。
  基层矛盾复杂多变,但根据这几年办理基层工单的情况来看,只要从情、理、法三个方面讲清利害关系,群众的心结总能找到解开的办法。
  督办员高翔:找准病灶根治共性问题
  6月26日 工作任务:开展直饮水机专项深办
  今天继续组织筹备直饮水机安全管理机制专项深办联席会议。根据前期调研发现,这项工作涉及7个部门,需要各方合力探讨,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这两年,临沂首发为民办事机制不断完善,但有些问题仅靠基层努力,难以妥善办理,需要县级甚至市级层面统筹各部门力量合力攻坚。我们确立的每一个专项深办事项,都是老百姓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也是各地长期未破解的难题,都是需要改革的重点环节。“专项深办”的实质就是改革,从政策机制上创新突破,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是最有效、群众最欢迎的改革。
  这次针对直饮水机集中攻坚,已经是我们专项深办机制推动解决的第16个共性问题。前期开展的一些专项深办工作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例如,我们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群众如果当天看不完病,三天内可以免费复诊。同时还实行“周末无差别就医”,临沂市43家二级以上医院,周末、节假日和工作日一样,都有安排的高年资专家坐诊、做手术。最近翻看相关新闻的评论区,我看到有不少市民留言为这些政策点赞。
  实训学员李欣雨:深刻领悟“群众的事无小事”
  6月19日 工作任务:复盘录音寻找不足
  6天前,我以新招录公务员的身份,从蒙阴县来到临沂首发开展实训,新工作对我的办事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了“群众的事无小事”这句话。
  今天的实训内容是上机接听诉求人电话,上午一共接听了31个电话。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先生反映某个手机软件违规收费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妥善办理。同时,他认为回访人员在电话中的语气过于生硬,像机器人一样。在电话里我一边记录问题,一边对这位先生致以歉意。
  工作结束后,带教老师点评了我最后一个电话的录音,通过复盘我发现,开头问候语和结束语都有缺失,礼貌性语言用得不够多。这让我明白只有把工作的不足之处展示出来,“出出汗”,才能发现更多可以改进的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