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全市农商银行服务群众“零距离”
打通需求痛点,锻造乡村振兴“金融引擎”
2024-06-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沂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鲁村镇三源新村草莓育苗基地进行考察调研。
|
□ 本报记者 徐 佳
本报通讯员 蔡幼吉 崔建伟
6月3日至5日,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并在淄博、济宁、枣庄3市观摩,淄博“饮水锶源·沂河源”“两河两岸·魅力梧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列其中。
在省农信联社的指导下,淄博全市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重点服务导向,不断打基础、利长远、强服务,把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不断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画卷。
活水灌溉
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沂源是典型的山区县,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资源,去年,沂源县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沂源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服务乡村振兴主办行作用,在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山东源河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是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沂源县“双招双引”工作的重点项目,公司总投资3亿元,建设了占地165亩的香菇菌棒智慧工厂,可带动10余个村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沂源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为其发放一笔3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生产经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饮水锶源·沂河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淄博南部山区党建引领产业共富新样板,入选首批省级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前期,沂源农商银行为其发放920万元贷款,用于民宿建设、改造等。目前,该片区立足沂河源头生态优势,突出艺术活化乡村,7个村庄变景区,建设艺术场馆21处、风格民宿37套,年接待游客53万人次,带动片区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年人均纯收入3.2万元。
位于鲁村镇的三源新村积极探索山区特有的乡村振兴之路,注重党建引领,推动连片发展,形成“育苗-种植-收获-储藏-深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全村接近500户、1500口人,沂源农商银行为我们发放20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苗木、化肥等,极大助力了产业发展。”该村党支部书记付恩明说,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近年来,沂源农商银行通过驻村驻点、整村授信、样板村建设等,把更多信贷资源引向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和项目。截至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7.16亿元,较年初增加2.5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域贷款余额3.66亿元,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领域贷款余额4022万元,农村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2435万元。
典型示范
走好产业振兴路
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东部的“两河两岸·魅力梧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拥有康浪河、运粮河孕育的12平方公里肥沃土地。
为进一步发挥“头雁”作用,临淄农商银行累计授信3900万元,助力片区企业转型升级。在片区内5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凤凰镇西河村打造了双喜制粉有限公司、东河村打造了好婆媳面条加工厂,李家桥村经营石磨面粉厂,林家村主营纯净水加工等项目,村集体闲散院落等“沉睡资产”被盘活,实现农副业、代加工项目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该片区年产值达12亿元,电商年销售额8000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临淄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紧跟全区“一村一产业,一村一项目”战略规划,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该行紧跟临淄区乡村振兴“三个攻坚行动”,选取西红柿种植、生猪养殖、厨房设备制造、粮食种植等七类行业,作为领导班子挂包行业,给与重点支持;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总行部室+支行行长+客户经理”的营销服务机制,进一步细化“四张清单”,强化整村授信、驻村办公工作,不断推动服务持续下沉。截至5月末,该行已开展整村授信村居425个,村居覆盖面达100%;累计筛选白名单客户15.98万户,授信11.19万户。
多元服务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部,北依黄河,南临小清河,拥有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5件,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去年以来,高青县聚焦延链补链,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富机制等重点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高青农商银行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对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淄博荣英牧业有限公司位于高青县黑里寨镇箕张村,2024年被评为淄博市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李传水说,2018年以来,高青农商银行先后为其办理了5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去年以来,银行不抽贷、不断贷,帮助其渡过难关。目前,企业已建设两家高标准养殖场,养殖规模从最初700头左右发展到2000头。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青农商银行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精准度,创新青城镇“一村一块田”专项金融支持方案,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该行还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完善辖内8个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制定特色信贷产品,升级白名单系统,实现无感授信全面覆盖。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淄博全市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和外部人性化服务,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截至5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899.92亿元,支持各类贷款客户达12.3万户。不断丰富融合党建共建、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办公、领导班子驻行及挂包督导机制、移动便民服务常态化,全市1119名客户经理在辖内3187个村居、专业市场开展现场服务,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以“区域全覆盖、客户全触及、市场全掌握”为目标,全市建立网格5753个,建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行政村、城市社区“四张清单”共计439万条;全力推广“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的“人人可贷”服务模式,为20.93万户居民进行无感授信62.7亿元。
本报通讯员 蔡幼吉 崔建伟
6月3日至5日,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并在淄博、济宁、枣庄3市观摩,淄博“饮水锶源·沂河源”“两河两岸·魅力梧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列其中。
在省农信联社的指导下,淄博全市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重点服务导向,不断打基础、利长远、强服务,把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不断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画卷。
活水灌溉
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沂源是典型的山区县,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资源,去年,沂源县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沂源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服务乡村振兴主办行作用,在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山东源河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是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沂源县“双招双引”工作的重点项目,公司总投资3亿元,建设了占地165亩的香菇菌棒智慧工厂,可带动10余个村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沂源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为其发放一笔3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生产经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饮水锶源·沂河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淄博南部山区党建引领产业共富新样板,入选首批省级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前期,沂源农商银行为其发放920万元贷款,用于民宿建设、改造等。目前,该片区立足沂河源头生态优势,突出艺术活化乡村,7个村庄变景区,建设艺术场馆21处、风格民宿37套,年接待游客53万人次,带动片区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年人均纯收入3.2万元。
位于鲁村镇的三源新村积极探索山区特有的乡村振兴之路,注重党建引领,推动连片发展,形成“育苗-种植-收获-储藏-深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全村接近500户、1500口人,沂源农商银行为我们发放20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苗木、化肥等,极大助力了产业发展。”该村党支部书记付恩明说,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近年来,沂源农商银行通过驻村驻点、整村授信、样板村建设等,把更多信贷资源引向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和项目。截至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7.16亿元,较年初增加2.5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域贷款余额3.66亿元,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领域贷款余额4022万元,农村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2435万元。
典型示范
走好产业振兴路
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东部的“两河两岸·魅力梧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拥有康浪河、运粮河孕育的12平方公里肥沃土地。
为进一步发挥“头雁”作用,临淄农商银行累计授信3900万元,助力片区企业转型升级。在片区内5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凤凰镇西河村打造了双喜制粉有限公司、东河村打造了好婆媳面条加工厂,李家桥村经营石磨面粉厂,林家村主营纯净水加工等项目,村集体闲散院落等“沉睡资产”被盘活,实现农副业、代加工项目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该片区年产值达12亿元,电商年销售额8000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临淄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紧跟全区“一村一产业,一村一项目”战略规划,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该行紧跟临淄区乡村振兴“三个攻坚行动”,选取西红柿种植、生猪养殖、厨房设备制造、粮食种植等七类行业,作为领导班子挂包行业,给与重点支持;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总行部室+支行行长+客户经理”的营销服务机制,进一步细化“四张清单”,强化整村授信、驻村办公工作,不断推动服务持续下沉。截至5月末,该行已开展整村授信村居425个,村居覆盖面达100%;累计筛选白名单客户15.98万户,授信11.19万户。
多元服务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部,北依黄河,南临小清河,拥有高青黑牛、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5件,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去年以来,高青县聚焦延链补链,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富机制等重点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高青农商银行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对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淄博荣英牧业有限公司位于高青县黑里寨镇箕张村,2024年被评为淄博市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李传水说,2018年以来,高青农商银行先后为其办理了5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去年以来,银行不抽贷、不断贷,帮助其渡过难关。目前,企业已建设两家高标准养殖场,养殖规模从最初700头左右发展到2000头。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青农商银行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精准度,创新青城镇“一村一块田”专项金融支持方案,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该行还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完善辖内8个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制定特色信贷产品,升级白名单系统,实现无感授信全面覆盖。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淄博全市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和外部人性化服务,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截至5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899.92亿元,支持各类贷款客户达12.3万户。不断丰富融合党建共建、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办公、领导班子驻行及挂包督导机制、移动便民服务常态化,全市1119名客户经理在辖内3187个村居、专业市场开展现场服务,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以“区域全覆盖、客户全触及、市场全掌握”为目标,全市建立网格5753个,建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行政村、城市社区“四张清单”共计439万条;全力推广“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的“人人可贷”服务模式,为20.93万户居民进行无感授信6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