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坊托起家门口就业共富梦

2024-06-20 作者: 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谭芳 报道
  本报广饶讯 “哒哒哒哒”……伴随着高速运转的缝纫机的声响,在位于广饶县“颜衣”共富工坊内,20余名妇女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踏板,飞针走线、锁边接口,一件件工装、校服在她们的巧手下“出炉”,不时还有技术人员对她们进行指导。大家一边紧张地赶制订单,一边聊上几句家常,氛围和谐又融洽。
  “工坊一成立我就过来上班了,现在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主要是离家近,不耽误回家给孩子做饭,比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谈起这份工作,在缝纫机前忙碌的王小英很是满意。
  “颜衣”共富工坊是颜一村与齐成控股集团村企联建项目,主要负责企业工装和学校校服的生产及销售,有效解决因身体原因或家庭原因不能进厂务工村民的就业需求。自去年正式成立以来,已经交付1万件服装。
  楼上是“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楼下是咯吱咯吱的织布声。在刚刚成立的“颜徐老粗布共富工坊”内,十台老式织布机有序排开,妇女们忙着赶制老粗布床品。作为一项传统技艺,老粗布手工制作有着带动妇女就业的独特优势,“颜徐老粗布共富工坊”的成立,使这一“老手艺”变身致富“新产业”,吸引了许多“巧媳妇”加入“织女”行列,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余元。
  在广饶县,一个个共富工坊体量不大,却使村民和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蕴藏着推动共同富裕的巨大能量。作为东营市整县域共富乡村建设试点,广饶县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行动,坚持党委统筹、村企联建,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引导企业将合适的生产经营环节、消耗品订单等布局到农村,因地制宜培育来料加工型、产业赋能型、特产带动型、电商直播型、定向招工型、农旅融合型6种类型的共富工坊,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乡村建设新路径。
  为了让“小工坊”发挥出“大能量”,广饶县引导各工坊建立起“党组织领办+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模式,实现“村企民”三方共赢。“我们公司提供订单和技术指导,同时,采取‘线上直播+线下门店’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另外,齐成控股集团每年200万元的工装制作兜底订单,保障了工坊的收益。”负责两个工坊的整体运营和市场拓展的山东维罗服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婷介绍。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谭芳 报道
  本报广饶讯 “哒哒哒哒”……伴随着高速运转的缝纫机的声响,在位于广饶县“颜衣”共富工坊内,20余名妇女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踏板,飞针走线、锁边接口,一件件工装、校服在她们的巧手下“出炉”,不时还有技术人员对她们进行指导。大家一边紧张地赶制订单,一边聊上几句家常,氛围和谐又融洽。
  “工坊一成立我就过来上班了,现在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主要是离家近,不耽误回家给孩子做饭,比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谈起这份工作,在缝纫机前忙碌的王小英很是满意。
  “颜衣”共富工坊是颜一村与齐成控股集团村企联建项目,主要负责企业工装和学校校服的生产及销售,有效解决因身体原因或家庭原因不能进厂务工村民的就业需求。自去年正式成立以来,已经交付1万件服装。
  楼上是“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楼下是咯吱咯吱的织布声。在刚刚成立的“颜徐老粗布共富工坊”内,十台老式织布机有序排开,妇女们忙着赶制老粗布床品。作为一项传统技艺,老粗布手工制作有着带动妇女就业的独特优势,“颜徐老粗布共富工坊”的成立,使这一“老手艺”变身致富“新产业”,吸引了许多“巧媳妇”加入“织女”行列,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余元。
  在广饶县,一个个共富工坊体量不大,却使村民和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蕴藏着推动共同富裕的巨大能量。作为东营市整县域共富乡村建设试点,广饶县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行动,坚持党委统筹、村企联建,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引导企业将合适的生产经营环节、消耗品订单等布局到农村,因地制宜培育来料加工型、产业赋能型、特产带动型、电商直播型、定向招工型、农旅融合型6种类型的共富工坊,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共富乡村建设新路径。
  为了让“小工坊”发挥出“大能量”,广饶县引导各工坊建立起“党组织领办+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模式,实现“村企民”三方共赢。“我们公司提供订单和技术指导,同时,采取‘线上直播+线下门店’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另外,齐成控股集团每年200万元的工装制作兜底订单,保障了工坊的收益。”负责两个工坊的整体运营和市场拓展的山东维罗服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