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抓好四类宣讲唱响时代新声
2024-06-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刘鹏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今年以来,济南市槐荫区以“理响满槐”宣讲品牌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健全“1+12+N”宣讲工作体系,通过抓实“专家宣讲”、拓展“百姓宣讲”、搭建“云端宣讲”、打造“宣讲矩阵”,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提质增效。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槐荫区抓实“专家宣讲”,定期举办“理响满槐”宣讲报告会、“兴槐·对话”精品课堂,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通过这次宣讲,我对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有了更明确的判断,对更好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在聆听完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的专题宣讲后,槐荫区发展改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秀花表示。
“社区的工作虽平淡简单,却如同点点星光汇聚在万千灯火里,给群众带去温暖的问候,照亮每个人回家的路。”在全区百姓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槐荫区营市街街道绿园社区居委会委员胡燃讲述了作为一名“95后”社区工作者在扎根基层中砥砺青春色彩的决心,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观众。在今年“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大赛活动中,槐荫区坚持群众讲给群众听,深入挖掘百姓名嘴和暖心故事,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
受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槐荫区用足用好新技术手段,积极搭建“云端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线上广泛传播。运用好“学习强国”、“爱槐荫”新闻客户端、“槐荫党员e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展“直播+宣讲”“微宣讲”,推出《槐荫少年说》《槐荫红色文化故事》等系列宣讲视频。
着眼于提升“理响满槐”宣讲品牌,槐荫区通过“品牌+队伍+宣讲+阵地”一体推进模式,强化宣讲矩阵打造。依托济南青年运动史馆和济南市团校优质资源,与市团校联合打造了“理响满槐”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持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同时,打造了“宣讲领航·院落微课堂”、“红槐传薪”、“薪火相传”红色宣讲队、“声动玉清”理论宣讲团等一批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和队伍,形成了“1+12+N”理论宣讲工作的“槐荫样板”。
本报济南讯 今年以来,济南市槐荫区以“理响满槐”宣讲品牌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健全“1+12+N”宣讲工作体系,通过抓实“专家宣讲”、拓展“百姓宣讲”、搭建“云端宣讲”、打造“宣讲矩阵”,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提质增效。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槐荫区抓实“专家宣讲”,定期举办“理响满槐”宣讲报告会、“兴槐·对话”精品课堂,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通过这次宣讲,我对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有了更明确的判断,对更好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在聆听完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的专题宣讲后,槐荫区发展改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秀花表示。
“社区的工作虽平淡简单,却如同点点星光汇聚在万千灯火里,给群众带去温暖的问候,照亮每个人回家的路。”在全区百姓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槐荫区营市街街道绿园社区居委会委员胡燃讲述了作为一名“95后”社区工作者在扎根基层中砥砺青春色彩的决心,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观众。在今年“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大赛活动中,槐荫区坚持群众讲给群众听,深入挖掘百姓名嘴和暖心故事,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
受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槐荫区用足用好新技术手段,积极搭建“云端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线上广泛传播。运用好“学习强国”、“爱槐荫”新闻客户端、“槐荫党员e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开展“直播+宣讲”“微宣讲”,推出《槐荫少年说》《槐荫红色文化故事》等系列宣讲视频。
着眼于提升“理响满槐”宣讲品牌,槐荫区通过“品牌+队伍+宣讲+阵地”一体推进模式,强化宣讲矩阵打造。依托济南青年运动史馆和济南市团校优质资源,与市团校联合打造了“理响满槐”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持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同时,打造了“宣讲领航·院落微课堂”、“红槐传薪”、“薪火相传”红色宣讲队、“声动玉清”理论宣讲团等一批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和队伍,形成了“1+12+N”理论宣讲工作的“槐荫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