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辖内农商银行服务海洋产业企业超4000家
发力“蓝色金融” 赋能海洋经济
202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东港农商银行为辖内海洋牧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
□ 本报记者 徐 佳
本报通讯员 戚昌娟
与海为邻,向海而生,日照市坐拥226.35公里海岸线,管辖近6000平方公里海域,22座海洋岛礁环绕四周,海洋资源禀赋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已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日照辖内农商银行以服务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切入点,加大对海洋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服务支持,为日照市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注入蓝色金融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服务海洋产业企业4081家,累计发放支持海洋经济贷款64.46亿元。
专列信贷资金
加大现代渔业金融供给
在日照盛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车间内,石斑鱼等海水鱼苗正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畅游。该公司经理刘娟介绍,公司年培养虾蟹类苗种10亿尾,培育绿鳍马面鲀、石斑鱼、牙鲆等海水鱼类苗种200万尾以上,同时还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去年入选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
但在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企业资金周转曾一度吃紧。东港农商银行在金融辅导过程中了解到其资金需求,立即组织公司业务部登门对接,根据企业需求为其办理了贷款授信,解决了资金难题。目前企业年产成鱼90余万条、贻贝500余吨,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
近年来,日照全市农商银行与日照市海洋发展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搭建数字化海洋产业信息平台,精准对接、及时满足海洋客户融资需求;共同启动“经略海洋百亿工程”,3年内向有关海洋经济领域投放信贷资金100亿元;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融资需求,对海洋产业融资信贷等政策进行深入讲解。根据日照市陆基海水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规划,该市农商银行积极对接现代渔业园区和海洋牧场建设项目,持续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模式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传统渔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创新信贷产品
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日照市岚山区市民李文涛经营着一家鱿鱼深加工企业。“这些挂晒的鱿鱼名叫秘鲁巨型鱿鱼,体重约20公斤,要想制成香甜的鱿鱼丝或者鱿鱼条还得经过20余道工序。”他说。
2003年,李文涛跟着父辈兄辈开始创业,销售鱿鱼、籽乌等干鲜海货。但干海货交易常常赊账,货款到账不及时。岚山农商银行为其办理了20万元贷款,帮助他进行资金周转。
后来,李文涛成立日照市东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建起鱿鱼深加工工厂。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资金需求也逐步增加,如今他在岚山农商银行的贷款授信额度已提升到1000万元,工厂生产的鱿鱼丝和鱿鱼条也远销日本、韩国。
谈起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李文涛感慨道:“我与农商银行合作超二十年,每次在我急需资金的紧要关头,都能得到帮助。”
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日照全市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通过渔船、码头、海域使用权抵押等方式,解决涉海小微企业缺少抵质押物、缺乏有效担保的问题,不断拓宽涉海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已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12户、余额0.94亿元。依托“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通过省农担担保、政府部分贴息方式,为特色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发放“鲁担惠农贷”519户4.58亿元。
创新搭建平台
数字金融助力文旅消费
初夏时节,日照“东夷小镇”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游客纷纷“打卡”。小镇向东,距海岸线仅600米处,一间间东夷文化主题特色商铺顾客盈门,游客通过扫描东港农商银行“放心付”码牌付款消费。
“东港农商银行为我们量身打造了‘知味东夷’小程序,不仅解决了集中收款、账务管理的难题,还保障了收款安全,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运营能力。”东夷小镇德天文旅的负责人说。
近年来,日照全市农商银行以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数字技术,建设了“日照放心消费平台”,全方位服务吃、住、行、游、购、娱等日常消费场景。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进驻商家1万余户,发放优惠券5万余张,累计交易586万笔,交易金额突破10亿元。
为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日照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文旅企业的信贷供给,针对文旅企业量身打造“文旅富市贷”,拿出专项信贷资金支持辖内A级景区、品质旅行社、精品酒店、乡村民宿、文创企业、文化旅游等中小微企业,为企业建档立卡,纳入专业专户服务,做好信贷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为1572家文旅企业授信10.29亿元。
本报通讯员 戚昌娟
与海为邻,向海而生,日照市坐拥226.35公里海岸线,管辖近6000平方公里海域,22座海洋岛礁环绕四周,海洋资源禀赋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已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日照辖内农商银行以服务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切入点,加大对海洋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服务支持,为日照市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注入蓝色金融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服务海洋产业企业4081家,累计发放支持海洋经济贷款64.46亿元。
专列信贷资金
加大现代渔业金融供给
在日照盛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车间内,石斑鱼等海水鱼苗正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畅游。该公司经理刘娟介绍,公司年培养虾蟹类苗种10亿尾,培育绿鳍马面鲀、石斑鱼、牙鲆等海水鱼类苗种200万尾以上,同时还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去年入选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
但在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企业资金周转曾一度吃紧。东港农商银行在金融辅导过程中了解到其资金需求,立即组织公司业务部登门对接,根据企业需求为其办理了贷款授信,解决了资金难题。目前企业年产成鱼90余万条、贻贝500余吨,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
近年来,日照全市农商银行与日照市海洋发展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搭建数字化海洋产业信息平台,精准对接、及时满足海洋客户融资需求;共同启动“经略海洋百亿工程”,3年内向有关海洋经济领域投放信贷资金100亿元;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融资需求,对海洋产业融资信贷等政策进行深入讲解。根据日照市陆基海水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规划,该市农商银行积极对接现代渔业园区和海洋牧场建设项目,持续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模式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传统渔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创新信贷产品
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日照市岚山区市民李文涛经营着一家鱿鱼深加工企业。“这些挂晒的鱿鱼名叫秘鲁巨型鱿鱼,体重约20公斤,要想制成香甜的鱿鱼丝或者鱿鱼条还得经过20余道工序。”他说。
2003年,李文涛跟着父辈兄辈开始创业,销售鱿鱼、籽乌等干鲜海货。但干海货交易常常赊账,货款到账不及时。岚山农商银行为其办理了20万元贷款,帮助他进行资金周转。
后来,李文涛成立日照市东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建起鱿鱼深加工工厂。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资金需求也逐步增加,如今他在岚山农商银行的贷款授信额度已提升到1000万元,工厂生产的鱿鱼丝和鱿鱼条也远销日本、韩国。
谈起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李文涛感慨道:“我与农商银行合作超二十年,每次在我急需资金的紧要关头,都能得到帮助。”
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日照全市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通过渔船、码头、海域使用权抵押等方式,解决涉海小微企业缺少抵质押物、缺乏有效担保的问题,不断拓宽涉海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已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12户、余额0.94亿元。依托“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通过省农担担保、政府部分贴息方式,为特色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发放“鲁担惠农贷”519户4.58亿元。
创新搭建平台
数字金融助力文旅消费
初夏时节,日照“东夷小镇”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游客纷纷“打卡”。小镇向东,距海岸线仅600米处,一间间东夷文化主题特色商铺顾客盈门,游客通过扫描东港农商银行“放心付”码牌付款消费。
“东港农商银行为我们量身打造了‘知味东夷’小程序,不仅解决了集中收款、账务管理的难题,还保障了收款安全,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运营能力。”东夷小镇德天文旅的负责人说。
近年来,日照全市农商银行以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数字技术,建设了“日照放心消费平台”,全方位服务吃、住、行、游、购、娱等日常消费场景。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进驻商家1万余户,发放优惠券5万余张,累计交易586万笔,交易金额突破10亿元。
为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日照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文旅企业的信贷供给,针对文旅企业量身打造“文旅富市贷”,拿出专项信贷资金支持辖内A级景区、品质旅行社、精品酒店、乡村民宿、文创企业、文化旅游等中小微企业,为企业建档立卡,纳入专业专户服务,做好信贷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为1572家文旅企业授信10.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