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智能控制灌溉每亩节水40立方
2024-05-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王帮高 刘丽 王建斌 报道
本报莱州讯 “这几天特别关键,埋在地底下的滴灌带要日夜不停滴着水和肥。”5月14日,在莱州市平里店镇贾邓杨家一大片麦地里,种粮大户杨建光领着记者走进他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室,他在事先设定好的智能机上,轻轻一点,吸肥、搅拌、灌溉瞬间完成。
作为莱州市德鑫顺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光参加过3次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他掌握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并在外地亲眼见识到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具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安装了这套水肥智能控制设备。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直接把小麦需要的肥料随灌溉水适时、适量地输送到植株的根部,“渴”了给水,让小麦能够“细酌慢饮”,“饿”了补肥,让小麦“营养均衡”,这样不仅能提高水肥利用率,节水省肥、省工省力,关键也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以前浇地采取的是大水漫灌的方式,而如今已实行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了。”杨建光告诉记者,大水漫灌的形式一人一天只能浇一亩地,浇一次需要40立方水,而滴灌只需要二十七八方水。一亩小麦返青、拔节、灌浆几遍水下来,至少能节水40立方。他家500亩小麦一季就能少浇1.5万-2万方水。
今年莱州平里店、三山岛、朱桥、金城、城港路等很多镇街的麦田与往年都有些不同,赶上需要灌溉、施肥的关头,地里却“静悄悄”。杨建光俯下身,扒开已经长了半米多高的小麦,秘密就藏在里面,地下每隔0.6米就埋有一条滴灌带。“只要一开阀门,水肥就来了。几乎不用人工,肥料投入也能减少20%-30%,水肥一体化最大好处就是能做到水肥精准、定量,特别适合他这样的种粮大户,目前小麦长势良好,预计小麦单产能提高200斤。”
去年,为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和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莱州一年两季大面积推广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了5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莱州已连续2年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每年完成3.9万亩次“三新”技术推广。
位于东南山区的莱州市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种植了1000亩小麦,土地是砂土地,南边比北边又高出将近1米,地难浇,还漏水漏肥。按照市土肥站的“配方”,每亩花了100元左右的成本,铺设输水管道9000米、高效节水滴管20.56万米、高效节水喷水带12万米,当年,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砂土田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比同地块用传统方法管理产量高出了1倍。
莱州市作为全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面积超10万亩,共节水近500万立方米、减少化肥用量近千吨,2023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分别对处于项目区内的一处粮油生产基地进行实打验收,小麦玉米周年两季亩产达2088.26公斤,创造了周年亩产两吨粮新纪录,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通讯员 王帮高 刘丽 王建斌 报道
本报莱州讯 “这几天特别关键,埋在地底下的滴灌带要日夜不停滴着水和肥。”5月14日,在莱州市平里店镇贾邓杨家一大片麦地里,种粮大户杨建光领着记者走进他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室,他在事先设定好的智能机上,轻轻一点,吸肥、搅拌、灌溉瞬间完成。
作为莱州市德鑫顺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光参加过3次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他掌握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并在外地亲眼见识到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具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安装了这套水肥智能控制设备。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直接把小麦需要的肥料随灌溉水适时、适量地输送到植株的根部,“渴”了给水,让小麦能够“细酌慢饮”,“饿”了补肥,让小麦“营养均衡”,这样不仅能提高水肥利用率,节水省肥、省工省力,关键也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以前浇地采取的是大水漫灌的方式,而如今已实行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了。”杨建光告诉记者,大水漫灌的形式一人一天只能浇一亩地,浇一次需要40立方水,而滴灌只需要二十七八方水。一亩小麦返青、拔节、灌浆几遍水下来,至少能节水40立方。他家500亩小麦一季就能少浇1.5万-2万方水。
今年莱州平里店、三山岛、朱桥、金城、城港路等很多镇街的麦田与往年都有些不同,赶上需要灌溉、施肥的关头,地里却“静悄悄”。杨建光俯下身,扒开已经长了半米多高的小麦,秘密就藏在里面,地下每隔0.6米就埋有一条滴灌带。“只要一开阀门,水肥就来了。几乎不用人工,肥料投入也能减少20%-30%,水肥一体化最大好处就是能做到水肥精准、定量,特别适合他这样的种粮大户,目前小麦长势良好,预计小麦单产能提高200斤。”
去年,为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和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莱州一年两季大面积推广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了5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莱州已连续2年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每年完成3.9万亩次“三新”技术推广。
位于东南山区的莱州市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种植了1000亩小麦,土地是砂土地,南边比北边又高出将近1米,地难浇,还漏水漏肥。按照市土肥站的“配方”,每亩花了100元左右的成本,铺设输水管道9000米、高效节水滴管20.56万米、高效节水喷水带12万米,当年,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砂土田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比同地块用传统方法管理产量高出了1倍。
莱州市作为全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面积超10万亩,共节水近500万立方米、减少化肥用量近千吨,2023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分别对处于项目区内的一处粮油生产基地进行实打验收,小麦玉米周年两季亩产达2088.26公斤,创造了周年亩产两吨粮新纪录,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