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
2024-05-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新华社发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栗喉蜂虎在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踩背”繁衍后代(5月10日摄)。
|
![]() |
□新华社发
一群鹭鸟在福州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停歇觅食(2023年12月2日摄)。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福建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是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省份,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位居全国前列。每年有大量候鸟在福建省繁殖、越冬和迁徙停歇,已记录到的鸟类约600种,我国自然分布的鸟类中约40%的种类在福建野外可以见到。
近年来,福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发展,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
聚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据新华社海口5月22日电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2日表示,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落实。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当天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举办。
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形成“1+4+N”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组织开展生态系统资源调查、物种资源调查和各类资源普查。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积极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引领达成历史性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联合多个缔约方及国际组织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
据新华社海口5月22日电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2日表示,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落实。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当天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举办。
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形成“1+4+N”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组织开展生态系统资源调查、物种资源调查和各类资源普查。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积极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引领达成历史性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联合多个缔约方及国际组织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