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制造业

聊城全面启动实施“一链一院”行动

2024-05-21 作者: 高田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高田 通讯员 郭玉玺 报道
  本报聊城讯 5月14日,聊城市“一链一院”建设推进会暨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活动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先进制造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制造业整体跃升。
  启动仪式上,聊城12家产业链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共建创新平台协议。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链主企业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交通学院签署共建聊城市低碳智能车辆技术及应用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协议。过去三年,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交通学院完成了客车轻量化开发、NVH、电池控制策略研究等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山东交通学院已聘用10多名中通客车高级技术人员为山东交通学院校外硕导,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显利被聘为山东交通学院客座教授。
  近年来,聊城始终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固本提升,形成了区域竞争比较优势,今年以来,聊城市不断加大对创新工作、创新发展环境的投资和优化,大力实施“一链一院”行动,发挥链主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主体作用,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刚刚出台的《关于“一链一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今年聊城市将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原则,围绕十二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每条产业链至少建设一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4年底实现全覆盖。在组建形式上,由行业龙头企业或在某个行业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研发机构牵头,拥有优势学科的高校、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参与,打造“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
  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表示,今年,聊城市全面启动实施“一链一院”行动,依托12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业研究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强动能。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把聊城作为科研试验、成果转化的优选地,共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广大企业把握机遇、深度融入,在科技创新上加强投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更高层级迈进。聊城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务效能,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在聊发展,共同将“一链一院”打造成交流合作的“大舞台”。
  □记者 高田 通讯员 郭玉玺 报道
  本报聊城讯 5月14日,聊城市“一链一院”建设推进会暨集中签约活动举行,活动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先进制造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制造业整体跃升。
  启动仪式上,聊城12家产业链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共建创新平台协议。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链主企业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交通学院签署共建聊城市低碳智能车辆技术及应用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协议。过去三年,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交通学院完成了客车轻量化开发、NVH、电池控制策略研究等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山东交通学院已聘用10多名中通客车高级技术人员为山东交通学院校外硕导,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显利被聘为山东交通学院客座教授。
  近年来,聊城始终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固本提升,形成了区域竞争比较优势,今年以来,聊城市不断加大对创新工作、创新发展环境的投资和优化,大力实施“一链一院”行动,发挥链主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主体作用,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刚刚出台的《关于“一链一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今年聊城市将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原则,围绕十二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每条产业链至少建设一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4年底实现全覆盖。在组建形式上,由行业龙头企业或在某个行业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研发机构牵头,拥有优势学科的高校、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参与,打造“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
  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表示,今年,聊城市全面启动实施“一链一院”行动,依托12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业研究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强动能。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把聊城作为科研试验、成果转化的优选地,共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广大企业把握机遇、深度融入,在科技创新上加强投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更高层级迈进。聊城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务效能,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在聊发展,共同将“一链一院”打造成交流合作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