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区成为生物医药产业赛道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剑指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崛起
2024-05-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孟岩 报道
位于牟平区滨海东路的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是牟平区重点布局建设的生物医药产业三大功能片区之一,该院以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水平为引导,以推进先进成果转化为目标,为烟台、山东乃至环渤海地区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孟 岩
春去夏来,万物勃发。在烟台东部、玉水河畔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幢幢厂房整齐排布,以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为代表的牟平生物医药产业正全力加速弯道超车。
“总投资43亿元、占地3.2平方公里的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是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也是烟台市牟平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办副主任赵文晓介绍,目前,园区注册企业有90余户,签约落地东诚药业、佰鸿未来集团、埃格林等产业项目40个,初步形成了细胞与再生医学、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两大主导产业,合成生物、医疗器械、医美抗衰三大储备产业,满园满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60亿元。
“蓝色药谷·生命岛正以其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前瞻的规划设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抢滩登陆。”赵文晓表示。未来,这里必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高地,加快形成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为整个烟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位于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西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丰金制药项目建设现场,同样是一派繁忙,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车来回穿梭,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近百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全面提速工程建设。
据了解,丰金制药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多个产品,主要和国内的一些大型药企和国际巨头进行合作,二期建成以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整个三期工程建成以后,产值能达到10亿元。”丰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刘龙介绍。
“面对牟平区政府全力培育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机遇,我们丰金集团也在全力加速推进医药产业发展,从大窑园区的生物药、化学药及美业科技项目,到武宁园区的原料药项目,丰金医药板块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集群。”丰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才表示。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生物医药是近年来各地竞相布局的热门产业。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牟平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作为全市‘一区四城’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标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工业园等先进园区,规划了50平方公里的国际生命科学城,布局建设中科环渤海高研院、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区、超级工厂园区‘三大产业功能片区’,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研发制造集聚区、创新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办主任李延涛介绍。
在全省十强产业、烟台市九大制造业集群的框架下,牟平区把生物医药作为“2+4”产业体系中2个千亿级产业之一重点培育,聚力突破“7+2”产业细分领域,重点培育壮大以生物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全力打造高质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剖析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的原因,“链式”发展立下了大功劳。该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中下游,着力在国际生命科学城布局打造从创新研发到中试转化再到规模生产的完备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其中,上游以海经大厦为载体,依托中科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推动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获批成立,拥有2400余台仪器设备的大型研发共享平台投用,实验动物设施和研究生院项目交付使用,建设国家级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一体化平台。
上游加快创新研发,中游则推进中试转化。其中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领域,以东诚药业为引领,落地蓝纳成等10个关联项目,6款一类放射性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成立烟台生命科学与医学健康研究院,重点在医美、抗衰、慢性病防治方面,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和前沿技术转移转化,建设国家人类遗传资源蓝色药谷创新中心。
投资30亿元的石药创新药产业园,2023年产值突破26亿元,协议落户8个国家一类新药;投资19亿元的丰金生物制药、原料药、医美3个项目,落户7款化药仿制药,今年将陆续投产,形成新的增长极……眼下,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链下游已实现规模生产,蓝色药谷超级工厂已编制完成整体方案设计及业态策划,建成、在建、在谈优质项目10余个,全面承接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中试转化量产。
人才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牟平区通过各项政策把优秀人才集聚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来,探索成立区级人才科技发展集团,率先出台“带编入企”政策,打破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壁垒,铺设高学历青年人才“一轨双向”成长路径。近年来,先后引进生物医药产业硕士及以上人才239名,其中高层次人才7名,为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提供强劲智力支撑。
本报通讯员 孟 岩
春去夏来,万物勃发。在烟台东部、玉水河畔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幢幢厂房整齐排布,以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为代表的牟平生物医药产业正全力加速弯道超车。
“总投资43亿元、占地3.2平方公里的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是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也是烟台市牟平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办副主任赵文晓介绍,目前,园区注册企业有90余户,签约落地东诚药业、佰鸿未来集团、埃格林等产业项目40个,初步形成了细胞与再生医学、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两大主导产业,合成生物、医疗器械、医美抗衰三大储备产业,满园满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60亿元。
“蓝色药谷·生命岛正以其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前瞻的规划设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抢滩登陆。”赵文晓表示。未来,这里必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高地,加快形成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为整个烟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位于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西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丰金制药项目建设现场,同样是一派繁忙,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车来回穿梭,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近百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全面提速工程建设。
据了解,丰金制药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多个产品,主要和国内的一些大型药企和国际巨头进行合作,二期建成以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整个三期工程建成以后,产值能达到10亿元。”丰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刘龙介绍。
“面对牟平区政府全力培育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机遇,我们丰金集团也在全力加速推进医药产业发展,从大窑园区的生物药、化学药及美业科技项目,到武宁园区的原料药项目,丰金医药板块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集群。”丰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才表示。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生物医药是近年来各地竞相布局的热门产业。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牟平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作为全市‘一区四城’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标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工业园等先进园区,规划了50平方公里的国际生命科学城,布局建设中科环渤海高研院、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区、超级工厂园区‘三大产业功能片区’,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研发制造集聚区、创新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办主任李延涛介绍。
在全省十强产业、烟台市九大制造业集群的框架下,牟平区把生物医药作为“2+4”产业体系中2个千亿级产业之一重点培育,聚力突破“7+2”产业细分领域,重点培育壮大以生物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全力打造高质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剖析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的原因,“链式”发展立下了大功劳。该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中下游,着力在国际生命科学城布局打造从创新研发到中试转化再到规模生产的完备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其中,上游以海经大厦为载体,依托中科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推动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获批成立,拥有2400余台仪器设备的大型研发共享平台投用,实验动物设施和研究生院项目交付使用,建设国家级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一体化平台。
上游加快创新研发,中游则推进中试转化。其中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领域,以东诚药业为引领,落地蓝纳成等10个关联项目,6款一类放射性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成立烟台生命科学与医学健康研究院,重点在医美、抗衰、慢性病防治方面,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和前沿技术转移转化,建设国家人类遗传资源蓝色药谷创新中心。
投资30亿元的石药创新药产业园,2023年产值突破26亿元,协议落户8个国家一类新药;投资19亿元的丰金生物制药、原料药、医美3个项目,落户7款化药仿制药,今年将陆续投产,形成新的增长极……眼下,牟平区生物医药产业链下游已实现规模生产,蓝色药谷超级工厂已编制完成整体方案设计及业态策划,建成、在建、在谈优质项目10余个,全面承接蓝色药谷·生命岛产业园中试转化量产。
人才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牟平区通过各项政策把优秀人才集聚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来,探索成立区级人才科技发展集团,率先出台“带编入企”政策,打破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壁垒,铺设高学历青年人才“一轨双向”成长路径。近年来,先后引进生物医药产业硕士及以上人才239名,其中高层次人才7名,为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提供强劲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