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精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起益企”行动为中小企业赋能
2024-05-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4月28日,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启动。《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发布,从优化环境、服务赋能和建群强链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15项具体举措。
其中,在加强常态化交流合作方面,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建立重点产业链“会诊、对接、投联、信贷、并购、上市、引进、落地”常态化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投贷并”路演等专项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路演中心,助力青岛产业链优化升级。在强化人才要素支撑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持续开展“新锐人才”托举工作,遴选能够带领企业成为“瞪羚”“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本次大会举办了智能家电、化合物半导体、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等3个专场进行对接,吸引了海信集团、进化半导体、广发证券和优必选等头部企业参会。其中,海信集团发布了技术研发清单、场景合作清单和产品配套需求,两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匹配产业链需求角度进行项目路演。
大企业作为拥有产业链上下游强大影响力的行业龙头,能够产生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链式效应”,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则依靠自身要素和技术等优势,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助力经济肌体更强健、韧性更强劲、动能更充足。青岛市民营经济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青岛市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助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聚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打造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
本次大会发布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产业分析报告显示,青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多年发展,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研发,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开拓了新的增长点。这些身处产业“最前沿”的佼佼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目前,青岛市已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两条培育赛道,形成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发展体系。据统计,青岛市已累计培育190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8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青岛市将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全市创新资源深入对接,围绕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展技术攻关,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赋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土壤肥沃了,才会有更多种子发芽,更多幼苗茁壮成长。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深入优化营商环境。青岛市将拓展开放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助力企业精耕主业、做强做大。
4月28日,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启动。《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发布,从优化环境、服务赋能和建群强链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15项具体举措。
其中,在加强常态化交流合作方面,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建立重点产业链“会诊、对接、投联、信贷、并购、上市、引进、落地”常态化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对接会、“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投贷并”路演等专项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路演中心,助力青岛产业链优化升级。在强化人才要素支撑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持续开展“新锐人才”托举工作,遴选能够带领企业成为“瞪羚”“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本次大会举办了智能家电、化合物半导体、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等3个专场进行对接,吸引了海信集团、进化半导体、广发证券和优必选等头部企业参会。其中,海信集团发布了技术研发清单、场景合作清单和产品配套需求,两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匹配产业链需求角度进行项目路演。
大企业作为拥有产业链上下游强大影响力的行业龙头,能够产生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链式效应”,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则依靠自身要素和技术等优势,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助力经济肌体更强健、韧性更强劲、动能更充足。青岛市民营经济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青岛市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助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聚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打造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
本次大会发布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产业分析报告显示,青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多年发展,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研发,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开拓了新的增长点。这些身处产业“最前沿”的佼佼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目前,青岛市已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两条培育赛道,形成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发展体系。据统计,青岛市已累计培育190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8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青岛市将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全市创新资源深入对接,围绕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展技术攻关,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赋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土壤肥沃了,才会有更多种子发芽,更多幼苗茁壮成长。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深入优化营商环境。青岛市将拓展开放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助力企业精耕主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