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让戏曲与年轻人“双向奔赴”

2024-04-17 作者: 朱子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朱子钰

  年轻人与戏曲的距离越来越近:除了剧院里翘首以盼的年轻观众,还有线上开票时的一票难求。前不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越剧《陈三两》《陆游和唐婉》来济南演出,甫一开票便全部售罄。如此火爆的情况在戏曲圈呈遍地开花之势,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改编后打破传统演出的限制,开启小剧场表演、沉浸式观看、近距离互动模式,更加贴近年轻观众,也能留住老戏迷。
  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戏曲能够代代相传的基本前提就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观众以保持其稳定性。当然新观众并非以年龄为标准,但年轻人的加入为戏曲传播带来了新面貌与新希望。比如越剧《新龙门客栈》的主创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陈丽君与李云霄均为90后,也不乏95后编剧、90后舞美摄影师。如今,年轻人爱听戏早已不是新闻。《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就显示,在线观看国家非遗戏剧相关视频的观众中,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身处互联网时代,戏曲传播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走近年轻人容易,如何更好“圈粉”年轻人,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
  剧本要创新,演出形式要创新,才能助力更大范围的传播。戏曲跟着时代走,反映时代精神,用年轻人的视角打开传统文化,发掘提炼其中的魅力、美好,适应当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让戏曲与观众交流、与当下社会生活对话。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汉剧《贵妃醉酒》深深抓住了这一创作要领,找到文化市场的“爆点”,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戏迷。《新龙门客栈》洞察当下年轻人的特点,探索了多层审美及观影关系,增加信息载量,击中生活节奏更快、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年轻人观看习惯,使他们更容易接受。
  多元融合传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戏曲的影响力不应止步于剧场内,向外拓展、吐故纳新,跳出传统的传播方式,才能走进多元文化生态,解锁无限可能。现实中,与电影、游戏、音乐等形式的牵手,赋予了戏曲强烈的流行文化气息。在年轻人眼中,戏曲不再是老旧、古板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新时尚、新表达。《悟空》《武家坡2021》等歌曲中将传统戏腔戏韵完美融入,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传唱度甚广。年轻戏曲演员的破圈带领戏曲进入更广阔的传播领域,深化了影响力与感染力。陈丽君参加综艺节目《乘风2024》,越剧演员跳女团舞一时登上热搜,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传播的应有之义——浸润当代生活、适应年轻审美。通过她的个人努力,将越剧元素融入时尚舞台,破圈传播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突破,大可不必用审判的眼光打量。
  培育文化市场,年轻人是主力军。现在,“推出年轻人喜欢的作品”已是传统戏曲追求的目标。让戏曲与年轻人真正“双向奔赴”,仍存在许多思考的空间。从文化消费的角度看,年轻人有庞大的消费潜力,也存在购买力不足的窘境。有专家指出,鼓励并支持年轻人走进剧场,建议用精准补贴的方式培养年轻人看戏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度参与,才能让戏曲市场更有活力,火得更长久。
  □ 朱子钰

  年轻人与戏曲的距离越来越近:除了剧院里翘首以盼的年轻观众,还有线上开票时的一票难求。前不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越剧《陈三两》《陆游和唐婉》来济南演出,甫一开票便全部售罄。如此火爆的情况在戏曲圈呈遍地开花之势,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改编后打破传统演出的限制,开启小剧场表演、沉浸式观看、近距离互动模式,更加贴近年轻观众,也能留住老戏迷。
  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戏曲能够代代相传的基本前提就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观众以保持其稳定性。当然新观众并非以年龄为标准,但年轻人的加入为戏曲传播带来了新面貌与新希望。比如越剧《新龙门客栈》的主创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陈丽君与李云霄均为90后,也不乏95后编剧、90后舞美摄影师。如今,年轻人爱听戏早已不是新闻。《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就显示,在线观看国家非遗戏剧相关视频的观众中,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身处互联网时代,戏曲传播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走近年轻人容易,如何更好“圈粉”年轻人,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
  剧本要创新,演出形式要创新,才能助力更大范围的传播。戏曲跟着时代走,反映时代精神,用年轻人的视角打开传统文化,发掘提炼其中的魅力、美好,适应当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让戏曲与观众交流、与当下社会生活对话。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汉剧《贵妃醉酒》深深抓住了这一创作要领,找到文化市场的“爆点”,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戏迷。《新龙门客栈》洞察当下年轻人的特点,探索了多层审美及观影关系,增加信息载量,击中生活节奏更快、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年轻人观看习惯,使他们更容易接受。
  多元融合传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戏曲的影响力不应止步于剧场内,向外拓展、吐故纳新,跳出传统的传播方式,才能走进多元文化生态,解锁无限可能。现实中,与电影、游戏、音乐等形式的牵手,赋予了戏曲强烈的流行文化气息。在年轻人眼中,戏曲不再是老旧、古板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新时尚、新表达。《悟空》《武家坡2021》等歌曲中将传统戏腔戏韵完美融入,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传唱度甚广。年轻戏曲演员的破圈带领戏曲进入更广阔的传播领域,深化了影响力与感染力。陈丽君参加综艺节目《乘风2024》,越剧演员跳女团舞一时登上热搜,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传播的应有之义——浸润当代生活、适应年轻审美。通过她的个人努力,将越剧元素融入时尚舞台,破圈传播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突破,大可不必用审判的眼光打量。
  培育文化市场,年轻人是主力军。现在,“推出年轻人喜欢的作品”已是传统戏曲追求的目标。让戏曲与年轻人真正“双向奔赴”,仍存在许多思考的空间。从文化消费的角度看,年轻人有庞大的消费潜力,也存在购买力不足的窘境。有专家指出,鼓励并支持年轻人走进剧场,建议用精准补贴的方式培养年轻人看戏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度参与,才能让戏曲市场更有活力,火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