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制药集团

以创新践行使命 用科技传递大爱

2024-04-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齐鲁制药生物技术开发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开展抗体药物质量研究
  齐鲁制药生物3100单元真核原液车间例行设备运行检查,确保生产操作稳定无差错
  齐鲁制药“百合花开”公益活动
  生命健康是人生头等大事,而医药产业则是生命健康的核心保障。作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齐鲁制药集团(以下简称“齐鲁制药”)40多年来初心不改,深耕医药领域,始终践行“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优质国产好药,把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的使命。企业不断创新钻研,使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实现产业转化,新特好药大量上市,不断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持续造福患者。如今,齐鲁制药已经跻身全国医药工业前十强,在带动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作为一家有温度、有责任感的社会企业,齐鲁制药始终不忘用创新反哺社会,用科技传递大爱。
  □陈莉
  
加大投入
“硬核”支撑新质生产力

  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关键,而对于齐鲁制药来说,创新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齐鲁制药多年来秉持长期主义,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在科研投入上加码,跑出了创新“加速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民族医药企业担负着振兴我国现代医药产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持续高水平满足我国临床用药需求,齐鲁制药立足国内实际,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持续研发临床急需的药品,加快推动药品上市,实现临床用药可及、可负担。目前,齐鲁制药重点在我国临床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加快布局。一方面,强化“全球新”“全球好”原创药物的研发,不断解决临床无药可用和更高效替代药物的开发问题。2023年,国家1类新药治疗肺癌靶向药物依鲁阿克上市,被写入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有望再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另一方面,加快新型高端制剂的开发,以满足临床用药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高药效。近年来,齐鲁制药在口溶膜、长效微晶微球、纳米粒、脂质体、软雾剂等高端制剂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相继上市了一系列新产品,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今年,预计全年上市新产品达34款。
  瞄准前沿课题,齐鲁制药的创新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患者带来实惠。例如,通过超长微球缓释技术,患者可以实现1次用药起效1个月,通过纳米粒、脂质体和离子通道等技术让药物有效达到病灶部位的效率大为提升,从而大幅提高了药效,较好地解决了临床用药中的一些突出难点和痛点。通过不断在前沿领域进行科技攻关,目前,齐鲁制药已有147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54个为国内首家。同时,齐鲁制药创新管线聚焦肿瘤、感染、肝病、自身免疫等治疗领域,19个创新药处于临床实验不同阶段。2022年度“品质鲁药”评选中,齐鲁制药获6项殊荣。
  2023年,齐鲁制药研发投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3.9%,研发投入强度11.4%;“十四五”期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200亿元。接下来的5—10年,齐鲁制药的目标是在重磅新药数量、质量上实现突破。正如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所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以创新为要,也要以质优为本。”齐鲁制药对创新研发的重视,让药物研究领域持续的科技创新与突破实现了要素交叉融合,企业创新加快了系列创新药研发项目的进展,为临床提供更多用药选择,让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用最实际有效的创新成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硬核”支撑。
自主创新
前瞻布局开辟新赛道

  多年来,齐鲁制药主动承担医药企业的创新主体责任,让创新精神深入骨髓,成为基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以解决目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齐鲁制药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创新药布局,紧跟国际创新药物发展趋势,在抗肿瘤、抗感染、肝病、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持续开发“全球新”“全球好”药物。
  “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就是患者的百分之百。”齐鲁制药坚定实施精品战略,全生命周期做好健康守门人。与此同时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用“有温度的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品牌非专利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开发,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管线。2023年,齐鲁制药十年磨一剑生产研发的伊鲁阿克片成功上市,在ALK阳性患者中,其一二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做到了同类药物中疗效最佳,且是样本量最大、唯一全部临床数据来自中国的ALK抑制剂,更适合中国人体质。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建立健全中美联动六大研发平台,在抗肿瘤、抗感染、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未被满足重大疾病领域,持续开发创新药物,其中,由齐鲁制药全球独创、自主创新的Mabpair技术平台,同一细胞系可覆盖两个靶点、表达两种抗体,实现治疗效果叠加,该平台首个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组合抗体“齐倍安”(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的单药宫颈癌末线研究、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齐可安”(艾帕洛利单抗注射液)的单药MSI-H晚期实体瘤研究已提交上市申请;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1类新药启欣可(伊鲁阿克片)已获批上市,在同类药物中疗效最好。“十四五”期间,预计还将上市多个创新药物。
  锚定科技前沿,开辟崭新赛道。齐鲁制药前瞻性布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针对基础研究环节薄弱等痛点问题,集团依托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集聚全球顶尖科学团队,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领域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领原始技术创新突破。继续大力支持高端医疗影像、新型体外诊断产品、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药物、细胞产品、多肽药物及酶工程等关键零部件研制和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助力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竞争力。
  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63个大小分子药物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一致性评价过评数、首家过评数、国家集采中标数量行业“三领跑”,155个获批通过,54个为国内首家,64个中标集采。实现治疗肿瘤“安可达”、治疗骨质疏松“鲁可欣”、治疗黄斑变性“卓初明”、治疗类风关“安美诗”等8款重磅生物药获批上市。齐鲁制药的产品已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唯一同时向欧、美、英、日等法规市场出口制剂,24个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一。顺铂注射液以国内市售包装对美进行短缺药物供应;兰尼单抗成为中国首个出海的眼科生物药物,“品质齐鲁”正逐步赢得全球认可。未来,齐鲁制药将继续立足优势,优化结构,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医药领域绽放光彩。
家国情怀
以科技传递爱的温度

  历经40多年的发展,齐鲁制药的公益底色愈发鲜明。围绕“大医精诚、家国天下”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并坚持在国家医药产业体系中谋篇布局,以大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以开放思维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精准进行角色定位,与国家需要同频,与世界医药产业动态与模式接轨。一方面,不断研发上市新药,让老百姓用上质量好、疗效好、价格合理的好药;另一方面,深入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医药健康知识普及等专业领域,用点滴行动传递齐鲁大爱。
  用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传递温度。在践行使命的道路上,齐鲁制药始终不忘回馈社会,持续推动品牌非专利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开发,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管线。为尽快满足临床需求,齐鲁制药一方面紧跟国际创新药物发展趋势,持续开发创新药物;另一方面,大力布局非专利药研发,在研项目近300个,解决临床用药选择问题,并且用自身行动打破市场垄断,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好药。
  在专注创新与品质的同时,齐鲁制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精准医疗、医药扶贫,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齐鲁制药建设的高端绿色生态动植保项目带动就业1700余人,其中阿荣旗当地员工占93%,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初,齐鲁制药第一时间将重点项目建设所需的空调排风机组发往武汉驰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2021年10月,山东齐鲁制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目前已累计对外捐赠3000万元,用实际行动书写齐鲁大爱。此外,企业定期举办义诊巡诊、爱心捐赠、医疗培训、健康讲座等各类公益活动,并设立浙江大学伯涛创新科技专项基金、山东大学齐鲁制药优秀学生奖助学金、杭州医学院齐鲁伯涛奖学金、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多个人才培养项目的发起,激发了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也为国家临床医学发展储备了科研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齐鲁制药以实干践行责任,靠奋斗收获掌声,为百姓谋求福利,为社会创造价值,用创新成果书写了奉献之歌。未来,齐鲁制药将继续高擎社会责任大旗,用“有温度的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国产优质好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民族医药事业腾飞贡献更多“齐鲁力量”!
  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鸟瞰图
  齐鲁善行团开展爱心义诊
  齐鲁制药国产自主品牌顺铂注射液首次出口美国
  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
  生命健康是人生头等大事,而医药产业则是生命健康的核心保障。作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齐鲁制药集团(以下简称“齐鲁制药”)40多年来初心不改,深耕医药领域,始终践行“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优质国产好药,把中国人的药瓶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的使命。企业不断创新钻研,使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实现产业转化,新特好药大量上市,不断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持续造福患者。如今,齐鲁制药已经跻身全国医药工业前十强,在带动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作为一家有温度、有责任感的社会企业,齐鲁制药始终不忘用创新反哺社会,用科技传递大爱。
  □陈莉
  
加大投入
“硬核”支撑新质生产力

  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关键,而对于齐鲁制药来说,创新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齐鲁制药多年来秉持长期主义,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在科研投入上加码,跑出了创新“加速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民族医药企业担负着振兴我国现代医药产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持续高水平满足我国临床用药需求,齐鲁制药立足国内实际,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持续研发临床急需的药品,加快推动药品上市,实现临床用药可及、可负担。目前,齐鲁制药重点在我国临床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加快布局。一方面,强化“全球新”“全球好”原创药物的研发,不断解决临床无药可用和更高效替代药物的开发问题。2023年,国家1类新药治疗肺癌靶向药物依鲁阿克上市,被写入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有望再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另一方面,加快新型高端制剂的开发,以满足临床用药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高药效。近年来,齐鲁制药在口溶膜、长效微晶微球、纳米粒、脂质体、软雾剂等高端制剂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相继上市了一系列新产品,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今年,预计全年上市新产品达34款。
  瞄准前沿课题,齐鲁制药的创新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患者带来实惠。例如,通过超长微球缓释技术,患者可以实现1次用药起效1个月,通过纳米粒、脂质体和离子通道等技术让药物有效达到病灶部位的效率大为提升,从而大幅提高了药效,较好地解决了临床用药中的一些突出难点和痛点。通过不断在前沿领域进行科技攻关,目前,齐鲁制药已有147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54个为国内首家。同时,齐鲁制药创新管线聚焦肿瘤、感染、肝病、自身免疫等治疗领域,19个创新药处于临床实验不同阶段。2022年度“品质鲁药”评选中,齐鲁制药获6项殊荣。
  2023年,齐鲁制药研发投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3.9%,研发投入强度11.4%;“十四五”期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200亿元。接下来的5—10年,齐鲁制药的目标是在重磅新药数量、质量上实现突破。正如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所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以创新为要,也要以质优为本。”齐鲁制药对创新研发的重视,让药物研究领域持续的科技创新与突破实现了要素交叉融合,企业创新加快了系列创新药研发项目的进展,为临床提供更多用药选择,让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用最实际有效的创新成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硬核”支撑。
自主创新
前瞻布局开辟新赛道

  多年来,齐鲁制药主动承担医药企业的创新主体责任,让创新精神深入骨髓,成为基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以解决目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齐鲁制药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创新药布局,紧跟国际创新药物发展趋势,在抗肿瘤、抗感染、肝病、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持续开发“全球新”“全球好”药物。
  “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就是患者的百分之百。”齐鲁制药坚定实施精品战略,全生命周期做好健康守门人。与此同时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用“有温度的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品牌非专利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开发,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管线。2023年,齐鲁制药十年磨一剑生产研发的伊鲁阿克片成功上市,在ALK阳性患者中,其一二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做到了同类药物中疗效最佳,且是样本量最大、唯一全部临床数据来自中国的ALK抑制剂,更适合中国人体质。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建立健全中美联动六大研发平台,在抗肿瘤、抗感染、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未被满足重大疾病领域,持续开发创新药物,其中,由齐鲁制药全球独创、自主创新的Mabpair技术平台,同一细胞系可覆盖两个靶点、表达两种抗体,实现治疗效果叠加,该平台首个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组合抗体“齐倍安”(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的单药宫颈癌末线研究、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齐可安”(艾帕洛利单抗注射液)的单药MSI-H晚期实体瘤研究已提交上市申请;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1类新药启欣可(伊鲁阿克片)已获批上市,在同类药物中疗效最好。“十四五”期间,预计还将上市多个创新药物。
  锚定科技前沿,开辟崭新赛道。齐鲁制药前瞻性布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针对基础研究环节薄弱等痛点问题,集团依托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集聚全球顶尖科学团队,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领域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领原始技术创新突破。继续大力支持高端医疗影像、新型体外诊断产品、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药物、细胞产品、多肽药物及酶工程等关键零部件研制和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助力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竞争力。
  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63个大小分子药物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一致性评价过评数、首家过评数、国家集采中标数量行业“三领跑”,155个获批通过,54个为国内首家,64个中标集采。实现治疗肿瘤“安可达”、治疗骨质疏松“鲁可欣”、治疗黄斑变性“卓初明”、治疗类风关“安美诗”等8款重磅生物药获批上市。齐鲁制药的产品已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唯一同时向欧、美、英、日等法规市场出口制剂,24个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第一。顺铂注射液以国内市售包装对美进行短缺药物供应;兰尼单抗成为中国首个出海的眼科生物药物,“品质齐鲁”正逐步赢得全球认可。未来,齐鲁制药将继续立足优势,优化结构,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医药领域绽放光彩。
家国情怀
以科技传递爱的温度

  历经40多年的发展,齐鲁制药的公益底色愈发鲜明。围绕“大医精诚、家国天下”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并坚持在国家医药产业体系中谋篇布局,以大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以开放思维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精准进行角色定位,与国家需要同频,与世界医药产业动态与模式接轨。一方面,不断研发上市新药,让老百姓用上质量好、疗效好、价格合理的好药;另一方面,深入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医药健康知识普及等专业领域,用点滴行动传递齐鲁大爱。
  用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传递温度。在践行使命的道路上,齐鲁制药始终不忘回馈社会,持续推动品牌非专利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开发,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管线。为尽快满足临床需求,齐鲁制药一方面紧跟国际创新药物发展趋势,持续开发创新药物;另一方面,大力布局非专利药研发,在研项目近300个,解决临床用药选择问题,并且用自身行动打破市场垄断,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好药。
  在专注创新与品质的同时,齐鲁制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精准医疗、医药扶贫,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齐鲁制药建设的高端绿色生态动植保项目带动就业1700余人,其中阿荣旗当地员工占93%,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初,齐鲁制药第一时间将重点项目建设所需的空调排风机组发往武汉驰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2021年10月,山东齐鲁制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目前已累计对外捐赠3000万元,用实际行动书写齐鲁大爱。此外,企业定期举办义诊巡诊、爱心捐赠、医疗培训、健康讲座等各类公益活动,并设立浙江大学伯涛创新科技专项基金、山东大学齐鲁制药优秀学生奖助学金、杭州医学院齐鲁伯涛奖学金、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多个人才培养项目的发起,激发了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也为国家临床医学发展储备了科研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齐鲁制药以实干践行责任,靠奋斗收获掌声,为百姓谋求福利,为社会创造价值,用创新成果书写了奉献之歌。未来,齐鲁制药将继续高擎社会责任大旗,用“有温度的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国产优质好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民族医药事业腾飞贡献更多“齐鲁力量”!
  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鸟瞰图
  齐鲁善行团开展爱心义诊
  齐鲁制药国产自主品牌顺铂注射液首次出口美国
  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