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
——专访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良
2024-04-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胡羽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数字金融承担着助力变革、深化服务、支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使命任务。
一直以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不断探索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优化创新金融服务,加速构建“数字生态银行”。该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哪些着力点?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道路在何方?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对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良进行专访。
记者:普惠金融之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效?
李晓良:作为一家深耕普惠金融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将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向深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山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7月,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易企营”业务,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增效提供了数字化管理工具,构建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场景+金融一体化云平台;以“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积极拓展“数字信用村”服务新场景,“扫脸”到贷款发放不到半个小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2018年以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综合应用企业的征信、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以及纳税、发票、进出口、政采中标、知识产权、工程中标等数据,研发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法人客户的线上小微易贷产品,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该产品可划分为信用E贷、抵押E贷和担保E贷等三个子产品,包括科创、税务、政采等11个业务场景,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累计向1.17万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小微易贷4万多笔,金额近600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记者:科创企业具有轻资产、投入高、成长高、风险较高等特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这些痛点?
李晓良:邮储银行聚焦科技型企业金融需求特点,打造“看未来”评价模式,基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定制评级模型,结合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客户精准画像,全面评估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发展前景。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是总行推广“看未来”技术应用的14家试点分行之一。推广应用以来,我行始终把“看未来”应用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持续加大“看未来”应用力度,有效赋能业务发展。2023年共运用“看未来”审查分析方法批复客户610户,全年新增“专精特新”、新增制造业、重检制造业三项应用率均达到100%,应用“看未来”授信金额1367.1亿元。
记者:数字金融的发展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更具普适性和惠民性的金融服务,而在风控领域,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方面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有何经验?
李晓良: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行业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对数字化风控引领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思考,着力通过科技赋能,推进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规范化,牢牢守住资产质量这条“生命线”。比如,在获客环节,打造“普惠金融生态版图”,推广主动授信,用数据“读懂”客户金融需求;在审查审批环节,实行全贷种审查审批全省集中,统一风险偏好,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在贷后管理环节,架构四级贷后管理体系,实现贷后智能化管控、集约化管理。同时,我们积极运用数据面板,强化数字化风控结果运用,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精细化水平,有效保障了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少不了金融助力,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如何“破题”新质生产力?
李晓良: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创新,在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向新而行,加速破圈,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
我们置身于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科技变革之中,见证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在此背景下,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进入了关键时期,银行业需要形成自主可控的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即优化要素组合、提高要素效率。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数字金融承担着助力变革、深化服务、支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使命任务。
一直以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不断探索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优化创新金融服务,加速构建“数字生态银行”。该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哪些着力点?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道路在何方?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对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良进行专访。
记者:普惠金融之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效?
李晓良:作为一家深耕普惠金融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将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向深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山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7月,邮储银行聊城市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易企营”业务,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增效提供了数字化管理工具,构建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场景+金融一体化云平台;以“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积极拓展“数字信用村”服务新场景,“扫脸”到贷款发放不到半个小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2018年以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综合应用企业的征信、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以及纳税、发票、进出口、政采中标、知识产权、工程中标等数据,研发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法人客户的线上小微易贷产品,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该产品可划分为信用E贷、抵押E贷和担保E贷等三个子产品,包括科创、税务、政采等11个业务场景,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累计向1.17万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小微易贷4万多笔,金额近600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记者:科创企业具有轻资产、投入高、成长高、风险较高等特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这些痛点?
李晓良:邮储银行聚焦科技型企业金融需求特点,打造“看未来”评价模式,基于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定制评级模型,结合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客户精准画像,全面评估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发展前景。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是总行推广“看未来”技术应用的14家试点分行之一。推广应用以来,我行始终把“看未来”应用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持续加大“看未来”应用力度,有效赋能业务发展。2023年共运用“看未来”审查分析方法批复客户610户,全年新增“专精特新”、新增制造业、重检制造业三项应用率均达到100%,应用“看未来”授信金额1367.1亿元。
记者:数字金融的发展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更具普适性和惠民性的金融服务,而在风控领域,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方面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有何经验?
李晓良: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行业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对数字化风控引领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思考,着力通过科技赋能,推进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规范化,牢牢守住资产质量这条“生命线”。比如,在获客环节,打造“普惠金融生态版图”,推广主动授信,用数据“读懂”客户金融需求;在审查审批环节,实行全贷种审查审批全省集中,统一风险偏好,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在贷后管理环节,架构四级贷后管理体系,实现贷后智能化管控、集约化管理。同时,我们积极运用数据面板,强化数字化风控结果运用,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精细化水平,有效保障了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少不了金融助力,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如何“破题”新质生产力?
李晓良: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创新,在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向新而行,加速破圈,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
我们置身于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科技变革之中,见证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在此背景下,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进入了关键时期,银行业需要形成自主可控的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即优化要素组合、提高要素效率。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