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怠担使命 踔厉奋发向海行
—山东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工作再创佳绩
2024-03-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编队巡航
|
![]() |
黄河禁渔专项执法启动仪式
|
![]() |
开展2024年“队伍大练兵,素质大提升”训练活动
|
![]() |
|
□崔洪国 王友印
守海护渔,服务保障“海洋强省”“农业强省”建设,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肩负的重大使命。
去年以来,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凝心聚力、扎实苦干,深入推进依法治海、依法兴渔,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守护渔区振兴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护卫海上安全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向蔚蓝,向未来。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系统将进一步强化执法工作统筹,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执法体系,推动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工作实现新提升。
坚持为政以干
2023年交出六个“更加”优异答卷
渔业生产秩序更加稳定向好。全省各级渔业执法机构扎实开展“渔政亮剑2023”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涉渔案件5046起,查获涉渔“三无”船舶1729艘,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专项捕捞效益再创新高,总产量18627吨,助力渔民增收2.9亿元。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有力,水产品国家抽检合格率达100%。
渔船渔港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省级全面启动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综合管控和执法保障平台新系统、重点渔港高点视频工程、500吨级渔政执法船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地在卫星遥感、无人机执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信息化的赋能作用日益增强,全年涉渔动态监控信息达30亿点次,累计监测离线渔船2739艘次。“全国文明渔港”新增3个,总数达12个,居全国首位。
海洋执法服务更加扎实有力。组织开展了“护航黄河2023”“美丽海湾”专项执法行动、海域海岛专项执法行动。海域执法迈出新步伐,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等新兴产业用海秩序更趋规范。强化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助力创建5个国家级美丽海湾。调配12526艘次渔船参与浒苔处置,抽调13艘执法船伴航执法13315海里,安全高效有序推动了浒苔处置。
法治能力建设更加优质规范。强化执法队伍培训,省级层面举办各类业务培训21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执法办案能手争创活动,9人被评为省级农业综合执法办案能手。加强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发布典型案例10个、优秀案卷40个。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10个渔政亮剑执法典型案例、14个伏季休渔执法典型案例中,山东各有3个入选。
渔业安全防范更加科学有效。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措施》。新增2个“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复核通过6个。组织“平安守护2023”、开渔安全检查等专项执法,整治安全隐患2869处。全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累计718场次,组建了1641艘渔业志愿救援船队伍,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振兴杯”渔业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演练活动,荣获海洋组和沿海省内陆组两个二等奖。
执法联合联动更加畅通紧密。主导签署鲁苏沪浙闽粤桂琼渔政执法协作备忘录,加上之前的环渤海三省一市协作机制,由我省牵头构建起了覆盖沿海省份的执法协作网。强化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和海事司法协作联动,与青岛海事法院共同出台了13条协作联动措施。会同海警加强海上执法,联合开展了省际交界水域渔事纠纷管控、伏季休渔等巡航执法。会同海事深化商渔共治,定期开展联合巡航执法,有效提升了商渔船碰撞防范水平。
持续用劲用力
全面提升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质效
着力抓好休渔禁渔管理。联合公安、海警加强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深入开展打击快艇涉渔违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伏休管理系统和“鲁渔通”小程序,全面落实船籍港休渔制度。健全完善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管理制度,开展护航护渔执法,推动渔业增收增效。严格落实黄河、海河等内陆水域禁渔期制度,组织开展跨市域、跨省域联合执法。
着力强化渔船动态管控。推动执法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尽早建成省海洋与渔业综合管控和执法保障平台。建好用好第一批35个重点渔港高点视频。提升小目标雷达监控效能,在违规行为多发渔港安装C波段雷达,填补近海小目标雷达盲区。加强无人机执法应用,提升渔港检查、近岸巡查、海上远距离侦察等工作效能。
着力提升依港管船水平。加快推动渔港港章编制和等级认定工作,实现“一港一章、依章管港”。严格落实渔船固定港停靠、进出港登记和进出港报告3项制度。着力推动内陆渔业船员培训,提高持证率。着力加强拖改刺(围、钓)、异地作业等重点渔船的执法监管。承担渔船管理改革试点任务,积极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新路子。
着力理顺渔船检验工作。开展省市县三级渔船检验机构资质认可和业务范围核定。优化渔船检验人员配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开展渔船检验工作大调研活动,加强渔船检验监督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检验标准,有序开展新型渔业装备检验工作。做好渔船检修检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加强第三方渔船检验机构的监管。
着力筑牢渔业安全底线。夯实省市县三级监管责任和船东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着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管好用好救援志愿船队伍。在生产旺季、伏季休渔、防汛防台、节日活动等重要节点,开展渔业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开展好“开工第一课”“渔业安全生产咨询日”等培训和警示教育。
深化海洋执法监察。组织开展2024年海洋行政执法行动,打造“护航黄河”“美丽海湾”“和美海岛”“安澜海域”4个执法品牌。修订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保执法检查细则,出台新兴产业用海执法工作指引等。抓紧抓好海洋卫片执法系统运维及海洋执法终端升级工作,提高一线海洋执法科技水平。
着力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完善大练兵大比武训练机制,分期分批组织省市县业务骨干开展轮训。发挥好执法大讲堂平台作用,把触角拓展到市县。建好建强公职律师队伍,逐步建立公职律师参与执法办案、法制审核、法律监督的机制。强化全省“一盘棋”、上下一体、横向协同,用好环渤海三省一市、沿海八省等省际间协作机制,加强与海警、海事、公安等部门联勤联动。
守海护渔,服务保障“海洋强省”“农业强省”建设,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肩负的重大使命。
去年以来,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凝心聚力、扎实苦干,深入推进依法治海、依法兴渔,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守护渔区振兴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护卫海上安全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向蔚蓝,向未来。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系统将进一步强化执法工作统筹,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执法体系,推动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工作实现新提升。
坚持为政以干
2023年交出六个“更加”优异答卷
渔业生产秩序更加稳定向好。全省各级渔业执法机构扎实开展“渔政亮剑2023”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涉渔案件5046起,查获涉渔“三无”船舶1729艘,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专项捕捞效益再创新高,总产量18627吨,助力渔民增收2.9亿元。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有力,水产品国家抽检合格率达100%。
渔船渔港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省级全面启动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综合管控和执法保障平台新系统、重点渔港高点视频工程、500吨级渔政执法船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地在卫星遥感、无人机执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信息化的赋能作用日益增强,全年涉渔动态监控信息达30亿点次,累计监测离线渔船2739艘次。“全国文明渔港”新增3个,总数达12个,居全国首位。
海洋执法服务更加扎实有力。组织开展了“护航黄河2023”“美丽海湾”专项执法行动、海域海岛专项执法行动。海域执法迈出新步伐,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等新兴产业用海秩序更趋规范。强化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助力创建5个国家级美丽海湾。调配12526艘次渔船参与浒苔处置,抽调13艘执法船伴航执法13315海里,安全高效有序推动了浒苔处置。
法治能力建设更加优质规范。强化执法队伍培训,省级层面举办各类业务培训21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执法办案能手争创活动,9人被评为省级农业综合执法办案能手。加强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发布典型案例10个、优秀案卷40个。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10个渔政亮剑执法典型案例、14个伏季休渔执法典型案例中,山东各有3个入选。
渔业安全防范更加科学有效。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措施》。新增2个“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复核通过6个。组织“平安守护2023”、开渔安全检查等专项执法,整治安全隐患2869处。全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累计718场次,组建了1641艘渔业志愿救援船队伍,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振兴杯”渔业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演练活动,荣获海洋组和沿海省内陆组两个二等奖。
执法联合联动更加畅通紧密。主导签署鲁苏沪浙闽粤桂琼渔政执法协作备忘录,加上之前的环渤海三省一市协作机制,由我省牵头构建起了覆盖沿海省份的执法协作网。强化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和海事司法协作联动,与青岛海事法院共同出台了13条协作联动措施。会同海警加强海上执法,联合开展了省际交界水域渔事纠纷管控、伏季休渔等巡航执法。会同海事深化商渔共治,定期开展联合巡航执法,有效提升了商渔船碰撞防范水平。
持续用劲用力
全面提升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质效
着力抓好休渔禁渔管理。联合公安、海警加强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深入开展打击快艇涉渔违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伏休管理系统和“鲁渔通”小程序,全面落实船籍港休渔制度。健全完善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管理制度,开展护航护渔执法,推动渔业增收增效。严格落实黄河、海河等内陆水域禁渔期制度,组织开展跨市域、跨省域联合执法。
着力强化渔船动态管控。推动执法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尽早建成省海洋与渔业综合管控和执法保障平台。建好用好第一批35个重点渔港高点视频。提升小目标雷达监控效能,在违规行为多发渔港安装C波段雷达,填补近海小目标雷达盲区。加强无人机执法应用,提升渔港检查、近岸巡查、海上远距离侦察等工作效能。
着力提升依港管船水平。加快推动渔港港章编制和等级认定工作,实现“一港一章、依章管港”。严格落实渔船固定港停靠、进出港登记和进出港报告3项制度。着力推动内陆渔业船员培训,提高持证率。着力加强拖改刺(围、钓)、异地作业等重点渔船的执法监管。承担渔船管理改革试点任务,积极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新路子。
着力理顺渔船检验工作。开展省市县三级渔船检验机构资质认可和业务范围核定。优化渔船检验人员配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开展渔船检验工作大调研活动,加强渔船检验监督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检验标准,有序开展新型渔业装备检验工作。做好渔船检修检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加强第三方渔船检验机构的监管。
着力筑牢渔业安全底线。夯实省市县三级监管责任和船东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着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管好用好救援志愿船队伍。在生产旺季、伏季休渔、防汛防台、节日活动等重要节点,开展渔业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开展好“开工第一课”“渔业安全生产咨询日”等培训和警示教育。
深化海洋执法监察。组织开展2024年海洋行政执法行动,打造“护航黄河”“美丽海湾”“和美海岛”“安澜海域”4个执法品牌。修订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保执法检查细则,出台新兴产业用海执法工作指引等。抓紧抓好海洋卫片执法系统运维及海洋执法终端升级工作,提高一线海洋执法科技水平。
着力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完善大练兵大比武训练机制,分期分批组织省市县业务骨干开展轮训。发挥好执法大讲堂平台作用,把触角拓展到市县。建好建强公职律师队伍,逐步建立公职律师参与执法办案、法制审核、法律监督的机制。强化全省“一盘棋”、上下一体、横向协同,用好环渤海三省一市、沿海八省等省际间协作机制,加强与海警、海事、公安等部门联勤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