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探索建设自由科技创新试验区,推进产创融合
青岛自贸片区打造科创新动能策源地
2024-03-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白晓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黑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机构,并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全球合作。执行副院长初玲玲介绍:“依托青岛自贸片区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这几年,我们持续深耕化工橡胶产业的碳基纳米材料开发,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到化工橡胶及新能源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突出科技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关键特质。自成立以来,青岛自贸片区持续探索建设自由科技创新试验区,推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科创新动能策源地。
青岛自贸片区出台了《关于支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政策》,共14条措施,涵盖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提出支持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的源头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每个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鼓励青岛自贸片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对企业购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的,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偿定制研发科技成果和共性技术并实施产业化的,按照不超过交易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100万元。
“青岛自贸片区为我们工作中的商业保密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证,同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基于RCEP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帮助企业保护、运用知识产权,同时也防范涉外知识产权风险。”初玲玲说,“几年来,我们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上都有显著成效,与青岛自贸片区共同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测序酶研发生产基地在青岛自贸片区基因科技产业园投产、海洋基因库基因组数据产出全球第一、创新“云端研发”模式……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在青岛自贸片区的落地,科技创新已内化为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基因。
通过强化自主科技创新,青岛自贸片区重点发展的基因科技、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现代海洋等特色产业成链成群,逐步构建起开放型现代产业新高地。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高安全、长寿命的高质量锂离子电池。自2019年投产以来,该企业聚焦前沿领域,持续创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铝壳叠片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性能在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两个方面均实现突破,成为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我们专注于研制储能用180Ah、280Ah电芯以及电池系统产品,在电网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23年,企业实现营收与产值的翻倍增长。”公司总经理门鹏介绍,未来随着二期项目的落成,企业年产能有望达到100亿瓦时,同时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新能源生态产业圈。
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持续加力政策供给,全力打造科创新动能策源地,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能级。
推进科技创新。探索建设自由科技创新试验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
推进创新技术应用。搭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促进跨国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优化升级孵化载体,推动电子器件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向高端工艺延伸。
推进创新人才引育。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样板。建立人才服务、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引进基因科技和电子信息等高端专业人才2000名以上。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黑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机构,并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全球合作。执行副院长初玲玲介绍:“依托青岛自贸片区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这几年,我们持续深耕化工橡胶产业的碳基纳米材料开发,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到化工橡胶及新能源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突出科技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关键特质。自成立以来,青岛自贸片区持续探索建设自由科技创新试验区,推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科创新动能策源地。
青岛自贸片区出台了《关于支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政策》,共14条措施,涵盖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提出支持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的源头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每个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鼓励青岛自贸片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对企业购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的,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偿定制研发科技成果和共性技术并实施产业化的,按照不超过交易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100万元。
“青岛自贸片区为我们工作中的商业保密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证,同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基于RCEP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帮助企业保护、运用知识产权,同时也防范涉外知识产权风险。”初玲玲说,“几年来,我们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上都有显著成效,与青岛自贸片区共同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测序酶研发生产基地在青岛自贸片区基因科技产业园投产、海洋基因库基因组数据产出全球第一、创新“云端研发”模式……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在青岛自贸片区的落地,科技创新已内化为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基因。
通过强化自主科技创新,青岛自贸片区重点发展的基因科技、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现代海洋等特色产业成链成群,逐步构建起开放型现代产业新高地。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高安全、长寿命的高质量锂离子电池。自2019年投产以来,该企业聚焦前沿领域,持续创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铝壳叠片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性能在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两个方面均实现突破,成为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我们专注于研制储能用180Ah、280Ah电芯以及电池系统产品,在电网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23年,企业实现营收与产值的翻倍增长。”公司总经理门鹏介绍,未来随着二期项目的落成,企业年产能有望达到100亿瓦时,同时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新能源生态产业圈。
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持续加力政策供给,全力打造科创新动能策源地,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能级。
推进科技创新。探索建设自由科技创新试验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
推进创新技术应用。搭建国际技术转移平台,促进跨国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优化升级孵化载体,推动电子器件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向高端工艺延伸。
推进创新人才引育。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样板。建立人才服务、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引进基因科技和电子信息等高端专业人才200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