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持续推动领导干部遍访企业,加大送政策上门力度

墙内事经理做 墙外事政府办

2024-03-06 作者: 张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刘宁宁 孙欢欢

  近日,位于潍坊市昌乐县的山东矿机1#智能输送装备车间,一台台机械设备高速运转,员工们正在赶制出口几内亚5亿余元的合同订单。
  “我们现在每天输出量约60-70吨,确保第一批3000吨钢结构3月底完成,运输到烟台港装船发货。”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散料装备事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月德告诉记者,为赶工期,工人们大年初三就到了岗。
  2023年,山东矿机集团积极调整发展思路,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不久前,公司成功中标位于西非的几内亚共和国西芒杜铁矿项目带式输送机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成为公司首个国外EPC总承包项目,且为目前公司最大的单体项目合同。
  走进乔官镇德润科技产业园,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今年,我们新上年产8000套特种储能集装箱项目,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新上设备48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亿元。”山东德润绿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玉亮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昌乐县用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项目建设中展现“马上就办”的速度、“全员服务”的温度、“全面保障”的力度。
  “今年,我们认真践行‘墙内事经理做,墙外事政府办’理念,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用好企业家座谈会、‘四张清单’、涉企审批‘日办结’等机制,持续推动领导干部‘遍访企业’,加大‘送政策上门’力度,着力解决好企业、项目发展需求。”昌乐县委书记王骁说。
  围绕服务项目建设,乔官镇建立了项目包靠制度,积极对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项目建设实际需求,个性化定制手续办理路径,推行“拿地即开工2.0”“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工改平台”推动并联审批事项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受理、全流程跟进保障服务,确保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最少、材料最简、机制最优、效率最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营丘镇的包靠人员经常到我们工地上来,随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潍坊国盛铁塔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立景说,“今年,公司新建的5G信号新基站铁塔、特高压铁塔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车间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铁塔6万吨的生产能力,利税1500万元,可带动周围300名群众就业,进一步巩固企业产能全国行业前5的地位。”
  企业的信心,来自一系列助企举措的落实。营丘镇副镇长张大江介绍,该镇对26个重点项目全部落实了科级干部和站办所双重包靠责任,主动精准服务,保证项目建设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助推项目年内投产达效。
  五图街道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凯建智能机器人专业装备制造、亿东服饰年加工90万件有机服装两个项目大部分建设主体已转入内部施工。
  “这两个项目于去年年初开工,街道落实班子成员‘一对一’包保服务制度,推动高效解决项目落地堵点,预计一季度开始陆续投产。”五图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主任滕学凯说,今年街道将按照“责任到人”原则全过程搞好服务,确保项目快建设、稳达效、足储备。
  □ 本 报 记 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刘宁宁 孙欢欢

  近日,位于潍坊市昌乐县的山东矿机1#智能输送装备车间,一台台机械设备高速运转,员工们正在赶制出口几内亚5亿余元的合同订单。
  “我们现在每天输出量约60-70吨,确保第一批3000吨钢结构3月底完成,运输到烟台港装船发货。”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散料装备事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月德告诉记者,为赶工期,工人们大年初三就到了岗。
  2023年,山东矿机集团积极调整发展思路,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不久前,公司成功中标位于西非的几内亚共和国西芒杜铁矿项目带式输送机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成为公司首个国外EPC总承包项目,且为目前公司最大的单体项目合同。
  走进乔官镇德润科技产业园,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今年,我们新上年产8000套特种储能集装箱项目,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新上设备48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亿元。”山东德润绿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玉亮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昌乐县用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项目建设中展现“马上就办”的速度、“全员服务”的温度、“全面保障”的力度。
  “今年,我们认真践行‘墙内事经理做,墙外事政府办’理念,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用好企业家座谈会、‘四张清单’、涉企审批‘日办结’等机制,持续推动领导干部‘遍访企业’,加大‘送政策上门’力度,着力解决好企业、项目发展需求。”昌乐县委书记王骁说。
  围绕服务项目建设,乔官镇建立了项目包靠制度,积极对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针对项目建设实际需求,个性化定制手续办理路径,推行“拿地即开工2.0”“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工改平台”推动并联审批事项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受理、全流程跟进保障服务,确保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最少、材料最简、机制最优、效率最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营丘镇的包靠人员经常到我们工地上来,随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潍坊国盛铁塔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立景说,“今年,公司新建的5G信号新基站铁塔、特高压铁塔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已完成车间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铁塔6万吨的生产能力,利税1500万元,可带动周围300名群众就业,进一步巩固企业产能全国行业前5的地位。”
  企业的信心,来自一系列助企举措的落实。营丘镇副镇长张大江介绍,该镇对26个重点项目全部落实了科级干部和站办所双重包靠责任,主动精准服务,保证项目建设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助推项目年内投产达效。
  五图街道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凯建智能机器人专业装备制造、亿东服饰年加工90万件有机服装两个项目大部分建设主体已转入内部施工。
  “这两个项目于去年年初开工,街道落实班子成员‘一对一’包保服务制度,推动高效解决项目落地堵点,预计一季度开始陆续投产。”五图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主任滕学凯说,今年街道将按照“责任到人”原则全过程搞好服务,确保项目快建设、稳达效、足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