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多元志愿服务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唱响新时代“蒲公英的约定”

2024-03-06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彭晗 赵洪祥


  2月28日晚,在胶州市杭州路与寺门首路交叉口的陈记馄饨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店老板陈云(化名)一边包着馄饨,一边同就餐的客人打着招呼。在她旁边的女孩甜甜,时不时搅拌一下汤锅,锅里沸腾的馄饨汤冒着白色热气,老远便能闻到香味儿。
  11岁的甜甜是胶州市“守护天使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一名服务对象。
  “第一次见甜甜时她才9岁,觉得特别有眼缘。刚把她接回来时,她不爱说话,干什么都小心翼翼,吃完饭就往自己屋里躲,看着就让人心疼。看到她,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自卑又胆小。但我很幸运,被蒲公英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收养,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陈云说,在得知甜甜遭父母遗弃、奶奶因病去世、爷爷脑梗卧床的情况后,她决定把甜甜带回家。
  两年间,在陈云的悉心陪伴下,甜甜融入了新家,懂事的她晚上写完作业后会陪着陈云一起包馄饨、备小菜,不上课的早上也会起个大早,陪着陈云一起卖馄饨。
  据了解,“守护天使我们在行动”是由志愿者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陪伴式成长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在胶州,类似这种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还有“蒲公英代理妈妈”和“希望小屋”等。仅2023年,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发布“为小”志愿服务项目20个,开展活动1300余次,服务未成年人3520余人次。
  “哪个小朋友知道,遇到有人推着电动自行车进电梯该怎么办呢?”“我知道,我知道,要劝说他不能进来。”“如果他不听就打110报警。”在三里河街道映月园社区,小朋友们踊跃回答着问题。
  “我们每周都会到不同社区为小朋友们教授一些生活小技能,像这样的平安小课堂特别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社区志愿者刘梅说,“有的小朋友参与感非常强,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向我们提出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解答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组织‘童言童语’来回应。课堂总是非常热闹。”
  这是胶州市金花扶老爱幼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平安小课堂的日常缩影。近年来,胶州市致力于唱响新时代“蒲公英的约定”,开发出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服务身患残疾未成年人的“筑爱助残”志愿服务、致力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心语”志愿服务、引领未成年人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小水滴”志愿服务等。
  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刘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优化流程再造,聚焦重点特殊人群,用心、用情开发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创建‘供需对接、项目运作’的运行机制,以项目化运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开展,形成资源统筹、专业精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强大合力。”
    □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彭晗 赵洪祥


  2月28日晚,在胶州市杭州路与寺门首路交叉口的陈记馄饨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店老板陈云(化名)一边包着馄饨,一边同就餐的客人打着招呼。在她旁边的女孩甜甜,时不时搅拌一下汤锅,锅里沸腾的馄饨汤冒着白色热气,老远便能闻到香味儿。
  11岁的甜甜是胶州市“守护天使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一名服务对象。
  “第一次见甜甜时她才9岁,觉得特别有眼缘。刚把她接回来时,她不爱说话,干什么都小心翼翼,吃完饭就往自己屋里躲,看着就让人心疼。看到她,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自卑又胆小。但我很幸运,被蒲公英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收养,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陈云说,在得知甜甜遭父母遗弃、奶奶因病去世、爷爷脑梗卧床的情况后,她决定把甜甜带回家。
  两年间,在陈云的悉心陪伴下,甜甜融入了新家,懂事的她晚上写完作业后会陪着陈云一起包馄饨、备小菜,不上课的早上也会起个大早,陪着陈云一起卖馄饨。
  据了解,“守护天使我们在行动”是由志愿者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陪伴式成长的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在胶州,类似这种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还有“蒲公英代理妈妈”和“希望小屋”等。仅2023年,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发布“为小”志愿服务项目20个,开展活动1300余次,服务未成年人3520余人次。
  “哪个小朋友知道,遇到有人推着电动自行车进电梯该怎么办呢?”“我知道,我知道,要劝说他不能进来。”“如果他不听就打110报警。”在三里河街道映月园社区,小朋友们踊跃回答着问题。
  “我们每周都会到不同社区为小朋友们教授一些生活小技能,像这样的平安小课堂特别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社区志愿者刘梅说,“有的小朋友参与感非常强,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向我们提出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解答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组织‘童言童语’来回应。课堂总是非常热闹。”
  这是胶州市金花扶老爱幼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平安小课堂的日常缩影。近年来,胶州市致力于唱响新时代“蒲公英的约定”,开发出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服务身患残疾未成年人的“筑爱助残”志愿服务、致力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心语”志愿服务、引领未成年人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小水滴”志愿服务等。
  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刘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优化流程再造,聚焦重点特殊人群,用心、用情开发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创建‘供需对接、项目运作’的运行机制,以项目化运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开展,形成资源统筹、专业精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