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考验中交出过硬答卷
山东高速集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
2024-03-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范薇 常青
2月5日,中国共产党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这是该集团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面对多重挑战、多重压力交织叠加的困难局面,该集团党委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营业绩连创新高、国企担当充分彰显、产业支撑不断增强、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科技创新聚势赋能、员工福祉显著增强……在严峻考验中交出一份过硬答卷,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1.53万亿元,
彰显综合实力新跨越
自山东高速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以来,集团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跨越,在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2023年底,该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53万亿元,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2017年原山东高速和原齐鲁交通总和的2.2倍——相当于在规模上再造了一个“新山高”。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还体现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以及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等多项指标中。
看速度。联合重组以来,该集团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9%,2023年利润、净利润分别较2020年增长181%、323%,主要经营指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看分量。该集团管辖高速公路里程跃居全国行业首位,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位居省属企业前列,获评行业最高的国内AAA级和国际A级信用评级,连续17年入选中国500强、排名升至第121位,连续两年跻身世界500强、排名升至第440位,山东高速品牌驰名中外。
看质量。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新兴产业潜力不断释放,科技创新驱动效果凸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该集团党委始终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企业的“根”和“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该集团党委领导广大干部职工赓续奋斗、团结拼搏;得益于集团加快产业升级,用好“关键一招”,激活“第一动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大交通,
产业升级引领发展之变
做强做优做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这一主责主业,是山东高速集团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基。近年来,该集团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逐年递增,成为集团发展史上高速公路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尤其是联合重组以来,该集团累计完成高速公路投资3187亿元,新建、改扩建里程2193公里,助力全省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运营里程增至8745公里。
一流的高速公路,不只是建得快、建得好,也在于管理强、服务优。该集团在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道路精准养护、服务区改造提升等领域持续发力,践行“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不断擦亮“山高·行”服务品牌。
让高速路越来越聪明——建成全国首个“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研发推广“云收费”技术,升级“路网管理智慧大脑2.0系统”,智慧高速走在全国前列。
让高速路越来越绿色——发布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地方标准,建成国内首个零碳服务区、首条零碳智慧高速、首个高速公路一体化边坡光伏试验段,绿色交通引领发展潮流。
让高速路越来越温馨——实施精准养护,路容路貌水平全国领先;完成139对服务区提升改造,打造了国内首条服务区特色经济带,服务区从歇脚“驿站”变成文旅综合体。
近年来,该集团把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构建各板块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大交通产业生态圈。
工程建设质效跃升。工程施工综合实力在省级路桥施工企业中位居前列。工程建设全链条抱团出海,新签合同额增长6倍,跻身“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居第64位,在地方国有企业中位列第一。
产融结合提档升级。上线全国首个地方产业背景直连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多项指标居全国同类机构第一。上市省内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发展模式更加完善。
路衍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内首家CRTSⅢ型高铁轨道板智能工厂,技术国内领先。实现赤泥综合化利用,研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沥青仓储加工销售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高速公路+”生态体系聚势崛起。
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推动了该集团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有效增强。
改革创新,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和成色
过去几年,山东高速集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为目标,开启了新一轮自我革命,坚持以改革开路、用改革破题,激发发展活力。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应建尽建董事会,健全经理层行权履职机制,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推动联合重组、聚焦主责主业、持续瘦身健体、加快产业板块整合和转型升级,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更强、结构布局更优、市场竞争力更强。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用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内生动力更充足。
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力破解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集团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成功入选全国“双百企业”名单和省属企业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名单。
以改革促发展,用创新添动力。在做好改革文章的同时,该集团还在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自联合重组以来,该集团研发投入年均增长60%以上,研发投入居省属企业前列。设立科技创新奖,最高奖励300万元,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科技改革深度空前。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科技进步速度空前。随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和科技改革不断深化,该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产出了一批像零碳智慧高速、绿色建造新材料等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技术成果,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组数据让人倍感振奋:该集团获批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2020年以来累计建成省部级及各类专业科研平台54个,打造科技型企业62家;关键核心技术掌控能力逐步增强, 200余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落地,每年新增营收40亿元。
服务大局,
履行国企责任担当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奋进之笔书写“责任答卷”。
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企业发展一体考虑。该集团通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等,在省属企业中唯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双碳”战略。该集团建设的国内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实现运营期间“净零”排放,突破赤泥大规模利用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并量产,实现旧沥青混合料的100%循环利用……全产业、全链条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山高力量”。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000列,直达“一带一路”24个共建国家56个城市,搭建起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山高色彩”。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高速集团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山东高速集团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三驱动”发展思路,争取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双一流”目标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2月5日,中国共产党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这是该集团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面对多重挑战、多重压力交织叠加的困难局面,该集团党委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营业绩连创新高、国企担当充分彰显、产业支撑不断增强、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科技创新聚势赋能、员工福祉显著增强……在严峻考验中交出一份过硬答卷,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1.53万亿元,
彰显综合实力新跨越
自山东高速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以来,集团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跨越,在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2023年底,该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53万亿元,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是2017年原山东高速和原齐鲁交通总和的2.2倍——相当于在规模上再造了一个“新山高”。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还体现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以及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等多项指标中。
看速度。联合重组以来,该集团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9%,2023年利润、净利润分别较2020年增长181%、323%,主要经营指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看分量。该集团管辖高速公路里程跃居全国行业首位,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位居省属企业前列,获评行业最高的国内AAA级和国际A级信用评级,连续17年入选中国500强、排名升至第121位,连续两年跻身世界500强、排名升至第440位,山东高速品牌驰名中外。
看质量。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新兴产业潜力不断释放,科技创新驱动效果凸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该集团党委始终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企业的“根”和“魂”,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该集团党委领导广大干部职工赓续奋斗、团结拼搏;得益于集团加快产业升级,用好“关键一招”,激活“第一动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大交通,
产业升级引领发展之变
做强做优做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这一主责主业,是山东高速集团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基。近年来,该集团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逐年递增,成为集团发展史上高速公路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尤其是联合重组以来,该集团累计完成高速公路投资3187亿元,新建、改扩建里程2193公里,助力全省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运营里程增至8745公里。
一流的高速公路,不只是建得快、建得好,也在于管理强、服务优。该集团在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道路精准养护、服务区改造提升等领域持续发力,践行“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不断擦亮“山高·行”服务品牌。
让高速路越来越聪明——建成全国首个“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研发推广“云收费”技术,升级“路网管理智慧大脑2.0系统”,智慧高速走在全国前列。
让高速路越来越绿色——发布全国首个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地方标准,建成国内首个零碳服务区、首条零碳智慧高速、首个高速公路一体化边坡光伏试验段,绿色交通引领发展潮流。
让高速路越来越温馨——实施精准养护,路容路貌水平全国领先;完成139对服务区提升改造,打造了国内首条服务区特色经济带,服务区从歇脚“驿站”变成文旅综合体。
近年来,该集团把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构建各板块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大交通产业生态圈。
工程建设质效跃升。工程施工综合实力在省级路桥施工企业中位居前列。工程建设全链条抱团出海,新签合同额增长6倍,跻身“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居第64位,在地方国有企业中位列第一。
产融结合提档升级。上线全国首个地方产业背景直连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多项指标居全国同类机构第一。上市省内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发展模式更加完善。
路衍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内首家CRTSⅢ型高铁轨道板智能工厂,技术国内领先。实现赤泥综合化利用,研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沥青仓储加工销售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高速公路+”生态体系聚势崛起。
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推动了该集团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有效增强。
改革创新,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和成色
过去几年,山东高速集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为目标,开启了新一轮自我革命,坚持以改革开路、用改革破题,激发发展活力。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应建尽建董事会,健全经理层行权履职机制,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推动联合重组、聚焦主责主业、持续瘦身健体、加快产业板块整合和转型升级,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力更强、结构布局更优、市场竞争力更强。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用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内生动力更充足。
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力破解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集团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成功入选全国“双百企业”名单和省属企业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名单。
以改革促发展,用创新添动力。在做好改革文章的同时,该集团还在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自联合重组以来,该集团研发投入年均增长60%以上,研发投入居省属企业前列。设立科技创新奖,最高奖励300万元,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科技改革深度空前。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科技进步速度空前。随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和科技改革不断深化,该集团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产出了一批像零碳智慧高速、绿色建造新材料等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技术成果,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组数据让人倍感振奋:该集团获批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2020年以来累计建成省部级及各类专业科研平台54个,打造科技型企业62家;关键核心技术掌控能力逐步增强, 200余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落地,每年新增营收40亿元。
服务大局,
履行国企责任担当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奋进之笔书写“责任答卷”。
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企业发展一体考虑。该集团通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等,在省属企业中唯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双碳”战略。该集团建设的国内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实现运营期间“净零”排放,突破赤泥大规模利用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并量产,实现旧沥青混合料的100%循环利用……全产业、全链条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山高力量”。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000列,直达“一带一路”24个共建国家56个城市,搭建起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山高色彩”。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高速集团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山东高速集团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三驱动”发展思路,争取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双一流”目标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