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在金融强国建设上走在前开新局
2024-03-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中共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山东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重点任务。山东金融系统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坚决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在金融资源集聚、规范监管、安全稳定、服务实体、改革创新、诚信建设等六个方面走在前、开新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坚定不移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铸牢政治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把牢政治方向,深刻领会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目的、战略背景、必由路径,牢牢把握“八个坚持”基本要义,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必须坚持干字当头,自觉当好党的金融大政方针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作委员会,是加强党对金融工作领导的重大体制变革,树立了党管金融的鲜明导向。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深邃考量,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组建省委金融委员会,成立省委金融办和省委金融工委,为确保实现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金融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巩固提供强大保障。省委金融办将切实扛牢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融入贯穿于金融工作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锲而不舍谋划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目标,要紧扣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必须坚定推动现代金融业做强做优,以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金融产业,实现规模壮大、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必须坚定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更大力度做细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必须坚定深化金融改革,以更大力度推进中小银行机构改革和金融创新试点建设,不断激发金融发展活力动力。必须坚定优化金融生态,以更大力度提升社会信用、金融法治、政务服务水平,打造诚信法治金融安全区。必须坚定强监管防风险,以更大力度强化地方金融治理效能,筑牢金融安全底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开创全省金融工作新局面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资源集聚上走在前、开新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2023年山东金融供给充沛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跃上21万亿元台阶,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围绕优化供给、增强支撑,要深化与全国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更多金融资源政策落地山东;要深入开展地方金融“对标提升”,引导推动地方金融机构高标定位、跨越发展、争创一流;要汇聚丰富金融业态和高端金融人才,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壮大,促进各类金融资源充沛充裕。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在依法规范上走在前、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山东地方金融监管创新破题,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公司治理评估,“小贷一票通”非现场监管经验在全国推广。严格落实中央监管要求,要聚焦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主责主业,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协同发力,实施地方金融监管一体化,全面强化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推动监管数字化智能化,健全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机制,切实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金融监管网络,加强流程规范化、手段数字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实现金融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在金融安全稳定上走在前、开新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我省压存量、控增量、防变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力有序有效,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下降。必须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建好用好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完善分级预警、明责督办、闭环解决机制,绘制全省金融风险全息图,实现金融风险“一屏统揽”。坚持立足一域谋全局,厘清压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等各方责任,做到同题共答、同责共担、同向发力;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统筹协调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好金融安全稳定大局。
强化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在高质量服务上走在前、开新局。去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扩大金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资对接,开展金融机构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有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绿色、科技、制造业、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45.7%、14%、12.2%、26.95%。新形势下,要围绕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三个十大”行动和“十二个抓实抓好”,扭住金融“五篇大文章”,强化金融工具、模式、服务等创新,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金融伙伴机制,强化“金融+”协同,畅通“+金融”渠道,实施育苗、培优、夯基、成荫、护林五大工程,推进数字金融惠企攻坚突破,推动重点金融服务“一网通办”,以精准高效金融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激发地方金融活力,在改革创新上走在前、开新局。改革开放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几年,我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恒丰银行成功实现改革重组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在市场化、法治化框架内合力化解全国性银行机构金融风险的创新实践;金改试验区在政策、体系、机制、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示范引领效应持续显现。必须坚定不移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活力,推动恒丰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深化农商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高水平建设济南、临沂等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做好威海金改试验区创建工作;依托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争取承接更多金融开放试点政策。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诚信建设上走在前、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山东是儒家文化发祥地,金融系统有责任在赓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充分发挥齐鲁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金融价值导向,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培育弘扬契约精神,推广美德信用转化,实现信用有价、美德成金。加强地方金融法治建设,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深化金融司法合作,有力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大正面宣传,讲好“山东金融故事”。
坚定不移加强地方金融系统党的建设,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全面增强地方金融系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金融系统是建设金融强国责无旁贷的主力军。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事关金融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决定金融事业的兴衰成败。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省委金融委和金融工委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金融系统管党治党的根本职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省属金融企业党建管理,指导地方国有和非公金融企业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金融企业把加强党的建设融入到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实现党组织设置运行与公司管理架构有机融合,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铁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在金融系统党员干部教育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地位,始终做到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金融专业能力培训,激励干部在风险处置一线、现场检查一线、重大斗争一线等吃劲岗位历练,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毅力、久久为功的韧劲,培养一支绝对忠诚、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稳健审慎的金融铁军。
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正风肃纪反腐。坚决落实地方金融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强化与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加强对监管的监管,严查金融腐败,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聚焦廉洁风险关键环节、岗位、人员,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微杜渐、止于未发。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扛牢金融改革发展稳定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奋力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重点任务。山东金融系统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坚决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在金融资源集聚、规范监管、安全稳定、服务实体、改革创新、诚信建设等六个方面走在前、开新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坚定不移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铸牢政治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把牢政治方向,深刻领会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目的、战略背景、必由路径,牢牢把握“八个坚持”基本要义,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必须坚持干字当头,自觉当好党的金融大政方针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作委员会,是加强党对金融工作领导的重大体制变革,树立了党管金融的鲜明导向。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深邃考量,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组建省委金融委员会,成立省委金融办和省委金融工委,为确保实现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金融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巩固提供强大保障。省委金融办将切实扛牢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落实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融入贯穿于金融工作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锲而不舍谋划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目标,要紧扣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必须坚定推动现代金融业做强做优,以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金融产业,实现规模壮大、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必须坚定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更大力度做细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必须坚定深化金融改革,以更大力度推进中小银行机构改革和金融创新试点建设,不断激发金融发展活力动力。必须坚定优化金融生态,以更大力度提升社会信用、金融法治、政务服务水平,打造诚信法治金融安全区。必须坚定强监管防风险,以更大力度强化地方金融治理效能,筑牢金融安全底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开创全省金融工作新局面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资源集聚上走在前、开新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2023年山东金融供给充沛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跃上21万亿元台阶,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围绕优化供给、增强支撑,要深化与全国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更多金融资源政策落地山东;要深入开展地方金融“对标提升”,引导推动地方金融机构高标定位、跨越发展、争创一流;要汇聚丰富金融业态和高端金融人才,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壮大,促进各类金融资源充沛充裕。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在依法规范上走在前、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山东地方金融监管创新破题,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公司治理评估,“小贷一票通”非现场监管经验在全国推广。严格落实中央监管要求,要聚焦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主责主业,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协同发力,实施地方金融监管一体化,全面强化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推动监管数字化智能化,健全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机制,切实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金融监管网络,加强流程规范化、手段数字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实现金融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在金融安全稳定上走在前、开新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我省压存量、控增量、防变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力有序有效,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下降。必须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建好用好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完善分级预警、明责督办、闭环解决机制,绘制全省金融风险全息图,实现金融风险“一屏统揽”。坚持立足一域谋全局,厘清压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等各方责任,做到同题共答、同责共担、同向发力;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统筹协调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好金融安全稳定大局。
强化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在高质量服务上走在前、开新局。去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扩大金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资对接,开展金融机构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有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绿色、科技、制造业、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45.7%、14%、12.2%、26.95%。新形势下,要围绕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三个十大”行动和“十二个抓实抓好”,扭住金融“五篇大文章”,强化金融工具、模式、服务等创新,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金融伙伴机制,强化“金融+”协同,畅通“+金融”渠道,实施育苗、培优、夯基、成荫、护林五大工程,推进数字金融惠企攻坚突破,推动重点金融服务“一网通办”,以精准高效金融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激发地方金融活力,在改革创新上走在前、开新局。改革开放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几年,我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恒丰银行成功实现改革重组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在市场化、法治化框架内合力化解全国性银行机构金融风险的创新实践;金改试验区在政策、体系、机制、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示范引领效应持续显现。必须坚定不移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活力,推动恒丰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深化农商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高水平建设济南、临沂等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做好威海金改试验区创建工作;依托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争取承接更多金融开放试点政策。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诚信建设上走在前、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山东是儒家文化发祥地,金融系统有责任在赓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充分发挥齐鲁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金融价值导向,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培育弘扬契约精神,推广美德信用转化,实现信用有价、美德成金。加强地方金融法治建设,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深化金融司法合作,有力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大正面宣传,讲好“山东金融故事”。
坚定不移加强地方金融系统党的建设,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全面增强地方金融系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金融系统是建设金融强国责无旁贷的主力军。党的建设搞得好不好,事关金融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决定金融事业的兴衰成败。省委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省委金融委和金融工委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金融系统管党治党的根本职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省属金融企业党建管理,指导地方国有和非公金融企业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金融企业把加强党的建设融入到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实现党组织设置运行与公司管理架构有机融合,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铁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在金融系统党员干部教育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地位,始终做到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金融专业能力培训,激励干部在风险处置一线、现场检查一线、重大斗争一线等吃劲岗位历练,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和风险应对能力。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毅力、久久为功的韧劲,培养一支绝对忠诚、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稳健审慎的金融铁军。
深入推进金融领域正风肃纪反腐。坚决落实地方金融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强化与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加强对监管的监管,严查金融腐败,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聚焦廉洁风险关键环节、岗位、人员,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微杜渐、止于未发。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扛牢金融改革发展稳定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奋力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