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慕安会闭幕,全球安全议题难解

与会人士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世界走向“双输”

2024-02-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月18日,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中左二)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闭幕致辞。 (□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德国慕尼黑电 为期3天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2月18日闭幕。会议讨论了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全球安全议题,与会方在诸多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全球安全曙光难现。
  同去年一样,俄乌冲突仍是本届会议主要议题。在相关讨论中,相关方对停火和谈问题讳莫如深,对如何摆脱僵局亦无计可施。同去年不同的是,西方国家裂痕显现,美欧分歧暴露无遗。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烈敦促美方“履行北约责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把近日战场失利归咎于西方军援不到位。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与会的国际组织和各国人士密集呼吁为冲突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强调只有实施“两国方案”才能推动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但美国等少数国家代表顾左右而言他,执意为以军在加沙地带行动辩解。
  会议期间,多方代表和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世界走向“双输”。
  会议前夕,慕安会主办方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指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不再关注全球合作的整体利益,而是越来越担心自己获得的相对收益少于其他国家,世界正面临陷入“双输”局面的风险。与会多方在会议期间表达了对避免“双输”局面的思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认为,如果没有多边主义和集体行动,世界将面临巨大威胁和风险,“全球南方”国家大多数人将面临生存危机。各方应寻找解决方案,以促进共同发展。
  芬兰当选总统斯图布表示,西方世界总是希望联合“志同道合的伙伴”维护自身利益,但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方携手努力才能解决。他认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
  斯里兰卡外长阿里·萨布里说,受益于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局势,亚太地区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促进了地区繁荣。但现在,有人开始谈论“脱钩”和“去风险”。稳定受到威胁,最终将转化为不稳定,这不利于增长。他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让每个国家都发挥出最好的一面。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输”说到底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对于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各方应合作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使其变得易于管理,这需要各国展现智慧。
  气候变化是本届会议热点议题之一。慕安会副主席赖纳·鲁道夫在慕安会与全球化智库联合举办的一场有关气候合作的边会上说,气候变化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挑战,谁都不能否认或逃避,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了中国、欧洲和美国在气候政策方面的合作。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必须避免因国际秩序的支离破碎而陷入“双输”局面,而气候合作有望成为希望。
  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兼国际气候行动特使珍妮弗·摩根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方需要找到使所有人都受益的推动力,而其关键是建立一个协作、公平的机制。
  不少与会人士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反思,呼吁建立更公平、更有效的机制,解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和平、发展、安全等问题。
  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发表闭幕致辞时说,当今世界谁都无法独自解决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必须摒弃旧思路,以开放的心态携手合作。
  慕安会创始于1963年,前身是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
  综合新华社德国慕尼黑电 为期3天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2月18日闭幕。会议讨论了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全球安全议题,与会方在诸多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全球安全曙光难现。
  同去年一样,俄乌冲突仍是本届会议主要议题。在相关讨论中,相关方对停火和谈问题讳莫如深,对如何摆脱僵局亦无计可施。同去年不同的是,西方国家裂痕显现,美欧分歧暴露无遗。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烈敦促美方“履行北约责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把近日战场失利归咎于西方军援不到位。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与会的国际组织和各国人士密集呼吁为冲突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强调只有实施“两国方案”才能推动中东地区实现持久和平。但美国等少数国家代表顾左右而言他,执意为以军在加沙地带行动辩解。
  会议期间,多方代表和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世界走向“双输”。
  会议前夕,慕安会主办方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指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不再关注全球合作的整体利益,而是越来越担心自己获得的相对收益少于其他国家,世界正面临陷入“双输”局面的风险。与会多方在会议期间表达了对避免“双输”局面的思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认为,如果没有多边主义和集体行动,世界将面临巨大威胁和风险,“全球南方”国家大多数人将面临生存危机。各方应寻找解决方案,以促进共同发展。
  芬兰当选总统斯图布表示,西方世界总是希望联合“志同道合的伙伴”维护自身利益,但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方携手努力才能解决。他认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
  斯里兰卡外长阿里·萨布里说,受益于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局势,亚太地区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促进了地区繁荣。但现在,有人开始谈论“脱钩”和“去风险”。稳定受到威胁,最终将转化为不稳定,这不利于增长。他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让每个国家都发挥出最好的一面。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输”说到底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对于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各方应合作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使其变得易于管理,这需要各国展现智慧。
  气候变化是本届会议热点议题之一。慕安会副主席赖纳·鲁道夫在慕安会与全球化智库联合举办的一场有关气候合作的边会上说,气候变化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挑战,谁都不能否认或逃避,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了中国、欧洲和美国在气候政策方面的合作。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必须避免因国际秩序的支离破碎而陷入“双输”局面,而气候合作有望成为希望。
  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兼国际气候行动特使珍妮弗·摩根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方需要找到使所有人都受益的推动力,而其关键是建立一个协作、公平的机制。
  不少与会人士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反思,呼吁建立更公平、更有效的机制,解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和平、发展、安全等问题。
  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发表闭幕致辞时说,当今世界谁都无法独自解决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必须摒弃旧思路,以开放的心态携手合作。
  慕安会创始于1963年,前身是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