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2024-01-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蒋 鑫
通讯员 张 涛
王合来 报道
本报东明讯 “大家看到了没有,咱们微信群里上传了村里的花费明细单、低保对象、五保户……每一分钱花在哪儿都写得清清楚楚。”东明县城关街道南关社区10多名群众围在一起,谈论村务公开事项。
群众想要了解的热点、痛点问题,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把需要公开的事项“一贴公示栏、二贴微信群、三贴记录本”随时公开,可看可查;群众需要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广泛征求民意,列席村里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就能轻松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得益于东明县委巡察机构对村(社区)巡察整改和成果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巡察“探照灯”“显微镜”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务监督作用发挥不好、“小微权力”监督出现真空等突出问题把脉问诊,督促有关部门专项整治,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
为确保专项整治顺利推进,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真正发挥,要求县民政局成立专班,从方案制订、动员部署、培训安排等各个环节、步骤都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具体措施、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清单,绘制工作流程,挂图作战。采取村自查、镇街排查、专班暗访抽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逐条逐项研究落实具体整改措施等,限期整改到位。指导制定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九有”标准:即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门牌悬挂等,做到排查有目标,整改有标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优先从退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社区工作者、公益岗中推选担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或装订成册展示,让村务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阳光运行。镇(街)纪(工)委统筹村务监督委员会力量,采取跟班学习、面对面交流、村与村之间交叉监督等方式现场教学,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履职能力;村内设立“议事厅”方便交流互动,发现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呈交镇(街)纪(工)委查处,打通村务监督“神经末梢”。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巡察办对牵头部门工作推动情况、镇村整改落实情况全面监督检查,全县通报。
专项整治以来,全县调整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204人、成员486人;399个村落实了办公场所;408个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挂牌;建章立制10项;规范监督清单29项;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权力5项、义务7项;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监督重大事项3275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985条;5个试点乡镇(街道)开展交叉监督20余次,确保了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通讯员 张 涛
王合来 报道
本报东明讯 “大家看到了没有,咱们微信群里上传了村里的花费明细单、低保对象、五保户……每一分钱花在哪儿都写得清清楚楚。”东明县城关街道南关社区10多名群众围在一起,谈论村务公开事项。
群众想要了解的热点、痛点问题,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把需要公开的事项“一贴公示栏、二贴微信群、三贴记录本”随时公开,可看可查;群众需要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广泛征求民意,列席村里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就能轻松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得益于东明县委巡察机构对村(社区)巡察整改和成果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巡察“探照灯”“显微镜”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务监督作用发挥不好、“小微权力”监督出现真空等突出问题把脉问诊,督促有关部门专项整治,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
为确保专项整治顺利推进,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真正发挥,要求县民政局成立专班,从方案制订、动员部署、培训安排等各个环节、步骤都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具体措施、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清单,绘制工作流程,挂图作战。采取村自查、镇街排查、专班暗访抽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逐条逐项研究落实具体整改措施等,限期整改到位。指导制定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九有”标准:即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门牌悬挂等,做到排查有目标,整改有标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优先从退职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社区工作者、公益岗中推选担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或装订成册展示,让村务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阳光运行。镇(街)纪(工)委统筹村务监督委员会力量,采取跟班学习、面对面交流、村与村之间交叉监督等方式现场教学,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履职能力;村内设立“议事厅”方便交流互动,发现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呈交镇(街)纪(工)委查处,打通村务监督“神经末梢”。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巡察办对牵头部门工作推动情况、镇村整改落实情况全面监督检查,全县通报。
专项整治以来,全县调整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204人、成员486人;399个村落实了办公场所;408个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挂牌;建章立制10项;规范监督清单29项;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权力5项、义务7项;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监督重大事项3275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985条;5个试点乡镇(街道)开展交叉监督20余次,确保了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