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浩荡润齐鲁 砥砺十年续新篇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回眸

2024-01-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云田 邓妍 庞博
  
  勇担社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企业重任在肩。近日,“2023山东社会责任企业(企业家)”榜单揭晓,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获评“2023山东社会责任企业”。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干线公司”)是经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成立,以承担跨流域调水任务为主业的公益类国有企业。2023年,正值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胜利通水10周年。10年来,山东干线公司严格按照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水利厅工作要求,把服务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确保一渠清水北送东输、保障城市供水、抗旱补源、防洪除涝、服务航运、河湖生态保护、畅通南北经济循环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连续10年确保工程安全、调水安全、水质安全,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南水”力量。
  
  
“南水”入鲁
综合效益日益突出

  十年渠通南北,十年匠心筑梦。202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胜利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这一大国重器、世纪工程以汩汩清泉、涓涓细流持续滋养着齐鲁大地。
  山东干线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调水这一主责主业,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精准调度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渠清水持续北上。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累计调水超8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山东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了供水安全,山东直接受益人口4000多万人。
  在2022—2023年度调水工作中,山东段工程年度调水、省界调水量均创历史新高;北延应急调水开创冰期输水的先河,创造了调水时间最长、调水量最大纪录;助力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水流贯通,成为最大补水源;利用东湖水库入胶东干线向滨州市台子水库应急调水,首次实现水库反向出库调水的设计功能;向玉清湖水库输送卧虎山水库汛期泄水,发挥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水网联通和多水源联合调度功能,实现了雨洪水的资源化利用……一组组亮眼数字,铸就新辉煌;一项项重要举措,激发新动能。
  南来之水在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同时,综合效益愈发显著。先后向南四湖、东平湖、济南市生态补水7.37亿立方米,多次配合地方防洪排涝,累计泄洪、分洪5.94亿立方米……在通水运行的10年间,山东段工程充分发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4条“生命线”的显著效益,将南来之水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安全支撑。
高擎旗帜
党建引领践行社会责任

  山东干线公司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23年,公司党委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为契机,凝心铸魂、锤炼党性,推动各项党建工作更上新台阶。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梳理形成相关工作清单,明确每月学习任务;充分利用自上而下的“五学联动”机制,抓好理论学习,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专题学习17次,研讨交流71人次,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抓实调查研究;大力开展理论学习读书班、党务活动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把公司全员纳入省医保统筹,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公司党群工作部党支部等4个党支部获评2022—2023年度厅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行政法务部党支部等6个党支部获评2022—2023年度厅直机关“示范党支部”;财务管理部党支部获评厅直机关“模范机关集体”,4个党支部的党建创新案例荣获省水利厅直系统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公司党委获评优秀组织奖,35名同志荣获省及厅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此外,在防汛抗洪、机组大修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成立“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队”,不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始终将奉献社会作为主责,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东西部协作、守护山川河流、助老扶幼济困、捐助“暖冬包裹”、捐建“希望小屋”、义务植树、无偿献血、“双报到”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当前,30多人驻守乡村一线,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及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向好、向上发展,公益活动辐射省内及省外西藏、新疆、重庆等地区,让尽可能多的群众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公司发展而受益,着力打造了南水北调品牌、责任干线公司的良好形象。
标准化管理
工程运行提质增效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以争创水利部标准化调水工程、构建省级工程运管示范样板为契机和导向,近年来,山东干线公司全面落实ISO标准化成果应用,致力推进工程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保障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过去一年,公司先后印发《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形成全省南水北调工程ISO标准全覆盖,推动工程提标升级。编制土建、金结机电维修养护指南,加快专项项目实施,规范开展水泵机组大修、大屯水库震后安全监测,完成138座中小型水闸一级水闸鉴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无缝衔接,超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和水工建筑物带水抗渗、堵漏新材料、新技术成果,有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扎实推进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形成点、线、条、块、片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荣获省级试点优秀等次,为全省水利系统做示范引领。
  统计显示,2023年山东段干线工程5个类别共37项工程及调水工程整体全部顺利通过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省级初评,比原计划提前2个多月,圆满完成公司年度重点任务,为下一步申报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调水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穿黄河工程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东线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段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邓楼泵站2项工程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一项项荣誉与奖章,充分彰显公司致力在工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上下功夫、提质量,为实现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精准精确调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全为要
工程运行强基固本

  山东干线公司坚持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明责、履责、追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格局。
  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近年来,不断健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机制,深化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推进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推广应用信息化预警管控手段,组织实施全覆盖、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强化安全生产机制建设,以管理提升为导向,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形成安全责任、风险管控、隐患治理、规章制度“四个清单”相互衔接、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夯实现场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持续加大设备安全检测力度。通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配备,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和实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致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公司不断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员无缝隙全覆盖。有力有序推进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沟泵站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大力开展工程安全生产诊断、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穿跨邻接项目隐患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等专项活动;持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80余次演练,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突出抓好防汛防台防溺水和震毁检测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平稳度汛及震后隐患及时消除整治。连续3年获水利部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优秀集体奖以及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演练成果评选二等奖。
数字赋能
智慧水利再开新局

  数字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水利部大力推进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工程建设,锚定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效益的目标,强力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运用,以实现对物理水利工程的在线监测、方案预演、问题发现、优化调度及安全保障等。
  山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邓楼泵站工程被水利部列为第一批94个先行先试数字孪生工程项目之一,于2023年建成并上线试运行。项目聚焦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对泵站工程全要素和运行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利工程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了泵站场区三维可视化管理,工程安全、水质监测、优化调度、设备状态“四预功能”,并作为数字孪生水网典型案例在全国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进行成果演示,得到参会领导的一致认可。
  2023年,山东干线公司调度运行中心综合信息大屏管理平台也正式上线运行,搭建完成“数据整合、服务平台、业务应用”的架构体系,使调度运行系统实现 “宏观展示、细节呈现、交互应用”功能。此外,通过对东湖水库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全空间,全过程、多尺度、可视化的实时管控,为安全调水和防汛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按照水利部批复的《山东省数字孪生水网(一期)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还将加快数字孪生水网及数字孪生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孪生打造南水北调山东段的智慧大脑,为工程优化调度、工程安全、设备监测、水质管理等运行管理赋能。
创新引领
做好做活水文章

  坚持创新引领,山东干线公司建立“坚持党委领导、单位支持、个人带头、全员参与”的创新工作体系,把激发创新热情、提升创新水平作为开展职工创新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委、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主引擎作用,持续保持创新成果在全省农林水牧气象系统领先优势。围绕维修养护关键技术、多水源联合调度、提质增效与智慧管理等课题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过程无缝衔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基于用水行为的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系统分层用水需求模拟”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超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和水工建筑物带水抗渗、堵漏新材料、新技术试验成果,实实在在解决工程运行管理问题。2023年,取得各类创新成果64项,获国家专利40项,多项成果在全省农林水牧气象系统创新创优竞赛和全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表彰,南水北调枣庄局“创新工作室”被共青团中央、水利部评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山东干线公司获评“全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创新竞赛”优秀工程管理单位。
  此外,公司积极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和市场统筹协调,统筹推进与高企院校、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过去一年,山东干线公司多次赴新疆、山西、吉林以及德州、威海等省内外多地进行考察交流,建立沟通对接机制,与华为、国家电网、山东大学、河海大学等行业外标杆企业和重点大学建立交流互通机制,不断丰富主业内涵,多元驱动做活水文章,畅通水动脉。
  又踏层峰望眼开,更扬云帆立潮头。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延国表示,山东干线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四水统筹”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发展、开放、创新、融合、和谐”工作思路,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布局,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生命线”作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践行社会责任,更多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坚实可靠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①南水北调山东段调度运行中心
  ②南水北调山东段输水渠道
  ③南水北调为济南卧虎山水库提供水源补给
  ④南水北调东线台儿庄泵站机组日常巡查
  ⑤水质监测预警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提取水样
  ⑥南水北调东线六五河节制闸
  ⑦南水北调东线大屯水库
  
  □张云田 邓妍 庞博
  
  勇担社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企业重任在肩。近日,“2023山东社会责任企业(企业家)”榜单揭晓,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获评“2023山东社会责任企业”。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干线公司”)是经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成立,以承担跨流域调水任务为主业的公益类国有企业。2023年,正值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胜利通水10周年。10年来,山东干线公司严格按照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水利厅工作要求,把服务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确保一渠清水北送东输、保障城市供水、抗旱补源、防洪除涝、服务航运、河湖生态保护、畅通南北经济循环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连续10年确保工程安全、调水安全、水质安全,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南水”力量。
  
  
“南水”入鲁
综合效益日益突出

  十年渠通南北,十年匠心筑梦。202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胜利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这一大国重器、世纪工程以汩汩清泉、涓涓细流持续滋养着齐鲁大地。
  山东干线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调水这一主责主业,不断加强管理,提高精准调度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渠清水持续北上。10年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累计调水超8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山东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了供水安全,山东直接受益人口4000多万人。
  在2022—2023年度调水工作中,山东段工程年度调水、省界调水量均创历史新高;北延应急调水开创冰期输水的先河,创造了调水时间最长、调水量最大纪录;助力京杭大运河2023年全线水流贯通,成为最大补水源;利用东湖水库入胶东干线向滨州市台子水库应急调水,首次实现水库反向出库调水的设计功能;向玉清湖水库输送卧虎山水库汛期泄水,发挥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水网联通和多水源联合调度功能,实现了雨洪水的资源化利用……一组组亮眼数字,铸就新辉煌;一项项重要举措,激发新动能。
  南来之水在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同时,综合效益愈发显著。先后向南四湖、东平湖、济南市生态补水7.37亿立方米,多次配合地方防洪排涝,累计泄洪、分洪5.94亿立方米……在通水运行的10年间,山东段工程充分发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4条“生命线”的显著效益,将南来之水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安全支撑。
高擎旗帜
党建引领践行社会责任

  山东干线公司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23年,公司党委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为契机,凝心铸魂、锤炼党性,推动各项党建工作更上新台阶。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梳理形成相关工作清单,明确每月学习任务;充分利用自上而下的“五学联动”机制,抓好理论学习,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专题学习17次,研讨交流71人次,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抓实调查研究;大力开展理论学习读书班、党务活动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把公司全员纳入省医保统筹,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公司党群工作部党支部等4个党支部获评2022—2023年度厅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行政法务部党支部等6个党支部获评2022—2023年度厅直机关“示范党支部”;财务管理部党支部获评厅直机关“模范机关集体”,4个党支部的党建创新案例荣获省水利厅直系统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公司党委获评优秀组织奖,35名同志荣获省及厅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此外,在防汛抗洪、机组大修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成立“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队”,不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始终将奉献社会作为主责,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东西部协作、守护山川河流、助老扶幼济困、捐助“暖冬包裹”、捐建“希望小屋”、义务植树、无偿献血、“双报到”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当前,30多人驻守乡村一线,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及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向好、向上发展,公益活动辐射省内及省外西藏、新疆、重庆等地区,让尽可能多的群众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公司发展而受益,着力打造了南水北调品牌、责任干线公司的良好形象。
标准化管理
工程运行提质增效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以争创水利部标准化调水工程、构建省级工程运管示范样板为契机和导向,近年来,山东干线公司全面落实ISO标准化成果应用,致力推进工程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保障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过去一年,公司先后印发《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形成全省南水北调工程ISO标准全覆盖,推动工程提标升级。编制土建、金结机电维修养护指南,加快专项项目实施,规范开展水泵机组大修、大屯水库震后安全监测,完成138座中小型水闸一级水闸鉴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无缝衔接,超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和水工建筑物带水抗渗、堵漏新材料、新技术成果,有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扎实推进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形成点、线、条、块、片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荣获省级试点优秀等次,为全省水利系统做示范引领。
  统计显示,2023年山东段干线工程5个类别共37项工程及调水工程整体全部顺利通过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省级初评,比原计划提前2个多月,圆满完成公司年度重点任务,为下一步申报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调水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穿黄河工程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东线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段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邓楼泵站2项工程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一项项荣誉与奖章,充分彰显公司致力在工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上下功夫、提质量,为实现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精准精确调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全为要
工程运行强基固本

  山东干线公司坚持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明责、履责、追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格局。
  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近年来,不断健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机制,深化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推进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推广应用信息化预警管控手段,组织实施全覆盖、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强化安全生产机制建设,以管理提升为导向,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形成安全责任、风险管控、隐患治理、规章制度“四个清单”相互衔接、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夯实现场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持续加大设备安全检测力度。通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配备,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和实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致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公司不断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员无缝隙全覆盖。有力有序推进构建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六项机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沟泵站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大力开展工程安全生产诊断、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穿跨邻接项目隐患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等专项活动;持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80余次演练,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突出抓好防汛防台防溺水和震毁检测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平稳度汛及震后隐患及时消除整治。连续3年获水利部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优秀集体奖以及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演练成果评选二等奖。
数字赋能
智慧水利再开新局

  数字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水利部大力推进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工程建设,锚定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效益的目标,强力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运用,以实现对物理水利工程的在线监测、方案预演、问题发现、优化调度及安全保障等。
  山东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邓楼泵站工程被水利部列为第一批94个先行先试数字孪生工程项目之一,于2023年建成并上线试运行。项目聚焦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对泵站工程全要素和运行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利工程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了泵站场区三维可视化管理,工程安全、水质监测、优化调度、设备状态“四预功能”,并作为数字孪生水网典型案例在全国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进行成果演示,得到参会领导的一致认可。
  2023年,山东干线公司调度运行中心综合信息大屏管理平台也正式上线运行,搭建完成“数据整合、服务平台、业务应用”的架构体系,使调度运行系统实现 “宏观展示、细节呈现、交互应用”功能。此外,通过对东湖水库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全空间,全过程、多尺度、可视化的实时管控,为安全调水和防汛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按照水利部批复的《山东省数字孪生水网(一期)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还将加快数字孪生水网及数字孪生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孪生打造南水北调山东段的智慧大脑,为工程优化调度、工程安全、设备监测、水质管理等运行管理赋能。
创新引领
做好做活水文章

  坚持创新引领,山东干线公司建立“坚持党委领导、单位支持、个人带头、全员参与”的创新工作体系,把激发创新热情、提升创新水平作为开展职工创新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委、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主引擎作用,持续保持创新成果在全省农林水牧气象系统领先优势。围绕维修养护关键技术、多水源联合调度、提质增效与智慧管理等课题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过程无缝衔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基于用水行为的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系统分层用水需求模拟”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超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和水工建筑物带水抗渗、堵漏新材料、新技术试验成果,实实在在解决工程运行管理问题。2023年,取得各类创新成果64项,获国家专利40项,多项成果在全省农林水牧气象系统创新创优竞赛和全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表彰,南水北调枣庄局“创新工作室”被共青团中央、水利部评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山东干线公司获评“全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创新竞赛”优秀工程管理单位。
  此外,公司积极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和市场统筹协调,统筹推进与高企院校、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过去一年,山东干线公司多次赴新疆、山西、吉林以及德州、威海等省内外多地进行考察交流,建立沟通对接机制,与华为、国家电网、山东大学、河海大学等行业外标杆企业和重点大学建立交流互通机制,不断丰富主业内涵,多元驱动做活水文章,畅通水动脉。
  又踏层峰望眼开,更扬云帆立潮头。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延国表示,山东干线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四水统筹”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发展、开放、创新、融合、和谐”工作思路,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布局,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生命线”作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践行社会责任,更多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坚实可靠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①南水北调山东段调度运行中心
  ②南水北调山东段输水渠道
  ③南水北调为济南卧虎山水库提供水源补给
  ④南水北调东线台儿庄泵站机组日常巡查
  ⑤水质监测预警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提取水样
  ⑥南水北调东线六五河节制闸
  ⑦南水北调东线大屯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