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青
黄河岸边品味“山东好品”
2024-01-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琳 王佳声
刘磊
黄河大坝上,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挡不住大家“赶集”“过节”的热情。1月18日,位于黄河大坝淤背区的高青县黄河楼广场上,一大早就围满了来自附近村镇的群众。文创、非遗、美食、演出……一场文化气息十足的“年味盛宴”拉开了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序幕。
锣鼓齐鸣,唢呐吹奏,舞龙、舞狮、旱船、花轿、高跷等民俗文艺表演纷纷登场。身穿民俗服装的千人秧歌队是一大亮点,他们由文化志愿者、职业学校学生组成,以秧歌队舞蹈和队形变化,展现山东人的厚道质朴和热情好客。
“一千多人齐扭秧歌,大场面,太震撼了。”家住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的黄新海,一早便跟老伴儿一起来看节目、逛大集。
一桌团圆饭,奏响春节序曲。启动仪式现场,既有高青大米熬出的热粥,又有高苑大席的“汤碗”“四大件”,也有万里黄河一桌好菜的糖醋鲤鱼、肴鸡,还有青城镇的八大名小吃。富有当地特色的“山东好品”,吸引不少人驻足品尝、购买。
“我们高青黑牛,生长在北纬37°的黄金纬度线上,睡的是发酵软床,听的是轻音乐,夏天有空调,冬天保暖好,28个月养出一身好肉。欢迎大家品尝!”高青县委书记现场推介高青黑牛。现场烤制的高青黑牛排肉质鲜嫩,真空包装的黑牛肉干方便携带,让大家赞不绝口。
“用黄河水浇灌,在黄河边栽种——我们这里产的旱稻五色全谷米,既保留了糙米的营养,又有粳米的细腻口感,又好吃又健康。”广场一侧的年货大集上,来自高青县田镇街道平安村金田园合作社的彭玲,对着镜头热情直播。不一会儿,就收到十几单生意。
广场周围,富有当地特色的手造、文创展销,年味十足。领一副春联、看一场表演、买几样年货,成为乡亲们赶集的“标准动作”。
胖胖的、憨憨的,通体中国红,十分喜庆——黄河楼博物馆内,淄博软陶文创“龍龖龘”人气高涨。与传统印象里威武神气的龙形象不同,“龍龖龘”只有手掌大小,呆萌气十足。小虾米软陶艺术馆负责人王枝捧着“龍龖龘”拜早年,“‘龍龖龘’从创意设计到制作打磨为期两个多月,龙鳞颜色采用中国红,有‘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纯手工制作,小鳞片都是一片片贴上去的,非常逼真。”王枝说,“龍龖龘”推出只有六天时间,但订单已经加到3000个了。
黄河楼广场上,高青县手造非遗、巾帼好品、电商名品荟萃,从老味道到新感觉,既展示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又烘托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实习生 王慧聪 参与采写)
刘磊
黄河大坝上,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挡不住大家“赶集”“过节”的热情。1月18日,位于黄河大坝淤背区的高青县黄河楼广场上,一大早就围满了来自附近村镇的群众。文创、非遗、美食、演出……一场文化气息十足的“年味盛宴”拉开了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序幕。
锣鼓齐鸣,唢呐吹奏,舞龙、舞狮、旱船、花轿、高跷等民俗文艺表演纷纷登场。身穿民俗服装的千人秧歌队是一大亮点,他们由文化志愿者、职业学校学生组成,以秧歌队舞蹈和队形变化,展现山东人的厚道质朴和热情好客。
“一千多人齐扭秧歌,大场面,太震撼了。”家住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的黄新海,一早便跟老伴儿一起来看节目、逛大集。
一桌团圆饭,奏响春节序曲。启动仪式现场,既有高青大米熬出的热粥,又有高苑大席的“汤碗”“四大件”,也有万里黄河一桌好菜的糖醋鲤鱼、肴鸡,还有青城镇的八大名小吃。富有当地特色的“山东好品”,吸引不少人驻足品尝、购买。
“我们高青黑牛,生长在北纬37°的黄金纬度线上,睡的是发酵软床,听的是轻音乐,夏天有空调,冬天保暖好,28个月养出一身好肉。欢迎大家品尝!”高青县委书记现场推介高青黑牛。现场烤制的高青黑牛排肉质鲜嫩,真空包装的黑牛肉干方便携带,让大家赞不绝口。
“用黄河水浇灌,在黄河边栽种——我们这里产的旱稻五色全谷米,既保留了糙米的营养,又有粳米的细腻口感,又好吃又健康。”广场一侧的年货大集上,来自高青县田镇街道平安村金田园合作社的彭玲,对着镜头热情直播。不一会儿,就收到十几单生意。
广场周围,富有当地特色的手造、文创展销,年味十足。领一副春联、看一场表演、买几样年货,成为乡亲们赶集的“标准动作”。
胖胖的、憨憨的,通体中国红,十分喜庆——黄河楼博物馆内,淄博软陶文创“龍龖龘”人气高涨。与传统印象里威武神气的龙形象不同,“龍龖龘”只有手掌大小,呆萌气十足。小虾米软陶艺术馆负责人王枝捧着“龍龖龘”拜早年,“‘龍龖龘’从创意设计到制作打磨为期两个多月,龙鳞颜色采用中国红,有‘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纯手工制作,小鳞片都是一片片贴上去的,非常逼真。”王枝说,“龍龖龘”推出只有六天时间,但订单已经加到3000个了。
黄河楼广场上,高青县手造非遗、巾帼好品、电商名品荟萃,从老味道到新感觉,既展示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又烘托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实习生 王慧聪 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