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

槐荫区: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

2024-01-18 作者: 王健 申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健 申红
  本报通讯员 韩宏伟

  2023年,总投资3141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20件重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2024年,全力推动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11处教育设施建设,新建各类公园游园7处……1月17日,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项目突破年”成果丰硕
  2023年,槐荫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扛起了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总投资3141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在建过百亿元项目达4个;省立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一期等25个项目完工,万达广场等43个项目开工建设,数据科创中心等储备项目成功落地……各大项目工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成为槐荫区2023年的最好注解。特别是在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片区,山东省质子中心正式启动质子临床治疗,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重离子中心等20个医养健康项目加快建设……一个又一个项目,为槐荫区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槐荫区把2024年确定为“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将全力推动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强化用地、融资、审批等全过程全要素服务保障。
打造泉城消费新增长极
  2023年,槐荫区高起点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占全市比重达49%;全年主要景区、文化场馆接待游客3639万人次;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会61场,吸引商家3万余家、观众280余万人次。
  2024年,槐荫区将奋力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从“人气新城”到“实力新城”的转变。持续深化“约惠槐荫”消费季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加快建设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擦亮“要买车,到槐荫”品牌;持续打造“这里最槐荫”文旅品牌,设计推出乡村打卡游、工业体验游、非遗互动游等产品;加大高潜力会展企业引育力度,加快推动会展与餐饮、住宿、贸易、旅游等联动发展,通过品质消费、汽车消费、文旅消费、会展经济的提质升级,引领“消费向西,生活向上”新风尚。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2023年,槐荫区拿出了15.6亿元投入教育事业,4处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完工,8处新建教育设施开工建设;启动了省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红领医养”项目,建成7家名医基层工作站;成功落地中国孔子基金会“幸福食堂”公益项目,建设323张家庭养老床位;高标准建成850间“劳动者之家”零工公寓,完成29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工作。
  2024年,槐荫区将深入推进“强校扩优行动”,加快11处教育设施建设;深化“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品牌建设,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新建各类公园游园7处,打造“六村六创”泉韵乡居示范区、“慢村烟火”乡愁经济样板区、“温泉大米”微度假目的地,全面构建“城市边的梦想田园”。
  回首2023,槐荫区70万人民群众携手并进、砥砺前行,拼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放眼2024,槐荫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底气更足。新的一年,槐荫区将持续发扬“四拼”精神,勇当起而行之的“行动派”、踔厉奋发的“实干家”、勇毅前行的“奋斗者”,为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实践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 本报记者 王健 申红
  本报通讯员 韩宏伟

  2023年,总投资3141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20件重点民生实事圆满完成;2024年,全力推动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11处教育设施建设,新建各类公园游园7处……1月17日,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项目突破年”成果丰硕
  2023年,槐荫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扛起了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总投资3141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在建过百亿元项目达4个;省立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一期等25个项目完工,万达广场等43个项目开工建设,数据科创中心等储备项目成功落地……各大项目工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成为槐荫区2023年的最好注解。特别是在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片区,山东省质子中心正式启动质子临床治疗,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重离子中心等20个医养健康项目加快建设……一个又一个项目,为槐荫区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槐荫区把2024年确定为“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将全力推动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强化用地、融资、审批等全过程全要素服务保障。
打造泉城消费新增长极
  2023年,槐荫区高起点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占全市比重达49%;全年主要景区、文化场馆接待游客3639万人次;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会61场,吸引商家3万余家、观众280余万人次。
  2024年,槐荫区将奋力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从“人气新城”到“实力新城”的转变。持续深化“约惠槐荫”消费季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加快建设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擦亮“要买车,到槐荫”品牌;持续打造“这里最槐荫”文旅品牌,设计推出乡村打卡游、工业体验游、非遗互动游等产品;加大高潜力会展企业引育力度,加快推动会展与餐饮、住宿、贸易、旅游等联动发展,通过品质消费、汽车消费、文旅消费、会展经济的提质升级,引领“消费向西,生活向上”新风尚。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2023年,槐荫区拿出了15.6亿元投入教育事业,4处新建改扩建教育设施完工,8处新建教育设施开工建设;启动了省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红领医养”项目,建成7家名医基层工作站;成功落地中国孔子基金会“幸福食堂”公益项目,建设323张家庭养老床位;高标准建成850间“劳动者之家”零工公寓,完成29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工作。
  2024年,槐荫区将深入推进“强校扩优行动”,加快11处教育设施建设;深化“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品牌建设,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新建各类公园游园7处,打造“六村六创”泉韵乡居示范区、“慢村烟火”乡愁经济样板区、“温泉大米”微度假目的地,全面构建“城市边的梦想田园”。
  回首2023,槐荫区70万人民群众携手并进、砥砺前行,拼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放眼2024,槐荫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底气更足。新的一年,槐荫区将持续发扬“四拼”精神,勇当起而行之的“行动派”、踔厉奋发的“实干家”、勇毅前行的“奋斗者”,为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实践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