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推进建安建材业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发电与建筑“双绿同行”
一块光伏瓦的发电之旅
2024-01-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董效晏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和高楼,赫里欧厂房屋顶的几百万块半导体材料硅制成的BIPV建筑光伏瓦,便开启了一天的阳光“狩猎”。沿着线路,光伏瓦产出的绿电进入生产车间,通过机械手臂的操作,将零部件又组装成一块块蓝色BIPV建筑光伏瓦。
在肥城市,由赫里欧新能源(肥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里欧”)生产的新能源BIPV建筑光伏瓦,在建筑上“捕获”来自阳光的能量,每年可生产绿电200万千瓦时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00吨。
太阳能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绿色能源,目前大多数照到地球上的阳光没有得到利用就散失掉了。要高效地利用阳光,可以将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种能够捕捉阳光的设备被称为光伏发电系统。
当阳光打在光伏板上,光伏电池片里的电子就挣脱磁力场流动起来,化为一股股绿电流,经过光伏板、变压器等设备的处理,变为交流电,输送进电网系统,整个过程零碳排放。
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是肥城市打造建安业绿色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肥城市坚持将建安业优势向上游延伸,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建安建材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引进赫里欧年产500万平方米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实现建安业“追光绿行”。
“BIPV建筑光伏瓦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组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瓦,它既是建筑的外部维护材料,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材料,是一个跨界的系统产品。”赫里欧新能源(肥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博说。
相较于传统组件产品,BIPV建筑光伏瓦采用的晶硅电池,阳光转化率超过23.5%,每平方米的发电功率接近200瓦,真正实现“给点阳光就来电”。赫里欧是全球首家全面选择直流侧安全低电压技术路线的企业,规避和消除了传统光伏的缺陷,让BIPV建筑光伏瓦与建筑的结合度更高。
“BIPV建筑光伏瓦的预制化、标准化、多功能化优势,有效提升了装配率和绿色建筑的指标。相较于传统BAPV光伏瓦,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BIPV建筑光伏瓦能够有效减少50%的施工量,减少20%的金属材料,同时还可以延长屋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利用率和装配率。”赫里欧创始人兼研发团队组成人员崔永祥博士介绍。
作为肥城建安业的绿色化延链补链项目,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是肥城打造的全省最大、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装配式建筑基地。该项目是实现肥城建安业发电与建筑“双绿同行”的重要一步。
“厂房房顶整体采用BIPV光电建材进行铺设,充分利用厂房自身的建设特点,让屋顶直接变身为光伏发电站,从而转变能源供应方式,让绿电赋能绿色装配式建筑。”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为4MW,据测算,2025年将累计生产绿电1亿度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以上。
“BIPV建筑光伏瓦为肥城建安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另辟蹊径,为绿色建筑披上‘发电外衣’,将助力肥城建安业2025年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肥城市建筑安装业发展中心主任赵震说。
据悉,目前,赫里欧年产500万平方米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部达产后生产规模将达到10GW,预计每年可生产绿电12亿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准煤354.9万吨,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万吨。
本报通讯员 纪宗玉 董效晏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和高楼,赫里欧厂房屋顶的几百万块半导体材料硅制成的BIPV建筑光伏瓦,便开启了一天的阳光“狩猎”。沿着线路,光伏瓦产出的绿电进入生产车间,通过机械手臂的操作,将零部件又组装成一块块蓝色BIPV建筑光伏瓦。
在肥城市,由赫里欧新能源(肥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里欧”)生产的新能源BIPV建筑光伏瓦,在建筑上“捕获”来自阳光的能量,每年可生产绿电200万千瓦时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00吨。
太阳能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绿色能源,目前大多数照到地球上的阳光没有得到利用就散失掉了。要高效地利用阳光,可以将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种能够捕捉阳光的设备被称为光伏发电系统。
当阳光打在光伏板上,光伏电池片里的电子就挣脱磁力场流动起来,化为一股股绿电流,经过光伏板、变压器等设备的处理,变为交流电,输送进电网系统,整个过程零碳排放。
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是肥城市打造建安业绿色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肥城市坚持将建安业优势向上游延伸,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建安建材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引进赫里欧年产500万平方米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实现建安业“追光绿行”。
“BIPV建筑光伏瓦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组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光伏瓦,它既是建筑的外部维护材料,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材料,是一个跨界的系统产品。”赫里欧新能源(肥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博说。
相较于传统组件产品,BIPV建筑光伏瓦采用的晶硅电池,阳光转化率超过23.5%,每平方米的发电功率接近200瓦,真正实现“给点阳光就来电”。赫里欧是全球首家全面选择直流侧安全低电压技术路线的企业,规避和消除了传统光伏的缺陷,让BIPV建筑光伏瓦与建筑的结合度更高。
“BIPV建筑光伏瓦的预制化、标准化、多功能化优势,有效提升了装配率和绿色建筑的指标。相较于传统BAPV光伏瓦,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BIPV建筑光伏瓦能够有效减少50%的施工量,减少20%的金属材料,同时还可以延长屋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利用率和装配率。”赫里欧创始人兼研发团队组成人员崔永祥博士介绍。
作为肥城建安业的绿色化延链补链项目,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是肥城打造的全省最大、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装配式建筑基地。该项目是实现肥城建安业发电与建筑“双绿同行”的重要一步。
“厂房房顶整体采用BIPV光电建材进行铺设,充分利用厂房自身的建设特点,让屋顶直接变身为光伏发电站,从而转变能源供应方式,让绿电赋能绿色装配式建筑。”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为4MW,据测算,2025年将累计生产绿电1亿度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以上。
“BIPV建筑光伏瓦为肥城建安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另辟蹊径,为绿色建筑披上‘发电外衣’,将助力肥城建安业2025年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肥城市建筑安装业发展中心主任赵震说。
据悉,目前,赫里欧年产500万平方米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部达产后生产规模将达到10GW,预计每年可生产绿电12亿千瓦时以上,年节约标准煤354.9万吨,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