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
以疾控改革撬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1-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张月莲
当前是疾控体系改革非常重要的时期。针对如何构筑强健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预警响应机制,聊城市强化政策集成,依托改革试点,找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医防融合等着力点,刀刃向内,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撬动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试点到深化
保持政策延续性
先行先试稳起步。两年前,聊城市参考山东省三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的做法,敢当排头兵,在全省率先推行疾控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模式。选取改革创新积极主动、示范创建经验丰富、疾控工作成效突出的聊城市疾控中心和东阿县、莘县和高唐县作为市级改革试点。同时,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市卫健委、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税局七部门印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该项工作列入全市市直部门重点改革项目清单。
走实走远深改路。2023年7月,基于前期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深化提升行动,扩大试点范围。聊城市择优选取东阿县疾控中心、冠县疾控中心作为省级改革试点,并针对提升专业能力、优化人才队伍、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出政策性要求。市卫健委等9部门印发《聊城市深化扩大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多部门联动发力,改革得以快速顺利进入前行轨道。
织密织紧保障网。保持改革政策的延续性,对于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聊城市,除东阿县、冠县作为全省疾控改革试点外,其他县(市、区)均参照省级疾控改革试点开展相关工作,尽可能保持改革政策的延续性,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合力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同心筑牢守护健康“隔离墙”。
从激励到培养
增强改革新动能
启动考核激励“新引擎”。聊城疾控探索“1235”考核体系。聚焦“2”个全面,人员全面参与,根据岗位实施分级分类分层考核;内容全面覆盖,设置专业指标、通用指标、争先创优、拓展创新、科研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六大版块,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考核。坚持“3”个结合,分别将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果运用与绩效待遇挂钩,作为评先树优、职务调整、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做到“5”个突出,突出考在平时、靶向监督、底线思维、差异管理、鼓励创新,丰富激励手段,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履职奉献。
打造首席专家“旗舰队”。聊城以组建首席专家团队为抓手,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旗舰队”,促其在业务发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首席专家具有突出专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把控学科建设方向,掌握学科发展动态,经常指导开展社会服务、对外交流,能够在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处置中“一锤定音”,得到社会和同行的普遍认可。目前,按照“专业性、高层次、权责统一、内聘外引相结合”的原则,全市疾控机构遴选首席专家16名,其中,市级5名,县级11名。
筑好人才培养“蓄水池”。为破解“人才荒”,一方面,筑巢引凤,主动创造宽松的职称晋升环境,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提高疾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将市、县疾控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核定为40%、30%,以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人;另一方面,固巢养凤,创新开展“上派学习、下县锻炼、中间交流”干部培养机制,市疾控选派17名业务骨干分别到上、下级疾控机构、市直部门学习锻炼,着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以多元模式培育人。
从治疗到预防
打造融合新场景
聊城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从“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打造医防融合新场景。
激活疾控体系。坚持市、县疾控“一盘棋”,形成上下齐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态势。制发三年发展规划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落实措施,提升工作效能。推进标准化建设,建成市级区域性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实施闭环管理、开展现场观摩、组织应急演练等,激发疾控系统的生机与活力。市疾控中心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成立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暨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现已完成15万余剂次成人预防接种,处置8000余例狂犬病暴露。
统筹健康资源。聊城探索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新模式,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推进”,推动疾控、医疗体系的职责、考核、资源协同,打破医防融合瓶颈,实现人员通、业务通、资源通。目前,聊城市疾控中心与所有市直医疗机构合作,针对医院特色确定协作内容,不断拓展医防融合的广度、精度和深度。
挖掘区位优势。聊城联合山西长治、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和濮阳市,共建晋冀鲁豫“四省五市”疾病预防控制协作区,推行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提升区域疾控能力水平、助推省际交界区域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下一步,聊城市将集中发展优势,坚持市县融合发展的思路,完善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突破发展瓶颈,落实人员双向柔性流动,建立预防、医疗、慢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链;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实现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奋力开创全市疾控事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努力和更大贡献。
(作者: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当前是疾控体系改革非常重要的时期。针对如何构筑强健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预警响应机制,聊城市强化政策集成,依托改革试点,找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医防融合等着力点,刀刃向内,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撬动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试点到深化
保持政策延续性
先行先试稳起步。两年前,聊城市参考山东省三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的做法,敢当排头兵,在全省率先推行疾控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模式。选取改革创新积极主动、示范创建经验丰富、疾控工作成效突出的聊城市疾控中心和东阿县、莘县和高唐县作为市级改革试点。同时,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市卫健委、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税局七部门印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该项工作列入全市市直部门重点改革项目清单。
走实走远深改路。2023年7月,基于前期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深化提升行动,扩大试点范围。聊城市择优选取东阿县疾控中心、冠县疾控中心作为省级改革试点,并针对提升专业能力、优化人才队伍、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出政策性要求。市卫健委等9部门印发《聊城市深化扩大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多部门联动发力,改革得以快速顺利进入前行轨道。
织密织紧保障网。保持改革政策的延续性,对于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聊城市,除东阿县、冠县作为全省疾控改革试点外,其他县(市、区)均参照省级疾控改革试点开展相关工作,尽可能保持改革政策的延续性,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合力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同心筑牢守护健康“隔离墙”。
从激励到培养
增强改革新动能
启动考核激励“新引擎”。聊城疾控探索“1235”考核体系。聚焦“2”个全面,人员全面参与,根据岗位实施分级分类分层考核;内容全面覆盖,设置专业指标、通用指标、争先创优、拓展创新、科研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六大版块,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考核。坚持“3”个结合,分别将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果运用与绩效待遇挂钩,作为评先树优、职务调整、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做到“5”个突出,突出考在平时、靶向监督、底线思维、差异管理、鼓励创新,丰富激励手段,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履职奉献。
打造首席专家“旗舰队”。聊城以组建首席专家团队为抓手,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旗舰队”,促其在业务发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首席专家具有突出专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把控学科建设方向,掌握学科发展动态,经常指导开展社会服务、对外交流,能够在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处置中“一锤定音”,得到社会和同行的普遍认可。目前,按照“专业性、高层次、权责统一、内聘外引相结合”的原则,全市疾控机构遴选首席专家16名,其中,市级5名,县级11名。
筑好人才培养“蓄水池”。为破解“人才荒”,一方面,筑巢引凤,主动创造宽松的职称晋升环境,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提高疾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将市、县疾控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分别核定为40%、30%,以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人;另一方面,固巢养凤,创新开展“上派学习、下县锻炼、中间交流”干部培养机制,市疾控选派17名业务骨干分别到上、下级疾控机构、市直部门学习锻炼,着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以多元模式培育人。
从治疗到预防
打造融合新场景
聊城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从“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打造医防融合新场景。
激活疾控体系。坚持市、县疾控“一盘棋”,形成上下齐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态势。制发三年发展规划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落实措施,提升工作效能。推进标准化建设,建成市级区域性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实施闭环管理、开展现场观摩、组织应急演练等,激发疾控系统的生机与活力。市疾控中心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成立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暨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现已完成15万余剂次成人预防接种,处置8000余例狂犬病暴露。
统筹健康资源。聊城探索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新模式,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推进”,推动疾控、医疗体系的职责、考核、资源协同,打破医防融合瓶颈,实现人员通、业务通、资源通。目前,聊城市疾控中心与所有市直医疗机构合作,针对医院特色确定协作内容,不断拓展医防融合的广度、精度和深度。
挖掘区位优势。聊城联合山西长治、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和濮阳市,共建晋冀鲁豫“四省五市”疾病预防控制协作区,推行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提升区域疾控能力水平、助推省际交界区域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下一步,聊城市将集中发展优势,坚持市县融合发展的思路,完善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突破发展瓶颈,落实人员双向柔性流动,建立预防、医疗、慢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链;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实现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奋力开创全市疾控事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努力和更大贡献。
(作者: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