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寿光铆足“攻”劲——
一批支撑力强的重点工作有突破
2024-01-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石如宽 报道
本报寿光讯 2023年12月29日,寿光连续召开寿光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夺取开门红、拼搏赢得全年彩,力争在各个条线、各个领域当排头、作示范。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寿光铆足“攻”的劲头,一批支撑力强的重点工作实现了突破。
过去的一年,历经3年建设的小清河复航寿光段工程首次完成载货航行,海河联运成为现实。历时5年谋划的津潍高铁(寿光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寿光即将进入高铁时代。
投资近20亿元的鲁清实验、厚德学校等5所高标准学校建成投用,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1.1万多个,有效解决了生育高峰带来的小学入学“峰值”难题。12件重点突破事项、68个重点项目、10件民生实事都有新进展、新成效。这些工作的突破,带来的不仅是支撑力的提升,更是精气神的提振,为寿光赢得区域竞争打开了新空间。
现代农业更具竞争力。以建设全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为目标,寿光聚焦“做强两端、提升中间、数字赋能”全产业链路径,累计发布实施1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拥有2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业企业,27个蔬菜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总数达到205个、占全省1/2左右。5家合作社通过中国和全球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双认证,13家合作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
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8亿株、占全省1/4左右,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全链条布局。
寿光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坚定不移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加速构建“1511”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大脑”入选省首批培育名单,成为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省DCMM贯标试点县。目前,寿光拥有5家200亿级企业、全部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还有170家过亿级企业,拥有上市企业6家、股票9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达到256家。
寿光全面推进重点项目,攻坚总投资813亿元的68个重点项目,有31个入选省市重大重点项目,金玉米年产20万吨氨基酸等21个过亿元项目全面投产。总投资108亿元的顺泰仓储能源储备库、100亿元的国电投吉电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等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成为拉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寿光坚持城市更新,不断擦亮宜居宜业、活力迸发、均衡协调的城市底色。推进总投资327.8亿元的城市建设项目,对93个老旧小区、311栋居民楼进行了改造提升,完成圣城街、银海路等10.2公里城区雨污分流及内涝治理工程,改造升级新兴街、东七、建桥等6处市场夜市,打造了夜间经济网红景点63个,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环境医院,弥河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保洁示范路达到56条。
城乡全方位“无差别化”发展是寿光的鲜明标识。如今,寿光许多农民的生活状态是,白天在农村种地,晚上到城里生活,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在生产方式上,自动温控、智能雾化等设备成为新建大棚“标配”,农民在家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70后、80后、90后占到菜农数量的54.8%。在家庭收入上,2023年前三季度,寿光城乡居民收入比优化为1.6:1。
本报寿光讯 2023年12月29日,寿光连续召开寿光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夺取开门红、拼搏赢得全年彩,力争在各个条线、各个领域当排头、作示范。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寿光铆足“攻”的劲头,一批支撑力强的重点工作实现了突破。
过去的一年,历经3年建设的小清河复航寿光段工程首次完成载货航行,海河联运成为现实。历时5年谋划的津潍高铁(寿光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寿光即将进入高铁时代。
投资近20亿元的鲁清实验、厚德学校等5所高标准学校建成投用,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1.1万多个,有效解决了生育高峰带来的小学入学“峰值”难题。12件重点突破事项、68个重点项目、10件民生实事都有新进展、新成效。这些工作的突破,带来的不仅是支撑力的提升,更是精气神的提振,为寿光赢得区域竞争打开了新空间。
现代农业更具竞争力。以建设全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为目标,寿光聚焦“做强两端、提升中间、数字赋能”全产业链路径,累计发布实施1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拥有2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业企业,27个蔬菜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总数达到205个、占全省1/2左右。5家合作社通过中国和全球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双认证,13家合作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
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8亿株、占全省1/4左右,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全链条布局。
寿光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坚定不移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加速构建“1511”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大脑”入选省首批培育名单,成为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省DCMM贯标试点县。目前,寿光拥有5家200亿级企业、全部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还有170家过亿级企业,拥有上市企业6家、股票9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达到256家。
寿光全面推进重点项目,攻坚总投资813亿元的68个重点项目,有31个入选省市重大重点项目,金玉米年产20万吨氨基酸等21个过亿元项目全面投产。总投资108亿元的顺泰仓储能源储备库、100亿元的国电投吉电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等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成为拉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寿光坚持城市更新,不断擦亮宜居宜业、活力迸发、均衡协调的城市底色。推进总投资327.8亿元的城市建设项目,对93个老旧小区、311栋居民楼进行了改造提升,完成圣城街、银海路等10.2公里城区雨污分流及内涝治理工程,改造升级新兴街、东七、建桥等6处市场夜市,打造了夜间经济网红景点63个,成立全省首家县级环境医院,弥河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保洁示范路达到56条。
城乡全方位“无差别化”发展是寿光的鲜明标识。如今,寿光许多农民的生活状态是,白天在农村种地,晚上到城里生活,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在生产方式上,自动温控、智能雾化等设备成为新建大棚“标配”,农民在家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70后、80后、90后占到菜农数量的54.8%。在家庭收入上,2023年前三季度,寿光城乡居民收入比优化为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