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核引领·四化联动”基层治理机制

唐冶街道打造全域幸福家园

2023-12-28 作者: 段婷婷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本报通讯员 高 明

  35个村居堡垒、23个两新组织植根于唐冶,近4000名党员行走在168个网格内……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推动治理体系精细化、精准化,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街道秉承党建引领、多元联动、数字赋能、高效服务的理念,探索构建“一核引领·四化联动”基层治理机制,全力打造全域治理现代化的唐冶样板,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
党建+产业化发展
激活基层治理“内动力”

  持续擦亮“历链·点亮星河”党建品牌,打造济南农商行、麒麟医药等链主企业“历链·红色空间”4家,开展金融、生物医药专题讲座。对链主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1次,协调解决企业办公用房、人才子女入学等诉求50余项。
  结合“五经普”,组建220余人的党员先锋队到项目、企业一线面对面宣传、手把手讲解。围绕优质园区和6条产业链,班子成员带队走访80余家重点单位,加大上下游企业进驻招引力度,实现优质项目、产业载体填充。
  今年该街道新引进7家重点企业,1-11月新增注册资本过5000万元企业20家,“才聚首邑·智汇历城”平台新注册企业34家、认定人才210人,38个重点项目实现固投213.33亿元、建安投资115.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
党建+网格化管理
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

  该街道在162个基础网格、6个专属网格、834个微网格的基础上,成立141个网格党支部、336个党小组,挂牌423户党员中心户,形成“街道—村居—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机制。
  摸排网格内党员、兼职网格员3863名全部划分至141个网格党支部,充实网格共治力量,累计开展“网格党员亮身份”志愿服务和议事活动600余次。
  建立“网格化+综合执法”联动机制,组织130余名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下沉至网格,坚持“日巡查-及时办-勤反馈”,并通过网格议事、圆桌协商、上下联动等落实措施,300余个民生诉求和矛盾化解、消灭在基础网格。
党建+数字化支撑
搭建全域治理“新平台”

  2023年以来,聚焦书记突破项目,形成“线上+线下”全域治理模式,用好“历接历办”+“七位一体”大调解机制,通过一次巡查,对网格内热线、信访、城市管理等180余个问题“一站通办”,实现党建网格和智慧化社会治理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7名派出所民警兼任所辖管区、社区的副书记,实现警保调解联动,处理萌芽期矛盾30余件;整合多方力量,吸纳外卖、快递、电商直播等新就业群体进社区,担任兼职网格员,利用“历接历办”反馈解决社区、园区问题,推动形成基层治理“大联盟”。实施全域治理以来,该街道今年12345热线和警情办理数量实现双下降,解决疑难问题600余件。
党建+精细化服务
奏响基层治理“最强音”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征集10件民生实事,并全部回应,将“民生清单”兑现为“幸福账单”。
  打造综合行政执法服务一条街,创新“1+10+N”动态联动机制,围绕油烟扰民、道路交通等问题联合执法30余次。启动“行走唐冶·感受唐冶”系列活动,打造游学路线40余条,组织居民活动180余次。聚焦特殊群体,发放低保金326008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50039元,为59名残疾学生及家庭子女申请教育补贴150000元。
  聚焦就业创业,举办“线上+线下”13场招聘会、提供9000余个岗位,发放小微企业创业补贴105万元。盘活20个社区资源,探索“党建服务+招商引资”社区创业模式,将家政、配餐、修理等业态引到家门口。打造新新驿站、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6家,重点服务“三新”群体,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幸福家园。
  □ 本报记者 段婷婷
  本报通讯员 高 明

  35个村居堡垒、23个两新组织植根于唐冶,近4000名党员行走在168个网格内……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推动治理体系精细化、精准化,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街道秉承党建引领、多元联动、数字赋能、高效服务的理念,探索构建“一核引领·四化联动”基层治理机制,全力打造全域治理现代化的唐冶样板,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
党建+产业化发展
激活基层治理“内动力”

  持续擦亮“历链·点亮星河”党建品牌,打造济南农商行、麒麟医药等链主企业“历链·红色空间”4家,开展金融、生物医药专题讲座。对链主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1次,协调解决企业办公用房、人才子女入学等诉求50余项。
  结合“五经普”,组建220余人的党员先锋队到项目、企业一线面对面宣传、手把手讲解。围绕优质园区和6条产业链,班子成员带队走访80余家重点单位,加大上下游企业进驻招引力度,实现优质项目、产业载体填充。
  今年该街道新引进7家重点企业,1-11月新增注册资本过5000万元企业20家,“才聚首邑·智汇历城”平台新注册企业34家、认定人才210人,38个重点项目实现固投213.33亿元、建安投资115.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
党建+网格化管理
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

  该街道在162个基础网格、6个专属网格、834个微网格的基础上,成立141个网格党支部、336个党小组,挂牌423户党员中心户,形成“街道—村居—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机制。
  摸排网格内党员、兼职网格员3863名全部划分至141个网格党支部,充实网格共治力量,累计开展“网格党员亮身份”志愿服务和议事活动600余次。
  建立“网格化+综合执法”联动机制,组织130余名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下沉至网格,坚持“日巡查-及时办-勤反馈”,并通过网格议事、圆桌协商、上下联动等落实措施,300余个民生诉求和矛盾化解、消灭在基础网格。
党建+数字化支撑
搭建全域治理“新平台”

  2023年以来,聚焦书记突破项目,形成“线上+线下”全域治理模式,用好“历接历办”+“七位一体”大调解机制,通过一次巡查,对网格内热线、信访、城市管理等180余个问题“一站通办”,实现党建网格和智慧化社会治理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7名派出所民警兼任所辖管区、社区的副书记,实现警保调解联动,处理萌芽期矛盾30余件;整合多方力量,吸纳外卖、快递、电商直播等新就业群体进社区,担任兼职网格员,利用“历接历办”反馈解决社区、园区问题,推动形成基层治理“大联盟”。实施全域治理以来,该街道今年12345热线和警情办理数量实现双下降,解决疑难问题600余件。
党建+精细化服务
奏响基层治理“最强音”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征集10件民生实事,并全部回应,将“民生清单”兑现为“幸福账单”。
  打造综合行政执法服务一条街,创新“1+10+N”动态联动机制,围绕油烟扰民、道路交通等问题联合执法30余次。启动“行走唐冶·感受唐冶”系列活动,打造游学路线40余条,组织居民活动180余次。聚焦特殊群体,发放低保金326008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50039元,为59名残疾学生及家庭子女申请教育补贴150000元。
  聚焦就业创业,举办“线上+线下”13场招聘会、提供9000余个岗位,发放小微企业创业补贴105万元。盘活20个社区资源,探索“党建服务+招商引资”社区创业模式,将家政、配餐、修理等业态引到家门口。打造新新驿站、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6家,重点服务“三新”群体,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