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创新赋能火电巡检提质增效

2023-1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技术人员在输煤皮带数据采集点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焦凯迪 李曼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能源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为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全转化,国能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寿光公司”)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生产运营一体化系统项目,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全面支撑经营与生产业务管理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了企业效益和形象。
  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山东寿光公司智能巡检与以往迥然不同,通过发电厂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升级,降本、提质、增效的精益管理,正在这里发生。
智能化测算
让煤场管控更为科学和准确

  每天,成“山”的煤炭被运到电厂煤场,在这里通过磨煤机研磨成面粉一样细的颗粒,被送入锅炉,能量经由水蒸气,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并通向电网,支撑齐鲁大地的用电负荷。在“能量之源”燃料区,保障消防安全、皮带运送畅通,便是运行部燃料主管刘永坡肩头的责任。
  检查全部的输煤皮带是否有异常,单程就要3公里;整个过程要“上下留心”,头上有设备,脚下有台阶,他每天这样谨慎地走过上万步,无论酷夏还是寒冬,总是让他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即便如此耐心细致的巡检,皮带出现异常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被肉眼发现。运输量每小时可达1800吨的煤炭,一旦异常洒出,一分钟的洒煤量就会有几十吨,需要五六个人清理一整天,工作量暴增。
  皮带下面线运行速度是3.15米/秒,上面线是2.8米/秒,如果出现问题,一眨眼的工夫皮带就会损坏十几米。如果皮带有杂物或者铁器,稍不注意整条皮带就会损坏,恢复是很困难的,得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来进行维护维修。有长的铁制品或者其他东西正好从煤上过的话肉眼能看到,但好多时候是在内部,是肉眼看不到的。这种不能非常及时、瞬时发现的问题,只能靠经验、靠一些电流,所以很难判断。
  皮带异常检测难题几乎困扰着每个火电厂,如今在这里有了“智能巡检系统”的科学预判,极大降低了风险。
  智能巡检系统对进入落煤管前后皮带上煤堆的断面体积进行计算,对单位时间内皮带上通过的煤炭体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发生堵煤、洒煤现象,并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视频和激光等多维感知技术的应用,让皮带撕裂的征兆在初期就可以及时被发现,将事后止损转为事前预警,皮带撕裂事故风险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燃料区的安消一体化改造,告别了单一的人工手持点温枪测温,有了红外热成像测温、工业级环境监测传感器、烟雾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加持,人工现场巡检的工作量减轻,实现了煤场自燃智能防控。
智能化传输 让现场抄表转变为智能预判
  山东寿光公司认真研究建设规范,不断夯实科学基础工作,积极贯彻学习集团公司《火电智能电站建设规范》,熟知熟会基础设施及智能装备、智能发电平台、智慧管理平台、保障体系、成果与效益5个板块的具体要求,开拓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其他区域的巡检也并不比燃料区简单。”山东寿光公司维护部热控专工焦凯迪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工作,“电气区、锅炉区、汽机区等核心区域的巡检,是最难的。”
  在锅炉生产区,每年5月份开始,高温就成了巡检的关键词,“进去5分钟衣服就被汗浸湿了。”汽机区大多数都是高温、高压的管道,管道工作介质温度能达到三五百度,而且压力也很高,一旦出现一个小沙眼,就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这些区域巡检的时候,得存有敬畏之心。锅炉区粉尘较多,即使治理得很好,也难免有粉尘,巡检的时候不管多热的天,最低的防护条件都得是N95。
  “在汽机区域,充满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让人敬而远之。不只是高温,还有噪声,只有戴着耳塞,才能减少一些噪声伤害。”“电气区里面有个区域叫作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我们要抄录GIS六氟化硫表计的压力数值以监测防泄露。它的位置有的很高,有的朝向不好,我们得爬上爬下,搬着梯子挨个去抄。”
  现在,有了它们来协助——巡检机器人与智能摄像机,通过采集现场仪表视频图像信息,再由机器视觉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及时对异常数据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现在我们不需要频繁进去抄表,有异常的时候进去看一下就行了。”
  今年,山东寿光公司成立专项科创团队,探索利用智能物联技术,研发适合企业发展的智能巡检系统,这些“高科技”,在燃料区、电气GIS室和主变区、汽机区、锅炉区等电厂核心运营区上岗了。
  智能系统的判断准不准呢?“我们人工读表的话,一般到小数点后一位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智能系统的读数能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还可以显示百分比,没想到精准度这么高,很智能。”运行部安全主管周宇玮介绍道。
  更为稳妥的是,各项结果还可以跟电厂PI系统双重复核。通过识别现场仪表,智能巡检系统分析发生的异常后与PI系统对应参数进行对比,计算偏差,相互印证,以此判断数据异常情况,更准确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缺陷。
智能化监测
让枯燥的巡检更智慧更可靠

  山东寿光公司实施智能巡检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选定日常巡检的关键区域进行研究,根据每个区域的巡检特点,采用不同的智能巡检方式,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巡检强度,提高设备可靠性。
  在运行办公室的屏幕上,展示着这样一个逼真的场景。以三维激光建模为地图,同步展示物联设备接入情况、实时报警、缺陷统计和分类管理、缺陷变化趋势等业务数据。
  三维模型与视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立体沉浸式”的智能巡检系统,为电厂巡检管理和工作人员提供如临其境、更为灵活便捷的巡检体验。
  以前,运行工程师每走一趟,都要在十几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现在,智能巡检集成管理平台一键生成的报告替代了手写的厚厚一叠纸,从巡检任务计划的制订,到任务执行、巡检信息的汇总,再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一个完整流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运行人员只需对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复核,并提交检修工单,形成闭环。
  在噪声大、粉尘多的生产区域,智能机器人、智能摄像机、热成像在线测温设备和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全天候驻扎,它们不仅实现了“看得见”的测温,也用智能物联技术帮助解决了恼人的“跑冒滴漏”问题,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预防,将电厂一线巡检工作人员从繁琐、重复、甚至危险的巡检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提效、创新研究等工作中去。
  “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升级,在发电行业内并不多见。”生产技术部科技主管王召鹏介绍道,“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智能巡检系统提升了巡检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此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数智技术手段,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一份力量。”王召鹏说道。
  作为山东省火电企业的标杆单位,山东寿光公司紧扣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导向,坚持“建设示范、制定标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建设原则,经过科学探索实践,全面实现“主动安全管理、智能化生产运行、精细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公司生产运营更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灵活,以科技创新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技术人员正在远程检查机器人监测数值
  公司智慧建设检查组到寿光电厂进行智能化建设检查
  运行人员精细检查智能设备反馈数值
  运行值长与监盘人员对监测数值进行检查
  智能机器人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设备巡检
  寿光电厂外景
  □焦凯迪 李曼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能源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为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全转化,国能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寿光公司”)注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生产运营一体化系统项目,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全面支撑经营与生产业务管理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了企业效益和形象。
  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山东寿光公司智能巡检与以往迥然不同,通过发电厂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升级,降本、提质、增效的精益管理,正在这里发生。
智能化测算
让煤场管控更为科学和准确

  每天,成“山”的煤炭被运到电厂煤场,在这里通过磨煤机研磨成面粉一样细的颗粒,被送入锅炉,能量经由水蒸气,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并通向电网,支撑齐鲁大地的用电负荷。在“能量之源”燃料区,保障消防安全、皮带运送畅通,便是运行部燃料主管刘永坡肩头的责任。
  检查全部的输煤皮带是否有异常,单程就要3公里;整个过程要“上下留心”,头上有设备,脚下有台阶,他每天这样谨慎地走过上万步,无论酷夏还是寒冬,总是让他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即便如此耐心细致的巡检,皮带出现异常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被肉眼发现。运输量每小时可达1800吨的煤炭,一旦异常洒出,一分钟的洒煤量就会有几十吨,需要五六个人清理一整天,工作量暴增。
  皮带下面线运行速度是3.15米/秒,上面线是2.8米/秒,如果出现问题,一眨眼的工夫皮带就会损坏十几米。如果皮带有杂物或者铁器,稍不注意整条皮带就会损坏,恢复是很困难的,得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来进行维护维修。有长的铁制品或者其他东西正好从煤上过的话肉眼能看到,但好多时候是在内部,是肉眼看不到的。这种不能非常及时、瞬时发现的问题,只能靠经验、靠一些电流,所以很难判断。
  皮带异常检测难题几乎困扰着每个火电厂,如今在这里有了“智能巡检系统”的科学预判,极大降低了风险。
  智能巡检系统对进入落煤管前后皮带上煤堆的断面体积进行计算,对单位时间内皮带上通过的煤炭体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发生堵煤、洒煤现象,并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视频和激光等多维感知技术的应用,让皮带撕裂的征兆在初期就可以及时被发现,将事后止损转为事前预警,皮带撕裂事故风险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燃料区的安消一体化改造,告别了单一的人工手持点温枪测温,有了红外热成像测温、工业级环境监测传感器、烟雾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加持,人工现场巡检的工作量减轻,实现了煤场自燃智能防控。
智能化传输 让现场抄表转变为智能预判
  山东寿光公司认真研究建设规范,不断夯实科学基础工作,积极贯彻学习集团公司《火电智能电站建设规范》,熟知熟会基础设施及智能装备、智能发电平台、智慧管理平台、保障体系、成果与效益5个板块的具体要求,开拓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其他区域的巡检也并不比燃料区简单。”山东寿光公司维护部热控专工焦凯迪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工作,“电气区、锅炉区、汽机区等核心区域的巡检,是最难的。”
  在锅炉生产区,每年5月份开始,高温就成了巡检的关键词,“进去5分钟衣服就被汗浸湿了。”汽机区大多数都是高温、高压的管道,管道工作介质温度能达到三五百度,而且压力也很高,一旦出现一个小沙眼,就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这些区域巡检的时候,得存有敬畏之心。锅炉区粉尘较多,即使治理得很好,也难免有粉尘,巡检的时候不管多热的天,最低的防护条件都得是N95。
  “在汽机区域,充满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让人敬而远之。不只是高温,还有噪声,只有戴着耳塞,才能减少一些噪声伤害。”“电气区里面有个区域叫作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我们要抄录GIS六氟化硫表计的压力数值以监测防泄露。它的位置有的很高,有的朝向不好,我们得爬上爬下,搬着梯子挨个去抄。”
  现在,有了它们来协助——巡检机器人与智能摄像机,通过采集现场仪表视频图像信息,再由机器视觉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及时对异常数据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现在我们不需要频繁进去抄表,有异常的时候进去看一下就行了。”
  今年,山东寿光公司成立专项科创团队,探索利用智能物联技术,研发适合企业发展的智能巡检系统,这些“高科技”,在燃料区、电气GIS室和主变区、汽机区、锅炉区等电厂核心运营区上岗了。
  智能系统的判断准不准呢?“我们人工读表的话,一般到小数点后一位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智能系统的读数能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还可以显示百分比,没想到精准度这么高,很智能。”运行部安全主管周宇玮介绍道。
  更为稳妥的是,各项结果还可以跟电厂PI系统双重复核。通过识别现场仪表,智能巡检系统分析发生的异常后与PI系统对应参数进行对比,计算偏差,相互印证,以此判断数据异常情况,更准确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缺陷。
智能化监测
让枯燥的巡检更智慧更可靠

  山东寿光公司实施智能巡检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选定日常巡检的关键区域进行研究,根据每个区域的巡检特点,采用不同的智能巡检方式,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巡检强度,提高设备可靠性。
  在运行办公室的屏幕上,展示着这样一个逼真的场景。以三维激光建模为地图,同步展示物联设备接入情况、实时报警、缺陷统计和分类管理、缺陷变化趋势等业务数据。
  三维模型与视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立体沉浸式”的智能巡检系统,为电厂巡检管理和工作人员提供如临其境、更为灵活便捷的巡检体验。
  以前,运行工程师每走一趟,都要在十几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现在,智能巡检集成管理平台一键生成的报告替代了手写的厚厚一叠纸,从巡检任务计划的制订,到任务执行、巡检信息的汇总,再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一个完整流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运行人员只需对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复核,并提交检修工单,形成闭环。
  在噪声大、粉尘多的生产区域,智能机器人、智能摄像机、热成像在线测温设备和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全天候驻扎,它们不仅实现了“看得见”的测温,也用智能物联技术帮助解决了恼人的“跑冒滴漏”问题,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预防,将电厂一线巡检工作人员从繁琐、重复、甚至危险的巡检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提效、创新研究等工作中去。
  “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升级,在发电行业内并不多见。”生产技术部科技主管王召鹏介绍道,“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智能巡检系统提升了巡检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此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数智技术手段,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一份力量。”王召鹏说道。
  作为山东省火电企业的标杆单位,山东寿光公司紧扣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导向,坚持“建设示范、制定标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建设原则,经过科学探索实践,全面实现“主动安全管理、智能化生产运行、精细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公司生产运营更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灵活,以科技创新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技术人员正在远程检查机器人监测数值
  公司智慧建设检查组到寿光电厂进行智能化建设检查
  运行人员精细检查智能设备反馈数值
  运行值长与监盘人员对监测数值进行检查
  智能机器人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设备巡检
  寿光电厂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