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枫调禹顺”品牌 走出多元解纷禹城路径
2023-12-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柳骁
禹城市把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立足市镇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新打造“枫调禹顺”调解品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禹城路径,最大程度凝聚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2年以来,禹城市以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契机,逐步整合力量资源、健全体制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推进多元化解实体化。禹城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于2022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立群众诉求接待大厅、群众接待室、综合调解室、分析研判等功能室,有13个部门、6个专业性调委会常驻,20个部门轮驻,11个镇街随叫随驻,实行访调对接、警调对接、诉调对接、12345市民热线对接,较好地实现了矛盾纠纷前端调解。各镇街依托综治中心,围绕“六有”“八化”目标,按照“一厅五室”建设标准,实现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力量常驻,打造了“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矛调中心。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推进多元化解规范化。在矛调中心设立涉法涉诉、劳动社保、营商环境、医疗保障等十一大调解领域,健全分类办理、动态监管、分析研判、评价督导等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前端”一站式受理、“中端”一键式分流、“后端”一揽子调处。先后出台《关于健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警民调解工作补贴办法》《关于开展信访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衔接机制。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推进多元化解专业化。在市级层面,探索打造“枫调禹顺”调解品牌,将“大禹精神”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由“堵”到“疏”的转变。在镇街层面,把更多专业力量纳入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涌现出了以“小龙”调解、“道德评议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调解工作品牌。在城市社区层面,打造“15分钟矛调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吸纳“三官两员一律”建立“红禹微治”红色顾问团,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实现微诉求不出网格、小矛盾不出社区。在村级层面,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打造“矛调共治体”。
禹城市把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立足市镇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新打造“枫调禹顺”调解品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禹城路径,最大程度凝聚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2年以来,禹城市以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契机,逐步整合力量资源、健全体制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推进多元化解实体化。禹城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于2022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立群众诉求接待大厅、群众接待室、综合调解室、分析研判等功能室,有13个部门、6个专业性调委会常驻,20个部门轮驻,11个镇街随叫随驻,实行访调对接、警调对接、诉调对接、12345市民热线对接,较好地实现了矛盾纠纷前端调解。各镇街依托综治中心,围绕“六有”“八化”目标,按照“一厅五室”建设标准,实现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力量常驻,打造了“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矛调中心。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推进多元化解规范化。在矛调中心设立涉法涉诉、劳动社保、营商环境、医疗保障等十一大调解领域,健全分类办理、动态监管、分析研判、评价督导等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前端”一站式受理、“中端”一键式分流、“后端”一揽子调处。先后出台《关于健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警民调解工作补贴办法》《关于开展信访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完善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衔接机制。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推进多元化解专业化。在市级层面,探索打造“枫调禹顺”调解品牌,将“大禹精神”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由“堵”到“疏”的转变。在镇街层面,把更多专业力量纳入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涌现出了以“小龙”调解、“道德评议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调解工作品牌。在城市社区层面,打造“15分钟矛调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吸纳“三官两员一律”建立“红禹微治”红色顾问团,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实现微诉求不出网格、小矛盾不出社区。在村级层面,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打造“矛调共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