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产业集群撑起千亿级泰山锂谷

2023-12-22 作者: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聚焦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报道
  本报肥城讯 前不久,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泰安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该集群主要包括锂电新材料、钠离子储能电池等新兴产业,集聚了瑞福锂业、山东华劲等重点企业、项目和园区。
  依托链主企业,肥城市高位构筑蔚蓝科技孵化器、锂电新材料中试基地以及锂电新材料产业园、蔚蓝科技产业园、化工产业园“1+1+3”联动配套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向锂电正负极材料、钠离子正负极材料、锂电池整装与回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延伸。
  目前,该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其中,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各3家。引进亿纬锂能、宏匀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总投资449.1亿元的37个链内项目加速推进,千亿级“泰山锂谷”强势崛起。
  作为泰安新能源产业主要集聚区,肥城依托产业优势,精耕细作产业生态,以链式思维精心布局,招引龙头、延链补链,推进锂电新材料产业加速聚集、规模持续壮大。
  要素保障是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肥城市成立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金,引入省新动能基金、洪泰基金、山能资本,采取“产业引导基金+重大项目直投”等方式,保障资金需求,目前已有13个产业项目纳入基金池,融资额度超20亿元。
  肥城市强力推动集群企业数转智改,通过华为数字底座,融通瑞福锂业数智工厂、华劲电池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数字应用项目,构建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同时,围绕产业链融通人才链、布局创新链,集群内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集聚行业顶尖专家11名。
聚焦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报道
  本报肥城讯 前不久,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泰安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该集群主要包括锂电新材料、钠离子储能电池等新兴产业,集聚了瑞福锂业、山东华劲等重点企业、项目和园区。
  依托链主企业,肥城市高位构筑蔚蓝科技孵化器、锂电新材料中试基地以及锂电新材料产业园、蔚蓝科技产业园、化工产业园“1+1+3”联动配套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向锂电正负极材料、钠离子正负极材料、锂电池整装与回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延伸。
  目前,该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其中,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各3家。引进亿纬锂能、宏匀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总投资449.1亿元的37个链内项目加速推进,千亿级“泰山锂谷”强势崛起。
  作为泰安新能源产业主要集聚区,肥城依托产业优势,精耕细作产业生态,以链式思维精心布局,招引龙头、延链补链,推进锂电新材料产业加速聚集、规模持续壮大。
  要素保障是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肥城市成立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金,引入省新动能基金、洪泰基金、山能资本,采取“产业引导基金+重大项目直投”等方式,保障资金需求,目前已有13个产业项目纳入基金池,融资额度超20亿元。
  肥城市强力推动集群企业数转智改,通过华为数字底座,融通瑞福锂业数智工厂、华劲电池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数字应用项目,构建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工业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同时,围绕产业链融通人才链、布局创新链,集群内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集聚行业顶尖专家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