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青岛银行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企业精准画像

数字金融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

2023-12-22 作者: 胡羽 王新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胡羽 王新蕾

  “我们固定资产少,缺乏抵押物,无法满足传统的信贷条件。”日前,山东泓江汇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梦婵对记者说,虽然手握4项专利、20余项计算机著作权证书,还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在融资的时候,他们还是遇上了难题。
  “智产”如何变“资产”?这是不少科创企业融资的难点。“在‘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中,我们加强走访对接企业需求,针对了解到的科创企业融资难点,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引入企业信用数据,为科创企业精准画像,推出科创易贷、科创快贷等产品,让‘智产’变‘资产’。”青岛银行普惠金融部经理吴印开介绍。
  青岛银行制定了包括企业经营规模、科技成果等40余项标准的评分细则,对省内3万余家企业评分。吴印开说,“评分超过40分的,进入我们的企业服务库。当库内企业提出贷款需求时,我们可以马上查询到企业评分,根据评分高低予以不同的授信额度。”
  “才用了五天,我们就从青岛银行拿到了380万元贷款。”李梦婵说。依托数字金融,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今年以来,青岛银行已累计向1000余户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资金超过85亿元。
  当前,山东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跨越式提升的战略举措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今年10月发布的《山东省数字金融惠企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构建起以数字底座为基础,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数智金融大脑”,让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周期长等问题显著缓解。
  “有段时间,我们即使有资金缺口,也不愿意向银行贷款。”温拿利斯特(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佳表示,“没想到,现在不用我们跑腿,线上提交材料,一天就收到答复,四天就拿到200万元贷款。”这200万元用来购买关键设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用户少跑腿的背后,是数据在跑腿。“企业收到的审批答复,是我们5个数据模型共同分析的结果,做到了无感高效信贷服务。”吴印开说。今年11月上线的“普惠e融”产品,可以精准分析企业的税务、工商、司法及征信等大数据,自动匹配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融资业务,并实现了线上授信和利率定价,避免了企业重复申请和查询征信的繁琐过程。
  数字金融不仅能惠企,还能防风险。青岛银行数据管理部资深经理王春雨介绍,依托“集团级智能化预警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智能监测和分析,将风险预警和管控嵌入全业务流程,实现了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该系统还实现了自动贷后管理功能,从提前预警到贷后管理,实现了全周期实时风险识别。12月5日,该平台获评第二届青岛数字金融创新大赛“金融科技优秀项目”一等奖。
  作为山东最大的城商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银行科学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实施。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在伦表示,今年以来,青岛银行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公司治理,以业务条线的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管理数字化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员工队伍专业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合规管理水平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胡羽 王新蕾

  “我们固定资产少,缺乏抵押物,无法满足传统的信贷条件。”日前,山东泓江汇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梦婵对记者说,虽然手握4项专利、20余项计算机著作权证书,还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在融资的时候,他们还是遇上了难题。
  “智产”如何变“资产”?这是不少科创企业融资的难点。“在‘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行动中,我们加强走访对接企业需求,针对了解到的科创企业融资难点,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引入企业信用数据,为科创企业精准画像,推出科创易贷、科创快贷等产品,让‘智产’变‘资产’。”青岛银行普惠金融部经理吴印开介绍。
  青岛银行制定了包括企业经营规模、科技成果等40余项标准的评分细则,对省内3万余家企业评分。吴印开说,“评分超过40分的,进入我们的企业服务库。当库内企业提出贷款需求时,我们可以马上查询到企业评分,根据评分高低予以不同的授信额度。”
  “才用了五天,我们就从青岛银行拿到了380万元贷款。”李梦婵说。依托数字金融,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今年以来,青岛银行已累计向1000余户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资金超过85亿元。
  当前,山东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跨越式提升的战略举措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今年10月发布的《山东省数字金融惠企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构建起以数字底座为基础,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数智金融大脑”,让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周期长等问题显著缓解。
  “有段时间,我们即使有资金缺口,也不愿意向银行贷款。”温拿利斯特(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佳表示,“没想到,现在不用我们跑腿,线上提交材料,一天就收到答复,四天就拿到200万元贷款。”这200万元用来购买关键设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用户少跑腿的背后,是数据在跑腿。“企业收到的审批答复,是我们5个数据模型共同分析的结果,做到了无感高效信贷服务。”吴印开说。今年11月上线的“普惠e融”产品,可以精准分析企业的税务、工商、司法及征信等大数据,自动匹配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融资业务,并实现了线上授信和利率定价,避免了企业重复申请和查询征信的繁琐过程。
  数字金融不仅能惠企,还能防风险。青岛银行数据管理部资深经理王春雨介绍,依托“集团级智能化预警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智能监测和分析,将风险预警和管控嵌入全业务流程,实现了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该系统还实现了自动贷后管理功能,从提前预警到贷后管理,实现了全周期实时风险识别。12月5日,该平台获评第二届青岛数字金融创新大赛“金融科技优秀项目”一等奖。
  作为山东最大的城商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银行科学制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实施。青岛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在伦表示,今年以来,青岛银行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寻标对标 争创一流”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公司治理,以业务条线的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管理数字化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员工队伍专业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合规管理水平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