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问”有责任 “答”显担当

——专题询问的泉城实践

2023-12-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在人大专题询问会上,济南市人大代表现场询问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权,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聚焦和深化,是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具体行动和重要措施。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大局和民生实事,锚定监督的“小切口”,破解群众的“大难题”,不断创新探索专题询问的泉城实践。
  
  
问前做足功课
  停车场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关系民生与民心。2023年6月19日上午,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停车场建设管理专题询问以一段暗访短片开始,“原汁原味”呈现了停车乱象和群众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12345热线的数据显示,去年接到反映停车场管理的热线电话有1.38万件,包括景区、医院、学校、老旧小区等场所停车难、停车乱……
  暗访短片是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开展前,利用半年多时间,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征集线索,按图索骥、蹲守摸排拍摄的。此前3个月,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深入城区停车重点部位开展了数十次调研、座谈……做足了“问前功课”。
  在专题询问会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市民代表轮番发问:停车设施欠账如何补短板,老旧小区怎么解决“抢车位”问题,免费停车时长能否延长到30分钟,医院停车“一位难求”是规划不到位还是监管不到位……
  “真问,敢问,会问。”第一次参加人大专题询问的市民代表辛安印象深刻:问题辣味十足,有的局长被问得脸上出汗了。
  这些“连珠炮”发现真情况、提出真问题。没有人在询问时顾及情面、评功摆好,或者为部门“一把手”顺梯子、搭台阶。每个问题都经过了深入调查研究、观察思考、体察民情,不少询问人了解大量鲜活实情、掌握准确数据甚至经过科学分析,客观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提出社会普遍关注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数字经济发展、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山体保护、人力资本建设、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小区物业管理、小清河污染治理……近年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与中心工作,扣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开门”选准专题询问的选题,将功夫下在“问”前,抓好专题询问的灵魂和主线。每个专题询问之前,一方面开展深入细致、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真正发现、指出问题;另一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同询问人梳理汇总重点问题,并就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分析,使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操作性,提高问题“含金量”。这样才有助于“问出实效”“聚成合力”,找出症结、思路,问出办法、措施,从而真正发挥人大监督的实际作用,产生影响力、推动力。
询问直击痛点
  “停车难”是城市治理的顽疾,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停车资源有限、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客观原因,也有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办法措施不尽科学等主观问题。作为典型的“急难愁盼”问题,现场的问答也充满了“火药味儿”。
  “你不要背条文,就说这些事解决了吗!老百姓关心问题解决没有。”作为专题询问的主持人,济南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直接打断了一位部门负责人引用法规答复,“专题询问是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的。”
  这场接近3小时的专题询问会,先后有13位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答题”,基本上正面回应、答到实处。询问人认为回答得不清楚、不完整,也毫不客气地补问、追问,遇到绕圈子、念稿子、答不到点子上的,则直接提出“说重点”。
  “尽管事先作了一定准备,但犀利的追问还是让我感到紧张。”一位部门负责人坦言,询问让他进一步厘清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做好具体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解释不如解决,问题已经明确,关键是研究解决问题。我们有信心把停车问题解决好。”济南市政府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题询问提出了许多好的解决思路和意见办法,下一步结合起草制订新的《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着力破解停车难。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探索邀请市民代表参加专题询问,并且让他们带着接地气、冒热气的问题到现场发问。市民代表辛安就一连提了3个问题:免费停车15分钟,老百姓买个菜、接个孩子不够用,能不能延长点?泉城广场旁边的泺文路人防工程停车场都竣工两年了,什么时候投入使用?停车场标志能否再多设一些、明显一点……
  济南市发改、交警等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一一答复,不同应询部门之间还互相补充回答,增强了询问的互动性、多样性。同时,也加大了询问力度、创新了询问形式、丰富了询问内容。
  济南人大在开展专题询问时不断创新,新增加了“现场打分”环节。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们对各单位应询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看回答是否态度诚恳、正面回应、直奔主题、实话实说。
  此外,济南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时都邀请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强化监督公开透明;事后组织“回头看”,形成监督闭环。创新举措促进专题询问“双向奔赴”,人大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政府答出了态度、决心和承诺,增强了人大监督推进工作的实效。
做好“后半篇文章”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只有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才算问出了效果。
  变答复为行动,变承诺为现实。停车场建设管理专题询问会之后,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免费停车时间改为30分钟;公安交警部门对医院、景区等重点场所停车设施进行优化……济南市人大常委会陆续督导检查各部门落实问题整改情况,对济南的商圈、医院、景区、学校、老旧小区、停车场改造建设项目、智慧停车平台等组织“回头看”。11月28日,济南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济南市停车条例》,为停车立法,规划引领、破解重点难题、实施系统治理,努力解决这一民生问题。
  换届以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创新改进人大专题询问工作。创新不仅体现在对营造现场氛围、问答形式上,更体现在将专题询问与其他监督方式有机衔接结合,打出了人大立法、监督履职“组合拳”,推动了一系列涉及强省会建设、群众关切事项的落实。
  无论是山体保护、人力资本建设,还是停车场管理、数字经济发展、工业强市战略推进等工作,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对其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还将其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结合代表建议督办、听取审议专项报告、跟踪监督落实、修改制定相关法规等方式,全链条、全要素用足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工作方式方法,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工作提升。
  聚焦山体保护,济南人大在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对山体保护办法实施开展执法检查,督促落实,严控山体周边建设,留住山景廊道,保护、利用好872座山体,守好“一城山色”。
  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济南人大在专题询问时,深入企业、部门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报告,提出发展新举措,为济南重振工业蓄能增势。
  针对小清河污染问题,济南人大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专项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监督,推动小清河实现华丽蝶变。
  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连续4年就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问题进行监督,听取审议基础教育设施报告、问题整改报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35所,有力促进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一次又一次情系民生的监督,助力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又一个询问承诺的兑现,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开始有压力、有抵触。但从最终效果来看,很多短板、老大难问题,往往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单独解决的。人大专题询问把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聚集到一起,形成合力,同向努力,一些边缘化的难题迎刃而解,也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济南市某部门的负责人坦言,这种监督无形中是一种支持。
  “询问是动力,回答是承诺。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济南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询问,聚焦关键问题、中心工作,进一步彰显地方人大在服务大局中的担当和作为。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权,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聚焦和深化,是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具体行动和重要措施。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大局和民生实事,锚定监督的“小切口”,破解群众的“大难题”,不断创新探索专题询问的泉城实践。
  
  
问前做足功课
  停车场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关系民生与民心。2023年6月19日上午,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停车场建设管理专题询问以一段暗访短片开始,“原汁原味”呈现了停车乱象和群众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12345热线的数据显示,去年接到反映停车场管理的热线电话有1.38万件,包括景区、医院、学校、老旧小区等场所停车难、停车乱……
  暗访短片是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开展前,利用半年多时间,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征集线索,按图索骥、蹲守摸排拍摄的。此前3个月,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深入城区停车重点部位开展了数十次调研、座谈……做足了“问前功课”。
  在专题询问会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市民代表轮番发问:停车设施欠账如何补短板,老旧小区怎么解决“抢车位”问题,免费停车时长能否延长到30分钟,医院停车“一位难求”是规划不到位还是监管不到位……
  “真问,敢问,会问。”第一次参加人大专题询问的市民代表辛安印象深刻:问题辣味十足,有的局长被问得脸上出汗了。
  这些“连珠炮”发现真情况、提出真问题。没有人在询问时顾及情面、评功摆好,或者为部门“一把手”顺梯子、搭台阶。每个问题都经过了深入调查研究、观察思考、体察民情,不少询问人了解大量鲜活实情、掌握准确数据甚至经过科学分析,客观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提出社会普遍关注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数字经济发展、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山体保护、人力资本建设、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小区物业管理、小清河污染治理……近年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与中心工作,扣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开门”选准专题询问的选题,将功夫下在“问”前,抓好专题询问的灵魂和主线。每个专题询问之前,一方面开展深入细致、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真正发现、指出问题;另一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同询问人梳理汇总重点问题,并就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分析,使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操作性,提高问题“含金量”。这样才有助于“问出实效”“聚成合力”,找出症结、思路,问出办法、措施,从而真正发挥人大监督的实际作用,产生影响力、推动力。
询问直击痛点
  “停车难”是城市治理的顽疾,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停车资源有限、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客观原因,也有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办法措施不尽科学等主观问题。作为典型的“急难愁盼”问题,现场的问答也充满了“火药味儿”。
  “你不要背条文,就说这些事解决了吗!老百姓关心问题解决没有。”作为专题询问的主持人,济南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直接打断了一位部门负责人引用法规答复,“专题询问是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的。”
  这场接近3小时的专题询问会,先后有13位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答题”,基本上正面回应、答到实处。询问人认为回答得不清楚、不完整,也毫不客气地补问、追问,遇到绕圈子、念稿子、答不到点子上的,则直接提出“说重点”。
  “尽管事先作了一定准备,但犀利的追问还是让我感到紧张。”一位部门负责人坦言,询问让他进一步厘清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做好具体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解释不如解决,问题已经明确,关键是研究解决问题。我们有信心把停车问题解决好。”济南市政府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题询问提出了许多好的解决思路和意见办法,下一步结合起草制订新的《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着力破解停车难。
  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探索邀请市民代表参加专题询问,并且让他们带着接地气、冒热气的问题到现场发问。市民代表辛安就一连提了3个问题:免费停车15分钟,老百姓买个菜、接个孩子不够用,能不能延长点?泉城广场旁边的泺文路人防工程停车场都竣工两年了,什么时候投入使用?停车场标志能否再多设一些、明显一点……
  济南市发改、交警等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一一答复,不同应询部门之间还互相补充回答,增强了询问的互动性、多样性。同时,也加大了询问力度、创新了询问形式、丰富了询问内容。
  济南人大在开展专题询问时不断创新,新增加了“现场打分”环节。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们对各单位应询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看回答是否态度诚恳、正面回应、直奔主题、实话实说。
  此外,济南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时都邀请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强化监督公开透明;事后组织“回头看”,形成监督闭环。创新举措促进专题询问“双向奔赴”,人大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政府答出了态度、决心和承诺,增强了人大监督推进工作的实效。
做好“后半篇文章”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只有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才算问出了效果。
  变答复为行动,变承诺为现实。停车场建设管理专题询问会之后,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免费停车时间改为30分钟;公安交警部门对医院、景区等重点场所停车设施进行优化……济南市人大常委会陆续督导检查各部门落实问题整改情况,对济南的商圈、医院、景区、学校、老旧小区、停车场改造建设项目、智慧停车平台等组织“回头看”。11月28日,济南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济南市停车条例》,为停车立法,规划引领、破解重点难题、实施系统治理,努力解决这一民生问题。
  换届以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创新改进人大专题询问工作。创新不仅体现在对营造现场氛围、问答形式上,更体现在将专题询问与其他监督方式有机衔接结合,打出了人大立法、监督履职“组合拳”,推动了一系列涉及强省会建设、群众关切事项的落实。
  无论是山体保护、人力资本建设,还是停车场管理、数字经济发展、工业强市战略推进等工作,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在对其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还将其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结合代表建议督办、听取审议专项报告、跟踪监督落实、修改制定相关法规等方式,全链条、全要素用足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工作方式方法,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工作提升。
  聚焦山体保护,济南人大在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对山体保护办法实施开展执法检查,督促落实,严控山体周边建设,留住山景廊道,保护、利用好872座山体,守好“一城山色”。
  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济南人大在专题询问时,深入企业、部门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报告,提出发展新举措,为济南重振工业蓄能增势。
  针对小清河污染问题,济南人大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专项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监督,推动小清河实现华丽蝶变。
  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专题询问和执法检查,连续4年就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问题进行监督,听取审议基础教育设施报告、问题整改报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35所,有力促进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一次又一次情系民生的监督,助力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又一个询问承诺的兑现,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开始有压力、有抵触。但从最终效果来看,很多短板、老大难问题,往往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单独解决的。人大专题询问把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聚集到一起,形成合力,同向努力,一些边缘化的难题迎刃而解,也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济南市某部门的负责人坦言,这种监督无形中是一种支持。
  “询问是动力,回答是承诺。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济南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询问,聚焦关键问题、中心工作,进一步彰显地方人大在服务大局中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