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2023-11-16 作者: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朱枫珍
    高 敏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1月10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营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风电电磁线生产车间,数十台机器有条不紊地忙碌运作,在经过开料、抛光、冷却、打包等工序后,一批批风电电磁线从生产线上鱼贯下线。
  兆源机电总经理刘树峰介绍,多年来,他们建设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东营市铜基新材料绕组线材工程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助力公司电磁线产品在国内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市场份额占到50%左右,在轨道交通领域占到70%左右,成为中国中车最大的电磁线供应商。其中,中车“复兴号”动车组电机用的电磁线70%以上由该公司供应,产品跟随中车出口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成功突破纳米级氧化锆、蜂窝陶瓷载体等技术20余项,推动功能陶瓷材料、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围绕深化企业与大院大所科技合作,开发区积极帮助区内重点企业对接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建公共平台,促进20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落实企业研发经费财政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省、市普惠政策奖补措施,累计为区内企业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2亿元,带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50亿元。
   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已达到30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4%,基本形成了“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省级平台为骨干、市级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平台发展格局。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朱枫珍
    高 敏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1月10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营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风电电磁线生产车间,数十台机器有条不紊地忙碌运作,在经过开料、抛光、冷却、打包等工序后,一批批风电电磁线从生产线上鱼贯下线。
  兆源机电总经理刘树峰介绍,多年来,他们建设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东营市铜基新材料绕组线材工程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助力公司电磁线产品在国内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市场份额占到50%左右,在轨道交通领域占到70%左右,成为中国中车最大的电磁线供应商。其中,中车“复兴号”动车组电机用的电磁线70%以上由该公司供应,产品跟随中车出口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成功突破纳米级氧化锆、蜂窝陶瓷载体等技术20余项,推动功能陶瓷材料、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围绕深化企业与大院大所科技合作,开发区积极帮助区内重点企业对接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建公共平台,促进20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落实企业研发经费财政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省、市普惠政策奖补措施,累计为区内企业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2亿元,带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50亿元。
   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已达到30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4%,基本形成了“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省级平台为骨干、市级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平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