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仲裁”跑出纠纷化解加速度

2023-11-03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优化营商环境“亮优揭短”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建昕

  前不久,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一起销售买卖合同纠纷以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双方企业负责人不仅握手言和,还从针锋相对走向合作共赢,成为可以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
  依托自贸区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去年4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正式成立。
  “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主动拓展纠纷化解‘朋友圈’,与区法院联合开展商事案件特邀调解工作。自7月份开展诉裁对接工作以来,中心处理的金融类合同争议标的额达两千余万元,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仲裁法律服务,累计走访企业54家、金融机构28家。”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主任王永健介绍。
  成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与13个县市区搭建合作平台,聚焦诉前解纷,成立商事调解中心并进驻法院;优化智慧仲裁平台建设,打造全业务、全时空仲裁法律服务网络……近年来,烟台仲裁委员会积极探索,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仲裁质量和效率,全力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在位于莱山区的烟台仲裁委员会看到,办案区分别设有立案大厅、调解工作室、仲裁庭、秘书工作室、仲裁员休息室、当事人休息室、融创工作室等功能室。其中,仲裁庭有4间,分别采用圆桌会议、长桌洽谈、智慧庭审等不同方式布置,并全部安装了全方位电子监控系统和电子显示系统,实现了证据当庭演示、庭审实时监控等,仲裁员在这里主持调解和庭审,双方当事人在这里质证认证,进行诉辩交锋,各类经济纠纷在这里得到解决。
  据统计,目前,烟台仲裁委员会共聘请468名仲裁员,均为来自各行各业的法律专家,他们当中有仲裁工作者、法学教授、资深律师、退休法官和从事经贸专业的专家,擅长的业务领域为涉外、知识产权、公司股权、金融证券、建设工程等。这些仲裁员拥有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仲裁经验,促使众多专业性较强的纠纷公正及时地得到解决。
  “相对于法院诉讼程序,仲裁具有快捷高效、费用较低的特点。仲裁实行一裁终局,一旦作出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且程序相对灵活,允许双方当事人约定仲裁程序、选定仲裁员,以便快速解决纠纷。”烟台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增波说。
  据介绍,烟台仲裁委员会商事调解中心自进驻各县市区基层人民法院以来,还建立完善了诉源分流、宣传引导、监督保障三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仲裁制度对于化解民商事纠纷的独特作用。
  “今年我们还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条工作举措,推进商事调解中心、港澳台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商会仲裁调解中心‘三大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仲裁服务领域。”王增波介绍,烟台仲裁委员会还聚焦数智赋能,建成仲裁案件管理系统与信息化共享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仲裁服务零跑腿,网上立案率达90%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亮优揭短”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王建昕

  前不久,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一起销售买卖合同纠纷以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双方企业负责人不仅握手言和,还从针锋相对走向合作共赢,成为可以相互信赖的合作伙伴。
  依托自贸区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去年4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正式成立。
  “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主动拓展纠纷化解‘朋友圈’,与区法院联合开展商事案件特邀调解工作。自7月份开展诉裁对接工作以来,中心处理的金融类合同争议标的额达两千余万元,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仲裁法律服务,累计走访企业54家、金融机构28家。”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主任王永健介绍。
  成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与13个县市区搭建合作平台,聚焦诉前解纷,成立商事调解中心并进驻法院;优化智慧仲裁平台建设,打造全业务、全时空仲裁法律服务网络……近年来,烟台仲裁委员会积极探索,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仲裁质量和效率,全力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在位于莱山区的烟台仲裁委员会看到,办案区分别设有立案大厅、调解工作室、仲裁庭、秘书工作室、仲裁员休息室、当事人休息室、融创工作室等功能室。其中,仲裁庭有4间,分别采用圆桌会议、长桌洽谈、智慧庭审等不同方式布置,并全部安装了全方位电子监控系统和电子显示系统,实现了证据当庭演示、庭审实时监控等,仲裁员在这里主持调解和庭审,双方当事人在这里质证认证,进行诉辩交锋,各类经济纠纷在这里得到解决。
  据统计,目前,烟台仲裁委员会共聘请468名仲裁员,均为来自各行各业的法律专家,他们当中有仲裁工作者、法学教授、资深律师、退休法官和从事经贸专业的专家,擅长的业务领域为涉外、知识产权、公司股权、金融证券、建设工程等。这些仲裁员拥有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仲裁经验,促使众多专业性较强的纠纷公正及时地得到解决。
  “相对于法院诉讼程序,仲裁具有快捷高效、费用较低的特点。仲裁实行一裁终局,一旦作出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且程序相对灵活,允许双方当事人约定仲裁程序、选定仲裁员,以便快速解决纠纷。”烟台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增波说。
  据介绍,烟台仲裁委员会商事调解中心自进驻各县市区基层人民法院以来,还建立完善了诉源分流、宣传引导、监督保障三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仲裁制度对于化解民商事纠纷的独特作用。
  “今年我们还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条工作举措,推进商事调解中心、港澳台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商会仲裁调解中心‘三大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仲裁服务领域。”王增波介绍,烟台仲裁委员会还聚焦数智赋能,建成仲裁案件管理系统与信息化共享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仲裁服务零跑腿,网上立案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