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创新形式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讲
奏响最强音 深入百姓心
2023-10-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王建建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德州讯 专家教授深入浅出讲理论、曲艺爱好者声情并茂说快书、律师设身处地谈案件、本村群众方言土语讲故事……10月20日,在德州市“学思想·明道理·用方法”送宣讲基层行走进乐陵市百味佳新村活动现场,这种“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形式让现场群众听得不亦乐乎,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可以多来几场。
“‘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覆盖到哪里’。近年来,德州市聚焦宣讲队伍建设,创新宣讲形式,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讲,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百姓心’。”德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冯明燕介绍,此次宣讲团组成有市级教授、县级宣讲骨干,还有镇街、村居的宣讲员,是德州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宣讲联动机制的生动体现。
在四级联动机制基础上,德州市注重突出特色群体,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讲。比如吸纳广大青年加入宣讲队伍,讲述创业奋斗故事,畅述城市发展变化,为宣讲注入新鲜活力;请“五老”志愿者宣讲本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干事激情;请当地网红参加宣讲,通过新媒体视角讲出德州特色;请文艺爱好者通过快书、小戏小剧和农民画等形式,让群众易于接受。德州市还注重吸纳宣讲受众加入宣讲队伍,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壮大宣讲队伍的同时,为随处可开展的“微宣讲”提供人员支撑。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覆盖”的要求,市、县两级组建起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等组成的宣讲团,各乡镇街道组建由驻村第一书记、社区干部、网格长和志愿者为主体的宣讲小分队,用充满“乡土味”的理论宣讲、饱含“人情味”的志愿服务,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又解民忧,把党的声音带到“村头户头田头”,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真正打通政策理论宣讲到达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德州市共建立宣讲队伍116支,共有宣讲员10289人,市、县、乡、村衔接联动的立体化格局逐步构建起来,形成了宣讲队伍大网格。
为重点解决“常态讲”的问题,德州市进一步完善理论宣讲保障激励机制,增强宣讲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宣讲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分类别开展主题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分类别主题培训40次,培训宣讲员5000余人。搭建宣讲比拼平台,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梦”系列、“我为创城作贡献”等宣讲比赛。通过以赛代训,共培育优秀宣讲员100余名。同时对于业绩出色、基层反映良好的宣讲员给予一定表彰奖励,形成宣讲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局面。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德州讯 专家教授深入浅出讲理论、曲艺爱好者声情并茂说快书、律师设身处地谈案件、本村群众方言土语讲故事……10月20日,在德州市“学思想·明道理·用方法”送宣讲基层行走进乐陵市百味佳新村活动现场,这种“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形式让现场群众听得不亦乐乎,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可以多来几场。
“‘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覆盖到哪里’。近年来,德州市聚焦宣讲队伍建设,创新宣讲形式,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讲,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百姓心’。”德州市委讲师团团长冯明燕介绍,此次宣讲团组成有市级教授、县级宣讲骨干,还有镇街、村居的宣讲员,是德州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宣讲联动机制的生动体现。
在四级联动机制基础上,德州市注重突出特色群体,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讲。比如吸纳广大青年加入宣讲队伍,讲述创业奋斗故事,畅述城市发展变化,为宣讲注入新鲜活力;请“五老”志愿者宣讲本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干事激情;请当地网红参加宣讲,通过新媒体视角讲出德州特色;请文艺爱好者通过快书、小戏小剧和农民画等形式,让群众易于接受。德州市还注重吸纳宣讲受众加入宣讲队伍,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壮大宣讲队伍的同时,为随处可开展的“微宣讲”提供人员支撑。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覆盖”的要求,市、县两级组建起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等组成的宣讲团,各乡镇街道组建由驻村第一书记、社区干部、网格长和志愿者为主体的宣讲小分队,用充满“乡土味”的理论宣讲、饱含“人情味”的志愿服务,让理论宣讲既接地气又解民忧,把党的声音带到“村头户头田头”,融入“柴米油盐”“茶余饭后”,真正打通政策理论宣讲到达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德州市共建立宣讲队伍116支,共有宣讲员10289人,市、县、乡、村衔接联动的立体化格局逐步构建起来,形成了宣讲队伍大网格。
为重点解决“常态讲”的问题,德州市进一步完善理论宣讲保障激励机制,增强宣讲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宣讲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分类别开展主题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分类别主题培训40次,培训宣讲员5000余人。搭建宣讲比拼平台,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梦”系列、“我为创城作贡献”等宣讲比赛。通过以赛代训,共培育优秀宣讲员100余名。同时对于业绩出色、基层反映良好的宣讲员给予一定表彰奖励,形成宣讲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