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重阳:寒来有信,唯愿久久

2023-10-23 作者: 卢昱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卢昱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10月23日,又逢重阳时。重阳节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厚,有菊花节、茱萸节、登高节、敬老节等别称。十年前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尽管重阳别称众多,可总有一个主题不能绕开,即祈盼长长久久的健康、吉祥。
  节日是时间的驿站。在民间,人们将重阳作为寒气到来的节点,称为“重阳信”,自此气候由秋凉转为初寒。重阳这天,农人多以当天的阴晴,来预测冬季的寒暖及降雪量,有“重阳晒秋,四季不愁”“重阳无雨,九月无霜;重阳有雨,下年雨缺”之农谚。
  重阳节根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其发端、演变、传播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在先秦时,重阳虽然尚未形成节日,但农历九月“庆丰收”“尝新”的习俗日渐形成。到两汉时期,重阳节已是我们熟悉的模样——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这些节俗,有着强大的文化惯性,沿袭数千年。在山东多地明清县志中,均有类似记载,如“重九日,蒸枣面、花糕,酿菊酒,相约登高”“九月九日,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
  古人登高,本因“九日有灾,登高避之”,后其“踏秋”的娱乐气氛将避凶的初衷覆盖。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回忆在济南读小学时,见到的重阳节千佛山山会盛景:“这一切混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人声嘈杂,歌吹沸天的气势,仿佛能南摇千佛山,北震大明湖,声撼济南城了。”据悉,该山会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今年山会以“佳节又重阳·登兹历山”为主题,除了“看大戏、品小吃、赏民俗”三大标配,还布设了丰收、晒秋、非遗、民俗、赏菊等多元体验场景,融入重阳习俗。
  “长期以来,避祸除邪消灾、强身健体一直是重阳节的主要文化内涵。随着时代进步,重阳节中的敬老之意得以强化,重阳节也成为一个祈盼长寿、孝老敬亲的节日。”山东民俗专家张继平说,重阳时节,全省多地中小学、社会组织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爱老活动,不断为节日赋予文化内涵。
  “每个人都会老去,敬老没有止境。我们每年重阳节都会组织志愿者进社区、村居、福利中心,开展敬老文艺展演、助老志愿服务。我们吸收70岁以下退休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等700多人加入志愿队伍,每周六组织志愿者为独居、失能重病等老年人开展‘打扫一次卫生、料理一次家务、清洗一次衣服、帮助一次代购’的‘四个一’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忙着彩排重阳节目的沂水县老年大学教师张建华说。
  □ 本报记者 卢昱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10月23日,又逢重阳时。重阳节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厚,有菊花节、茱萸节、登高节、敬老节等别称。十年前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尽管重阳别称众多,可总有一个主题不能绕开,即祈盼长长久久的健康、吉祥。
  节日是时间的驿站。在民间,人们将重阳作为寒气到来的节点,称为“重阳信”,自此气候由秋凉转为初寒。重阳这天,农人多以当天的阴晴,来预测冬季的寒暖及降雪量,有“重阳晒秋,四季不愁”“重阳无雨,九月无霜;重阳有雨,下年雨缺”之农谚。
  重阳节根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其发端、演变、传播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在先秦时,重阳虽然尚未形成节日,但农历九月“庆丰收”“尝新”的习俗日渐形成。到两汉时期,重阳节已是我们熟悉的模样——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这些节俗,有着强大的文化惯性,沿袭数千年。在山东多地明清县志中,均有类似记载,如“重九日,蒸枣面、花糕,酿菊酒,相约登高”“九月九日,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
  古人登高,本因“九日有灾,登高避之”,后其“踏秋”的娱乐气氛将避凶的初衷覆盖。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回忆在济南读小学时,见到的重阳节千佛山山会盛景:“这一切混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人声嘈杂,歌吹沸天的气势,仿佛能南摇千佛山,北震大明湖,声撼济南城了。”据悉,该山会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今年山会以“佳节又重阳·登兹历山”为主题,除了“看大戏、品小吃、赏民俗”三大标配,还布设了丰收、晒秋、非遗、民俗、赏菊等多元体验场景,融入重阳习俗。
  “长期以来,避祸除邪消灾、强身健体一直是重阳节的主要文化内涵。随着时代进步,重阳节中的敬老之意得以强化,重阳节也成为一个祈盼长寿、孝老敬亲的节日。”山东民俗专家张继平说,重阳时节,全省多地中小学、社会组织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爱老活动,不断为节日赋予文化内涵。
  “每个人都会老去,敬老没有止境。我们每年重阳节都会组织志愿者进社区、村居、福利中心,开展敬老文艺展演、助老志愿服务。我们吸收70岁以下退休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等700多人加入志愿队伍,每周六组织志愿者为独居、失能重病等老年人开展‘打扫一次卫生、料理一次家务、清洗一次衣服、帮助一次代购’的‘四个一’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忙着彩排重阳节目的沂水县老年大学教师张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