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途径,特色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
2023-10-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张 啸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成为农民画师。工笔画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收,更是精神上的支撑……”日前,在菏泽市巨野县永丰街道洪庙村书画合作社,宣讲员王桂芹向大家说道。作为“画室宣讲”示范点,平时除了绘画,这里还经常进行互动式宣讲,将党的政策融入家长里短的聊天。
理论宣讲队伍“接地气”、内容“冒热气”、场景“聚人气”。针对基层宣讲“谁来讲、在哪讲、怎么讲、常态化”的难题,菏泽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新途径,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宣讲者。菏泽统筹整合体制内外资源,挖掘培养群众身边的草根“名嘴”“文艺骨干”“百姓宣讲员”,组建多层次、广覆盖、专兼职结合的1.7万基层宣讲员队伍,打造“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先模讲奉献、创业者讲创新、青年讲传承”宣讲矩阵,让“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理论深入人心。
菏泽不断拓展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室等线下阵地,实现理论宣讲线下阵地全覆盖。同时统筹宣讲资源,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理论政策,把“群众的事讲给群众听”,将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
“冒热气”的宣讲内容,实现了理论宣讲的精准传播。菏泽市委讲师团加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联系,把基层单位的党员活动室、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以及其他设施相对齐全的固定宣讲平台,打造成基层宣讲的孵化器和示范点;结合群众工作和生活实际,把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灵活运用“乡村夜话”等微阵地宣讲;积极拓展融媒体阵地,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指尖上的微课堂”,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
在菏泽市牡丹区何楼街道吴楼村,曹州青年艺术团成员声情并茂表演《新时代新征程》等坠子戏,赢得村民阵阵掌声。有“戏曲之乡”美誉的菏泽,加强理论传播和文艺创新融合,挖掘鲜活的事例,演绎新颖的故事,通过曲艺表演,让党的创新理论全方位浸润人心。
理论宣讲要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菏泽强化宣讲形式创新,打造“故事式”百姓宣讲品牌,把话筒、讲台、镜头留给百姓;立足“文艺式”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更有泥土味、鲜活度;结合“送戏下乡”、乡村“春晚”、农村小剧场等活动,让群众在日常生活的“玩”和“唱”中,学习到理论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菏泽市每年累计开展各类政策理论宣讲近万场次。为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菏泽启动组织纵向上市县乡村四级,横向上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支部书记、志愿服务团队等宣讲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推动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
本报通讯员 张 啸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成为农民画师。工笔画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收,更是精神上的支撑……”日前,在菏泽市巨野县永丰街道洪庙村书画合作社,宣讲员王桂芹向大家说道。作为“画室宣讲”示范点,平时除了绘画,这里还经常进行互动式宣讲,将党的政策融入家长里短的聊天。
理论宣讲队伍“接地气”、内容“冒热气”、场景“聚人气”。针对基层宣讲“谁来讲、在哪讲、怎么讲、常态化”的难题,菏泽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新途径,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宣讲者。菏泽统筹整合体制内外资源,挖掘培养群众身边的草根“名嘴”“文艺骨干”“百姓宣讲员”,组建多层次、广覆盖、专兼职结合的1.7万基层宣讲员队伍,打造“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先模讲奉献、创业者讲创新、青年讲传承”宣讲矩阵,让“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理论深入人心。
菏泽不断拓展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室等线下阵地,实现理论宣讲线下阵地全覆盖。同时统筹宣讲资源,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理论政策,把“群众的事讲给群众听”,将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
“冒热气”的宣讲内容,实现了理论宣讲的精准传播。菏泽市委讲师团加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联系,把基层单位的党员活动室、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以及其他设施相对齐全的固定宣讲平台,打造成基层宣讲的孵化器和示范点;结合群众工作和生活实际,把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灵活运用“乡村夜话”等微阵地宣讲;积极拓展融媒体阵地,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指尖上的微课堂”,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
在菏泽市牡丹区何楼街道吴楼村,曹州青年艺术团成员声情并茂表演《新时代新征程》等坠子戏,赢得村民阵阵掌声。有“戏曲之乡”美誉的菏泽,加强理论传播和文艺创新融合,挖掘鲜活的事例,演绎新颖的故事,通过曲艺表演,让党的创新理论全方位浸润人心。
理论宣讲要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菏泽强化宣讲形式创新,打造“故事式”百姓宣讲品牌,把话筒、讲台、镜头留给百姓;立足“文艺式”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更有泥土味、鲜活度;结合“送戏下乡”、乡村“春晚”、农村小剧场等活动,让群众在日常生活的“玩”和“唱”中,学习到理论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菏泽市每年累计开展各类政策理论宣讲近万场次。为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菏泽启动组织纵向上市县乡村四级,横向上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支部书记、志愿服务团队等宣讲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推动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